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做學術要有大理想——訪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劉家林

        2016-03-06 03:57:21陳娜
        新聞愛好者 2016年2期
        關鍵詞:新聞史劉家武漢大學

        □陳娜

        ?

        做學術要有大理想——訪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劉家林

        □陳娜

        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這是劉家林的事業(yè)理想。這位生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農家子弟,窮不墜青云之志,達不隱書生本色,青燈黃卷,以夢為馬,將考鏡源流、自成一家作為矢志不渝的抱負,抒寫了無悔的歲月人生?;貞浲?,劉家林雖嬉笑怒罵、臧否分明,卻毫無怨尤、坦蕩從容。他從那個倔強叛逆的寒門少年開始,道出了半生相隨的性情與信念。不囿現狀的靈動,嗜書如癡的執(zhí)著,行事一力承當,為學心存敬畏。從流連忘返于圖書館的工農兵學員,到焚膏繼晷的中文系教師,劉家林繼承了荊楚大地的才情與堅韌;從受教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史師資進修班的青澀后生,到潛心南粵撰述通史的中國新聞史學界知名學者,劉家林在矢志不渝的勤勉中將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化作了守得住繁華的驚艷。“選擇決定命運,選擇決定前途,選擇決定成敗,我們這代人都是胸懷壯志的,我們創(chuàng)造了歷史,不負于我們的一生?!卑藏殬返绤s又豪情萬丈,劉家林用非凡的定力與專注的耕耘講述了人生故事的無怨無愧。

        一、“我沒有虛度人生”

        “我生在湖北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家境比較貧寒,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從小人家就叫我‘讀書種子’,小學的時候我還跳過一級。12歲那年,我考上了武昌一中,還當上了班級的學習委員?!眲⒓伊挚烊丝煺Z,回憶就從讀書生涯開始?!?968年,我初中畢業(yè)后就回鄉(xiāng)了,在武昌縣范湖中學念高中。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高中學得不是很規(guī)整,但還不像許多人說的那么混亂,我也沒有怎么被耽擱?!眲⒓伊只貞浀?,“1971年高中畢業(yè)后,我在家鄉(xiāng)的余林學校教了一年多語文。結果1972年國家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我就去參加了考試,據說最早是要把我分到華中農學院,后來看我考試的文章寫得不錯,就把我留在了武漢大學中文系?!?/p>

        記憶會影響人的愛恨,劉家林在意地用真實的個體經驗力證著主流歷史敘事中無法令其認同的判斷。對于國家和時代的步履維艱,他不僅極力維護著自己的感觀與理解,這份堅持甚至還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書寫歷史的抱負與決心。“所以我將來要好好寫一部歷史,全面客觀地反映那個時代?,F在很多歷史都被顛倒歪曲了。新中國一直在不斷地探索試錯,沒有前30年的摸爬滾打,后30年哪能發(fā)展得那么快。‘文化大革命’雖然很‘左’,但是也有很多成就都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取得的。包括我個人,我也沒有被耽誤?!笨梢岳斫獾氖?,劉家林的這番獨白有著對自己個體記憶的坦誠與尊重,而這期間,武漢大學無憂無擾的書海生涯無疑對劉家林產生了至深至遠的影響。“大學的那三年,我學得很刻苦,也很充實。2013年,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慶祝三十年華誕,我作為武大新聞教育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被采訪,當時我用三句話概括了我與武大的感情?!眲⒓伊钟洃洩q新,“第一句話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句: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第二句話是汪峰《北京北京》歌曲里的歌詞:我在這里歡笑,我在這里哭泣,我在這里尋找,我在這里失去。第三句話是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的名句:我常常暗想,如果真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眲⒓伊纸忉尩溃骸爸赃@樣說,是因為我、我太太、我女兒,我們一家三口都是武漢大學畢業(yè)的。我在這里工作了幾十年了啊,以前對它是愛恨交加,但我現在對它只有愛沒有恨。”劉家林笑道:“我一輩子都對圖書館很感興趣,從南看到北,我看的東西很多。早期都是看文史方面的,搞古代漢語、古典文學一定要把文言文搞好,所以我拼命在這方面下功夫。”他不禁感慨道:“武漢大學的學風很扎實。那時候圖書館員是一位老先生,他對我很好,很大的書庫里放了一張桌子、一盞臺燈、一把凳子,就為了我,我非常感動。劉家林嘆道:“那時候并不像人們所說的那么壓抑,風景如畫的珞珈山,煙波浩渺的東湖,美極了。我們窮得快活,也從來沒有因為窮而感到可恥,就是覺得一切都會改變。所以說,武漢大學的學風和傳統(tǒng)對我影響很大?!?/p>

