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江南水鄉(xiāng)建筑特色、環(huán)境風貌、地理氣候、人文歷史,分析和探討了吳冠中繪畫的形式美和意境美。
關鍵詞:江南水鄉(xiāng);吳冠中;繪畫;形式美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首詩,總是把人們的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江南。小橋流水、古鎮(zhèn)幽巷、田園村舍、煙雨迷蒙,猶如人間天堂。如詩如畫的江南美景,不知曾令多少文人騷客徘徊于青磚灰瓦和亭臺香榭之間,留下了令人感慨萬千的唯美詩篇;也不知有多少畫家縱情揮毫古道西風和老藤昏鴉,留下歷久彌新的書香墨韻。徜徉在春風拂柳、蘋滿汀洲的江南水鄉(xiāng)里,瞬間即感受到了吳冠中繪畫形式的絕妙之美。
江南水鄉(xiāng)河湖交錯,水網(wǎng)縱橫,氣候溫和,季節(jié)分明,雨量允沛,形成了“戶戶臨水家家枕河”的民居環(huán)境。這些民居皆鄰水而建,大多兩層,為磚木結構。上下層屋頂大小不一,門窗錯落有致,與白色的墻面構成和諧有序的關系,單看這種簡單的黑白構成,使人很容易想起蒙德里安的抽象畫。房屋前后左右相互緊靠、屋檐高低錯落、鱗次櫛比,遠看給人一種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十分豐富的視覺感受。縱橫交錯的河道將這些密集的建筑分割開來,又通過小橋和老巷再次相連。祠堂與牌坊遙相呼應,與點綴其間的亭臺樓榭共同形成了水鄉(xiāng)景觀優(yōu)雅的節(jié)奏和韻律。所有這些物象皆合乎邏輯地組成了奇妙的點、線、面的構成關系,使水鄉(xiāng)景色看起來既古老又現(xiàn)代,既復雜又簡單,既具象又抽象。置身其間,從任何一個角度欣賞,都能體會到吳冠中繪畫里獨具特色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在他的作品《江南人家》中,他以蘇州甪直小鎮(zhèn)為描繪對象,著力追求畫面黑白灰、大小塊面的構成和對比關系,簡潔明了的畫面構成了意味深長的意境,使人感受到如同聆聽一首現(xiàn)代交響曲般的快意。在作品《雙燕》里,畫家受浙江寧波大宅院的啟示,著力研究畫面的造型因素和構成關系。畫面以高大的白墻為主體,襯映著古樸蒼勁的老樹,彎曲的飛檐、大小不等的門窗、平直的墻線與水塘的倒影共同構成了長方、扁方、垂直、橫臥等多樣統(tǒng)一的形式美,很好的表現(xiàn)出江南民居清冷高雅的格調。吳冠中也很注重虛景和實景的變化對比關系,認為虛景和實景皆能構成畫面的主體,二者可以互為替代。在他的作品《老宅院》中,畫面四周按筆墨濃淡變化和大小多少比例畫出了房屋的屋檐、墻體和門廳,中間大量留白,以近景的一棵小樹來襯映,從而使虛景的留白變成了實景的白墻,在感受畫面形式和意境美的同時,使人不由得感嘆畫家奇妙的構思。吳冠中的很多作品都以江南水鄉(xiāng)為題材,他注重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在他的筆下,江南水鄉(xiāng)景色皆幻化成抽象的點、線、面等要素,并組合成極富東方韻味的畫面,如《春到江南》、《憶江南》、《湖畔》等作品。吳冠中的繪畫不僅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生動、高雅的格調,而且給人以詩情畫意的審美享受。欣賞他的繪畫,如同吟誦絕美的詩詞:“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空間想象。
