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女作家諾邁·??怂埂っ窛桑∟orma Fox Mazer)所著Ten Ways to Make My Sister Disappear,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十歲女孩Sprig對于十二歲姐姐Dakota愛恨交加的內(nèi)心世界。全書以兒童本位為創(chuàng)作宗旨,充滿狂放的想象,以多元化故事結(jié)構(gòu)鋪陳,渲染滑稽夸張的故事效果,生動再現(xiàn)美國兒童典型心理及價值取向。本文從童言、童心、童趣三個層面探討其文學創(chuàng)作特色。
關(guān)鍵詞:美國當代兒童文學;童稚情愫;創(chuàng)作特色
Norma Fox Mazer曾憑借After the Rain于1988年榮膺美國紐伯瑞文學杰出貢獻獎(The Newbery Medal)。該獎項是由美國圖書館學會的分支機構(gòu)——美國圖書館兒童服務(wù)學會于1922年創(chuàng)設(shè),為紀念著名英國出版商John Newbery,獲獎?wù)弑仨毷菍γ绹鴥和膶W有杰出貢獻者,并以美國公民及永久居民為入圍條件,自1922年起每年頒發(fā)給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國兒童圖書作者。其影響力與“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齊名。《十個讓姐姐消失的方式》是她的另一作品。
一、童言無忌
Sprig之前與姐姐Dakota一直和睦相處,可是在姐姐十二歲時,一切都發(fā)生了劇變。她總是以頤指氣使的姿態(tài),處處令其難堪。她取笑妹妹隨時都會迸發(fā)的淚點,毫不留情地嘲笑她蹩腳的語法。當遠在阿富汗籌建當?shù)嘏訉W校的爸爸打電話回家時,姐姐總以長幼有序為理由,時時搶在她前面和爸爸交談。在家她表現(xiàn)十分得體,巧妙夸贊母親,并能體恤母親的勞累,令Sprig望塵莫及。在鄰居面前,姐姐也搶了她的風頭,令她深感氣憤。種種受挫的經(jīng)歷觸發(fā)她對姐姐無比的厭惡,于是在一個十歲女孩的內(nèi)心,幻想出十種可以令姐姐消失的方式。
這十種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美國兒童豐富想象力與現(xiàn)實世界的交融,是Sprig對飽受壓抑心靈的自然宣瀉。
1.Dakota steps onto an ice floe in the Antarctic...and drifts off.[1]
2.Put her in prison for stealing my question.
3.A cucumber she is...and I crunch her...
4.If she were made of paper...oh,so many choices! Crumple! Rumple!
5.Like smoke,she rises onto the air and,poooof...
6.I blink her into a watery puddle.
7.Bake her like a cookie...
8.Float her onto the ocean on a draft.
9.Put her in a hot air balloon and send it around the world.
10.Juice her like an orange and drink her down.
Sprig率真的童性與日常生活融匯,孩子的世界與美食密不可分,因此各種食材自然成為令姐姐消失的方式。姐姐可以變成黃瓜,讓她怒拍而碎,也可以化身曲奇餅,烘焙食用,還可以是一個橙子,榨汁飲用。而海洋文化為主導的成長背景也令她幻想,讓姐姐踏上南極的浮冰漂流或是乘木筏在海中,離自己而去。目睹煙囪中冒出的煙霧,希望姐姐能如這裊裊的煙霧一般,消失在她的眼前。作者刻意用“poooof”,體現(xiàn)出兒童用詞的特點,以一個十歲女孩的視角,措辭有誤恰恰反映了兒童特性。即使是女孩,內(nèi)心也有著暴力的萌動,她想象自己可以把姐姐像紙一樣隨意揉搓撕毀。
二、童心勃發(fā)
在孩子的世界,她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與探索,即使在成人視角看來枯燥乏味的家務(wù),兒童卻可以沉醉其間,樂此不疲。當幫助媽媽制作漢堡包時,Sprig很喜歡將夾肉在手掌間來回拍打,并對拍打的節(jié)奏十分著迷。而姐姐總是要指責她毀了漢堡,這無疑強化了Sprig希望她消失的心愿。書中姐姐形象的塑造偏成人化,總是壓制Sprig的幼稚言行,激起她的叛逆與憎惡。
愛哭是孩子的天性,Sprig的淚點可謂是一觸即發(fā)。在機場送別父親遠赴阿富汗工作的途中,同一天游泳和拼寫測驗沒考過,都會令她傷心落淚。而姐姐卻把這視為她引起父母關(guān)注的方式,對她的號啕嗤之以鼻。
對動物的憐愛也是孩子的本性。在冬天,Sprig為鄰居清理門前積雪,發(fā)現(xiàn)一只搜集堅果的松鼠,她會和松鼠愉快地交談。當她在一個午后,發(fā)現(xiàn)家門前路中躺著一只黃色的小狗,被車輛碾壓已經(jīng)死亡。不顧車流的危險和姐姐的警告,她奮不顧身地沖向馬路,抱起那柔弱的身軀。細心的她從狗牌上看到遭遇車禍小狗的名字叫Oscar,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主人的電話,通知他前來認領(lǐng)小狗。當看到主人與狗惜別的一幕,不禁淚奔。孩子的心地,柔軟善良,對弱者會產(chǎn)生同情及憐憫,也會不由自主地去保護弱者。
在中國傳統(tǒng)兒童文學中,及少涉及性教育或者類似話題。而美國文學則不然,描繪兒童性心理的朦朧覺醒,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當看到父母在機場吻別時,姐妹倆相視而笑,一向謹言慎行的姐姐說“They are smooching like teenagers”,父母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激情相吻。Sprig也適時附和說“Smoocherino fever”,保持了她一貫用詞有誤的風格。畢竟姐妹情深,姐姐也會和妹妹分享青春萌動的小秘密,告訴她在外出滑雪時,和心儀的男生Thomas在山坡后偷吻。
三、童趣盎然
兒童世界的是非觀念往往模糊,愛憎情感也時常變化。盡管大多數(shù)時候希望姐姐消失,但當她看到姐姐蜷縮在餐桌下,因為看見Thomas和另外的女孩接吻而痛哭流涕時,昔日的恩怨都顯得微不足道,取而代之的是對姐姐的疼惜,此時的姐姐不再是往日的鐵石心腸討厭鬼,而是需要安撫的傷心小孩。于是她毫不猶豫地鉆到桌下,給了姐姐一個溫暖有力的擁抱。當姐姐需要擦拭淚水時,她口袋里沒有紙巾。而離開姐姐又令她不忍,便脫下襪子,告訴姐姐,用襪子的上半部分,一只擦眼睛,一只擦鼻子,天真童趣躍然紙上,令讀者忍俊不禁。
【參考文獻】
[1]Mazer,Norma Fox.Ten Ways to Make My Sister Disappear[M].Arthur A.Levine Books:Broadway,NY,2007,67-68
作者簡介:韋小巋(1974-),云南昆明人,主要研究方向:美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