        埋頭苦讀的劉家林,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他興致盎然地回憶起了這段過往,不由得提起了當年那份潛藏在心中的夢想:“我19歲的時候就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了一篇詩評文章,評論的是湖北著名詩人黃聲孝的詩集。能在《光明日報》發(fā)表文章,那是很大的榮譽。那一年我還在《武漢大學學報》上發(fā)表過文章,我當時的發(fā)表欲很強,潛滋暗長地想成名成家。早期我是想學寫作的,包括寫劇本、寫小說、寫楚劇。武漢大學很注重實踐能力,也培養(yǎng)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家,像湖北省作協(xié)主席方方、武漢市文聯主席池莉都是武大中文系畢業(yè)的。我以前看過很多小說,很崇拜那些作家,一直都有作家夢。”

        封面人物·對話學者

        無論是金水河畔踽踽獨行的中學時代,還是珞珈山麓寒窗苦讀的大學生涯,劉家林都直言沒有虛度?!拔疑蠈W的時候,讀了大量的書,特別是在武漢大學期間,一天到晚埋頭于圖書館,對圖書館有很深的感情??梢哉f,整個‘文化大革命’期間我沒有耽擱,沒有虛度此生?!?/p>

        二、“著書立說自成一家是我從小的理想”

        1975年,面臨大學畢業(yè)的劉家林迎來了命運的轉折?!拔覀儧]有選擇,都是分配工作。我當時想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但是沒有被分過去。學校覺得我這個孩子不錯,搞學問能坐得下來,另外他們說我年齡小,有可塑性,所以盡管我其實不太愿意,書記還是找我談話,問我留校怎么樣。”劉家林坦言當年很羨慕班里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那十幾名同學?!拔覀兯奈鍌€留校的同學想到將來就是教書的老夫子了,心里面很泄氣?!彼ΨQ。

        然而,令劉家林倍感挫折的除了職業(yè)的分配外,還有其后專業(yè)的安排?!傲粜:笪沂窍敫愎诺湮膶W的,恢復高考后國內第一次研究生考試我就報考了武漢大學古典文學方向,可是初試通過后,學校就不讓我參加復試了,因為古代漢語教研室缺人,他們想讓我搞古代漢語。”說到這里,劉家林頗感無奈,“我后來就參與編寫了《漢語大字典》?!?975年,為改變我國辭書出版落后的狀況,國家出版局制定了一個全國辭書編纂規(guī)劃,決定出版150余種辭書,而這當中規(guī)模最大、最難編寫的就包括劉家林所提及的這部《漢語大字典》?!澳遣俊稘h語大字典》有八卷本,很大部頭,是國家重要的文化工程,那上面也有我的名字。從1975年到1983年,我一天到晚在翻圖書、找例句、編解釋,經歷了非常規(guī)范嚴格的學科訓練。雖然一開始很枯燥,慢慢也就喜歡了。編了八年字典,為我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基礎,這對我后來研究古代報刊史都是有好處的?!?/p>

        “1983年以后我就轉到新聞學了。那時候全國的新聞教育青黃不接,但是大量的新聞媒體需要人才。當時武大校長劉道玉從中央開會回來后表示,要發(fā)展新聞教育,培養(yǎng)新聞人才?!闭鐒⒓伊炙?,1983年是中國新聞教育發(fā)展史上意義重大的一年,在中宣部和教育部聯合召開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新聞教育工作座談會之后,國家出現了興辦新聞教育的熱潮。同年,中宣部委托中國人民大學開辦了“新聞理論”和“中國新聞事業(yè)史”兩個為期一年的師資進修班,為16所高等院校培養(yǎng)新聞教育的后備師資力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伴隨著武漢大學新聞教育序幕的拉開,劉家林的學術人生再次迎來了轉折。