江南一帶自古以來多文人墨客,擅長詩繪者比比皆是,這些文人畫家學養(yǎng)深厚,在繪畫上注重意境的營造,追求清高文雅、寧靜致遠的精神品格,在色彩上注重墨色的運用,以水墨代替色彩,通過墨色的變化來創(chuàng)造藝術境界。想必是深受傳統(tǒng)畫論的影響,江南人追求神韻和逸品的審美趣味造就了他們修園置景的思想,也直接決定了江南水鄉(xiāng)粉墻黛瓦的建筑特色和山水相伴、以自然為宗的園林風格。粉墻黛瓦、高宅深院、祠堂牌坊、亭臺樓榭、枯樹老藤、長廊假山、石橋幽巷、藍天碧水和煙雨迷蒙……,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獨特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觀和文化內涵,置身其間,猶如品味一幅造型簡約概括、色彩恬淡雅致、線條靈動悠揚、構成意味深長的水墨畫。顯然,江南水鄉(xiāng)清新淡雅的色調和寧靜悠遠的意境給了吳冠中無限的文化想象和藝術資源。在他的水墨畫和油畫中,可以看到一個共性特點:色彩簡練主觀,以灰色為主,用大塊的重色來分割畫面,用微妙的灰色來呈現(xiàn)物象的豐富變化,再輔以少許的紅、黃、綠等色點來點綴。這種“吳氏”風格的色彩形式看似簡單,卻變化多端,經(jīng)他之手,便營造出獨具匠心的東方意境,如同他的作品《江南春色》中,運用線條來表現(xiàn)春風拂柳,背景以灰色來襯托白墻黑瓦,極富韻律的線條、天空的飛燕、水中游魚,加上紅紅綠綠的色彩點綴,營造出了空靈、清麗、明快,抒情的意境。江南的橋、江南的樹、江南的小船和人家……,所有這一切在吳冠中的畫里,都有了獨特的色彩表達形式,它們共同勾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婀娜多姿、溫婉動人的風貌。尤其是江南的水,大量出現(xiàn)在吳冠中的繪畫中,幾乎成了他對江南水景的風格化表達。江南的水清澈秀美,色彩變化微妙,時而水天一色,止如鏡面;時而波光凌凌,倒影漣漣。這種微妙的水色變化一如他的作品《古鎮(zhèn)河邊》、《水鄉(xiāng)人家》、《江南水鄉(xiāng)》、《泊》等所描繪的那樣,畫家略去水色天光的豐富色彩變化和冷暖關系,把油畫的表現(xiàn)技法融入水墨的意象表達中,簡練概括的表現(xiàn)手法使江南的水呈現(xiàn)出如同鏡面般干凈潤澤、雅致靈秀。吳冠中雖學的是西畫,畢業(yè)于巴黎美校,但他畫中的色彩卻是東方的,韻味是中國的,浸潤在江南水鄉(xiāng)的溫山軟水中,他的繪畫無處不體現(xiàn)出春綠花紅、煙波浩渺的色彩和“水遠山橫波渺渺,草長花盡燕飛飛,月斜桐影蟬空唱,蘋滿汀州人未歸”的文化氣息。
江南水鄉(xiāng)是清麗婉約、曼妙多姿的,那錯落有致的粉墻黛瓦,那隨風飄舞的桃紅柳綠,那潺潺流淌的河流小溪,那守候千年的古堤石橋,無不在視覺上構成了絕妙的形式美感,和著與生俱來的江南色彩,讓人感慨萬千……。駐足凝望,青花瓷,油紙傘,還有那飄滿雨巷的丁香花給人以無盡的藝術想象,讓人陶醉于烏棚荷蓮、斷橋殘陽的意境中。是江南水鄉(xiāng)成就了吳冠中的繪畫,還是吳冠中的繪畫讓江南水鄉(xiāng)更加清雅,已然失去了探詢的意義,唯有那綿綿絲竹聲在亦畫亦景中久久飄蕩。
【參考文獻】
[1]吳冠中.畫眼(第1版)[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4
[2]許超.中國古建筑之旅——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第1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廖瑜,男,漢族,碩士,西南林業(yè)大學藝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