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琳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句話恰恰反映出中國的工藝制造業(yè)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中國陶瓷作為中國工藝美術的杰出代表必然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無論是其使用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陶瓷作品的燒制都與當時社會的背景有著脫不開的關系。每個時代的陶瓷作品亦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北宋后期戰(zhàn)亂不斷,人民生活動蕩不安,在與遼、金、西夏以及蒙古的多場戰(zhàn)役中,人民群眾在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中形成了強烈的民族意識,開封北宋官窯瓷器作為北宋末年宮廷窯口的智慧結晶,它所蘊含的時代背景亦就更為特殊。
一、經濟、文化狀況
北宋時期統(tǒng)治者在經濟上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和對外貿易,文化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了整個文人群體的地位。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fā)展,使得飽經戰(zhàn)亂的廣大群眾終于過上了穩(wěn)定生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衣食無憂的生活狀態(tài)下,人們轉而追求精神上的寄托。北宋的詩詞文學、書畫書法等文學藝術領域成績優(yōu)異。有了這些文化層面的積淀,整個社會的審美高度都得到了提升。
當時的文學界十分排斥使用過于華麗修飾的詞藻堆砌的文學作品,文學家歐陽修曾作“作詩無古今,唯有平淡難”一句表達自己崇尚樸素平淡無華麗裝飾的文學思想。這種平淡質樸的文學觀點影響了陶瓷業(yè)的審美取向,北宋官窯瓷器簡清新樸素的造型、裝飾特征可以體現(xiàn)出這一思想。由于北宋官窯瓷器是皇家御用瓷器,為了追求清新自然的碧玉質感,北宋官窯工匠甚至在釉料中添加玉粉以達到完美的效果。
二、宗教、哲學思想
宋朝陶瓷的風格清新自然、平淡質樸,很大原因在于統(tǒng)治者宗教信仰的轉變。唐朝時期,皇家和普通百姓都對佛教追捧至深,到北宋時期統(tǒng)治者卻開始追隨道教的“道法自然”、“返璞歸真”、“無為”等思想。
精神導引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家的思想在如水的歲月中細密地滲透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悄無聲息地影響了當時的審美觀。受道教思想的影響,北宋統(tǒng)治者一改唐朝華麗輝煌的風格,從而選擇了樸素自然的藝術風格,其中最大的影響便是徽宗皇帝親建的北宋開封皇家御用官窯。北宋官窯的傳世真品為清新自然的青釉瓷器,與道家崇尚的“自然無為”、“返璞歸真”的風尚相契合。
如圖1的北宋官窯瓷器,自然天成無任何繁縟修飾的簡潔風格,體現(xiàn)出道家思想的精髓,可見宗教信仰對于陶瓷的影響,理應如此同時也耐人尋味,讓人深思。
三、政治、軍事背景
北宋“崇文抑武”政策的深入人心,使得文人墨客得到了以往歷史舞臺沒有的光芒四射。人民群眾讀書受教育并受到社會的重視,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水平,道家崇尚“自然無為”的思想亦同時得到追捧。然而這背后卻有著深厚的政治原因:一者,當朝統(tǒng)治者用道家思想影響人民群眾,目的是維護當朝政權;二者是利用道家的神話傳說麻痹人民群眾,使人民相信神仙庇佑、相信安于天命,來穩(wěn)固人心和穩(wěn)固社會;三者是文人治國,抑制武將,目的是避免出現(xiàn)前朝武將稱霸,最后危及皇家統(tǒng)治的局面。
北宋時期,朝廷將各個已滅亡政權的君主遷至京都開封。這些往日的君主過慣了奢靡的生活,除了大興土木,就是花天酒地。宋太祖提倡的享樂思想的流傳,對整個社會的風氣影響較大。
四、制作工藝的發(fā)展
由于政策的寬松,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苛捐雜稅有所減少,加之北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陶瓷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有競爭,才有發(fā)展。各個窯場競爭激烈,不斷地在造型、原料、工藝上互相比較。以至于陶瓷的釉色也有了很多改進,出現(xiàn)了粉青釉等新釉色。在原料方面不再是簡單直接地使用陶土,而是通過技術手段提煉研磨后再拿去制作陶瓷。在燒制方法上還出現(xiàn)了“火照術”和“覆燒法”,可以減少浪費原料從而降低成本,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空間。這些新技術、新方法的出現(xiàn)促使北宋的陶瓷業(yè)異常迅猛地發(fā)展起來。不僅如此,北宋時期懷揣精湛技術的能工巧匠,不斷研究新的器型、推出新的釉色,并勇于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最終將北宋青瓷一步步推向輝煌的地位。
燒造工藝技術的提高,提升了人們的需求層次。于是更細膩精致的器物便成了人們的喜好。北宋官窯瓷器的輕巧玉潤也是工匠們發(fā)揮了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產物。煤窯的出現(xiàn)、控溫技術的提高、原料的精致與名貴,這些都是創(chuàng)造出精巧絕倫的北宋官窯的必要條件。
五、生活習慣的改變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xiàn)的是:設計終是服務于人。日用品是為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而存在的。所以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深刻影響了日用品的發(fā)展。
北宋之前百姓過的是席地而坐的生活,相關的生活用品是體型較大、不會經常被變動位置的。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時期的戰(zhàn)亂與分裂,局部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改變了席地而坐這一自古以來國人的生活方式,轉而成了垂足而坐,可以說顛覆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出現(xiàn)了桌椅之類的家具。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觀念的改變,使得人們開始關注家具的重要性,比如家具的造型、色澤、功能等等。所以以往的陶瓷用品過于龐大不夠精細,已經不能滿足人們追求簡潔輕便的生活用品的需求,人們開始期待更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器物。為此陶瓷業(yè)開始燒制精巧輕便的瓷器,這種空白而廣闊的市場轉而成為競爭激烈、繁榮昌盛的局面。
北宋人民群眾要實現(xiàn)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北宋王朝的統(tǒng)治者必定要成為先行者。在大環(huán)境下,作為皇家御用瓷,北宋官窯完全是為了滿足皇家的日常需求而存在的,所以北宋官窯的傳世真品也都十分精致細膩、小巧玲瓏。這正是時代生活方式轉變后出現(xiàn)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