        “1983年武漢大學新聞系草創(chuàng)的時候,只有一位中文系的老同志牽頭,他叫吳高福。他跟我關系蠻好,說正在組建新聞系,問我愿不愿意過來?!眲⒓伊终f,“我當時考慮,這是個新學科,學中文的光搞中文也不一定好。我一輩子都喜歡看報紙,也喜歡聽廣播,對新聞工作一直蠻崇拜,對新聞史更感興趣,就覺得教新聞也蠻好。”很快,在吳高福詢問其是否愿意參加中國人民大學辦的師資進修班時,劉家林立刻同意了?!爱敃r我女兒才兩歲多一點,我老婆一個人在家?guī)Ш⒆雍懿蝗菀?。我克服困難,九月份還是去了北京?!倍沁@個決定,改變了劉家林的學術軌跡,直到現在。

        “當時我們新聞史一個班只有八個人,年齡很懸殊,老大是白潤生,老二是喬云霞,我算小的,我和白潤生同睡一間宿舍?!睘槠谝荒甑倪M修班,無疑給劉家林帶來了極深的影響,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依舊滿懷深情?!爱敃r人民大學很重視我們這個班,每個星期天都組織我們坐汽車到外面去采風,八達嶺、清西陵,我們都去過。方漢奇老師跟我們很有感情,那時候相機很少見,方老師不知道從哪里搞來一個照相機,還鞍前馬后地為我們拍照片?!眲⒓伊只貞浀溃澳菚r候給我們上課的還有趙玉明老師,我記得他當時比現在胖,寒冬臘月趕來的時候,滿頭大汗。還有張隆棟老師給我們講外國新聞史,他講課不正對著學生,而是對著旁邊講,蠻有意思的?!?/p>

        “1984年回來后我就開始搞新聞史了。我一輩子不喜歡隨大流,喜歡單槍匹馬。一個人搞出中國新聞通史的,我是第一個,我想歷史自有公認的?!?995年,劉家林傾力完成的上下卷《中國新聞通史》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個人完成的新聞通史?!澳菚r候方老師的三卷本通史還沒有出,1995年我那本是最早的,有六七十萬字。后來武漢大學出版社再版了八次,2005年又出了修訂版。在此基礎上,2012年又改名為《中國新聞史》再次出版。”不僅如此,劉家林再次憑一人之力,耗十年之功,于2010年完成的120萬字的上下卷《新中國新聞傳播60年長編》告竣殺青,他在后記中用“身心俱疲,如釋重負”總結了這十年的心路艱辛。劉家林坦言:“《長編》應該是《中國新聞史》的接軌之作,把這兩部書接續(xù)起來,就成名副其實的《中國新聞通史》了?!堕L編》出版后,獲得了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二等獎、第二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優(yōu)秀學術著作一等獎、廣東省首屆南岳出版獎一等獎等獎項。不管人家瞧不瞧得起,這些都證明了它的價值所在?!辫b于劉家林在新聞傳播教育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廣東省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還于2011年向他頒發(fā)了第九屆廣東新聞“金鐘獎”,用這項廣東新聞界的最高榮譽表達了對劉家林忘我治學精神的崇高敬意。

        封面人物·對話學者

        筆耕不輟的背后,是劉家林不忘初心的志向?!耙惠呑又唤虝惺裁匆馑及。诖髮W里就要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這是我從小的理想。我不羨慕當官的,也不羨慕有錢的,學習到老,寫作到老,奮斗到老,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的人生理念。在學術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大的理想,要有學術野心,安貧樂道死而無憾。”

        三、“我們要在中國南方做一番事業(yè)”

        “從1972年到1997年,我在武大學習工作了25年,之后就到廣州來了,在暨南大學工作了18年,我人生最好的時期就在這兩個地方度過了?!?997年,43歲的劉家林舉家遷往廣州,開始了他學術人生的第二個階段。談及其中的緣由,他這樣說道:“武漢的書看得差不多了,圖書館的資料有限,經費也太少了。南方人的思路要活一些,另外這里的工資待遇要比武漢高好幾倍,氣候也不錯。一直到現在,我都說廣州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p>

        “我調過來后不久,蔡銘澤也從廣州師范學院過來了。我們就商量要搞博士點,要搞國家實驗室,還要挖人才。當時暨南大學的校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他很有眼光。我記得他有一次拍著我的肩膀說:‘家林老師啊,這個系就拜托你們了,你們好好搞,出了問題算我的!我們這個地方很苦,但是我們要在中國南方做一番事業(yè)。’你看他說得多好?。 闭鐒⒓伊炙?,在劉人懷校長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學新聞教育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迎來了一個飛速發(fā)展的階段,不僅在短時間內匯聚了一批優(yōu)秀的新聞教育人才,并且在學科建設上百尺竿頭突飛猛進,先后于2006年成功獲批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準建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8年獲評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而興辦學院、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背后,劉家林卻依舊沒有放下學者的本色。

        “從2000年3月到2011年3月,我先是擔任了新聞系副主任,后面又是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兼新聞系主任及副院長,白天有很多行政工作,但是我一直沒有間斷自己的學術研究。我們農家子弟很吃得苦。”白天開會,晚上熬通宵,成為那段時間劉家林的生活常態(tài)。2011年在暨南大學為劉家林舉辦的《新中國新聞傳播60年長編》研討會上,女兒劉佩也談及父親為了完成這部長篇巨著總是趁夜晚忙里偷閑專心治學的場景。劉家林說:“沒有辦法啦,我只能在晚上下功夫。我喜歡鍛煉,身體好,經常工作到半夜兩三點。說老實話,我確實是很刻苦的?!彼寡裕骸拔椰F在活著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實惠,而是在追求信念。人啊,是要有點追求的,有人說很苦,可一輩子搞我喜歡的工作,有什么苦的呢?”

        說到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劉家林興致盎然:“我現在還有點野心啊?;浉鄣貐^(qū)是中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源地,我要把廣東的新聞史寫出來。我還是一個人搞,因為團隊力量很復雜,先從當代開始?!眲⒓伊至牡溃骸拔仪岸螘r間去圖書館查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的創(chuàng)刊號,只能看到影印本。我就跟管資料的負責人提出要看原件,他說影印本把過去的破舊報紙?zhí)幚淼糜趾每从指蓛簦伪胤且丛?。我解釋道:‘我堅持要看原件,是因為我要親手摸一摸,看看當時用的什么紙張,印的是什么樣的油墨,選的是多大的開本,編的材料齊不齊,廣告呈現是什么樣子。你把它處理得干干凈凈,就不是以前的原汁原味了。我研究報紙是很認真也很麻煩的,要把當代報刊史搞得很清楚,也不容易。’”

        年逾六旬的劉家林依舊思維敏捷,語速很快,行為靈動,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身上還有著絲毫不遜于年輕人的朝氣與激情?!拔沂?012年評上的博導,應該是65歲退休,聽從黨的召喚,我還在崗。我每天都在鍛煉身體,我還有事要做,我要活下去?!被仡欉^去的歲月,劉家林坦然且自信:“我在學術上是很貪婪的,總是不滿足。我到這個世界上來,一輩子總要留下點東西。我們這代人很刻苦、很勤奮,有非常堅定的信念,有非凡的毅力和開闊的眼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份士大夫精神就是我們的追求。對國家充滿愛,不負自己的一生,我們能做的一定都會做到?!?/p>

        封面人物·對話學者

        四、“我以方漢奇老師為榜樣”

        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在劉家林的回憶中被提及最多的人就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方漢奇教授。“蕭軍以前這么比喻過自己和魯迅的關系,他說‘我就像一缸豆?jié){,魯迅先生就像鹵水,他點了幾滴鹵水,我就慢慢變成了豆腐’。方老師對我們也是一樣,他就是鹵水,點化了我們,他對我們的影響很大?!闭f到這里,劉家林竟眼眶紅潤,片刻凝噎,“為什么他能對我們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個說來話長。”劉家林對方漢奇先生的這份感恩之情可謂發(fā)自肺腑,對他來說,方漢奇既是引領他走進新聞學殿堂的啟蒙導師,又是手把手教給他基本功的授業(yè)師傅,更是學高身正、以德服人的精神伯樂。

        “方老師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做學問很扎實,課也講得清清楚楚。他告訴我們,一堂課45分鐘要寫至少4000字的講稿,兩堂課就最好寫10000字。講課要學手藝人‘寬打窄用’,講稿多寫一點,課前下功夫做準備,一上臺后就不能緊張,要有自信。他還提醒我講話不能太快,說‘鐵冷了不能打,話冷了可以說’。這些話可能都是他隨便偶然說出來的,但是都在我心里扎下了根?!眲⒓伊钟洃洩q新,“在人大進修的那一年多時間里,我們一天到晚都在一起,方老師的板書,他做的卡片,他的古文修養(yǎng),他的眼界和知識,他刻苦的精神,我們都在暗中向他學習。說句玩笑話,我誰都不怕,就怕方老師。好的老師就是有這么大的感召力,人格的感召力,學術的感召力!所以就像蕭軍說的那樣,如果沒有魯迅的點化,他還是一團烏糟糟的豆?jié){。方老師對我也是一樣,正是因為他,我才慢慢變得方方正正、有模有樣。”劉家林用“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來概括方漢奇先生的人格魅力。“方老師總是鼓勵我們。有一次我跟他一起開會,他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做學問就要像劉家林這樣’,當時還有一些海外學者在場,我真是不好意思?!眲⒓伊植粺o感恩地回憶道,“1989年我最早的那本《中國新聞史漫話》出來的時候,請方老師給我題寫書名,他橫著寫一遍又豎著寫一遍供我挑選,還謙虛地說自己的字寫得不好。我這輩子就是還沒有請方老師給我寫過序言,我將來一定要下點功夫寫出一本好書來。”

        而除了方漢奇先生,還有一位令劉家林誠意敬服的就是中央民族大學的白潤生教授?!鞍诐櫳f起來是我的同學,也是我的老大哥和老師。1983年在人民大學進修的時候,我和他同住一間宿舍。他為人忠厚,很謙虛,很刻苦,很勤奮,文章也寫得不錯。他曾經跟我說自己一生很曲折,我和他一樣,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我們這輩子都不順,但也是大順。2014年他新出了一本《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我看后直落淚,很感動。白潤生雖然是老人,但寫文章的筆調完全不同,我們在一起進修的時候他就已經出過書了,當時(我)很羨慕他。直到現在,我都是以方老師和白潤生為我的榜樣?!?/p>

        無論是方漢奇還是白潤生,讓劉家林由衷敬佩的,是他們高尚的人格與扎實的學風,以及淡泊的追求與刻苦的精神,而這份惺惺相惜的認同也恰恰是劉家林自身精神特質的寫照。劉家林說,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校長秘書,而僅僅幾個月后他便直言拒絕了這份在許多年輕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工作,理由只有簡單的一句——“這不是我的人生?!惫延麑W⒉磺舐勥_,淡泊名利不改初衷,他得到的恰恰是人生的至大至剛。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當代杰出新聞學者口述實錄研究”(項目批準號:10CXW001)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百年中國新聞史史料整理與研究”(項目批準號:15ZDB140)的階段性成果。特別鳴謝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1級莫思思為本文整理原始錄音素材]

        (作者為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國家行政學院博士后)

        編校:趙亮

        封面人物·劉家林

        劉家林,1953年9月出生,湖北武昌(現為江夏)人。1975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文系,旋留校任教。1975年至1997年,在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教研室、新聞系史論教研室工作。1997年7月正式調入暨南大學任教。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先后任暨南大學新聞系副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兼新聞系主任、副院長等職,2014年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

        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漢語、中國新聞傳播史、中外廣告史等。先后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獨著有《中國新聞史》《新中國新聞傳播60年長編(1949—2009)》(上下)《中國新聞通史(修訂版)》《新編中外廣告通史》《中國新聞通史》(上下)《中國新聞史漫話》。參編著作有《成舍我新聞學術論集》(上下)《中國新聞事業(yè)史新編》《中國新聞史教學大綱》。合譯著作有林語堂著《中國新聞輿論史》等。

        猜你喜歡
        新聞史劉家武漢大學
        中國新聞史研究的著力點與突破口
        傳媒(2023年4期)2023-04-05 03:25:57
        武漢大學
        校訓展示墻
        在武漢大學拜謁李達塑像
        羽翼
        藝術家(2020年6期)2020-08-10 08:35:32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魅力中國(2019年18期)2019-10-21 07:44:50
        當 我 們 一 起 走 過
        青年歌聲(2019年6期)2019-06-26 09:11:46
        社會歷史語境下淺析《大公報》在中國新聞史教學中的價值
        新聞傳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1:50
        My Summer Holiday
        媒介生存:關于新聞史研究本體的思考
        黄色网址国产| 含紧一点h边做边走动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神| 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欲网天天无码av|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c0930| 91九色熟女潮喷露脸合集|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午夜天堂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一级在线观看| 边喂奶边中出的人妻| 久久综合给日咪咪精品欧一区二区三 | 色 综合 欧美 亚洲 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亚洲一区视频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美女超薄透明丝袜美腿| 国产丝袜美腿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白白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五月婷 | 成人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的干性视频| 午夜一级韩国欧美日本国产| 色av色婷婷18人妻久久久|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