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倫 朱 平
?
作文教學的『經(jīng)』與『緯』
——論『寫什么』與『怎么寫』的對立統(tǒng)一
◎ 王家倫 朱 平
長期以來,學術(shù)界對中學作文教學“寫什么”與“怎么寫”哪個更重要一直爭論不休,或顧此失彼,或厚此薄彼。一味追求“寫什么”,容易走向“泛生活化”“泛情感化”的誤區(qū);一味強調(diào)“怎么寫”,容易陷入過分依賴“寫作知識”“寫作技巧”的泥淖。其實,“寫什么”與“怎么寫”并不矛盾,可以兩相融合。
中小學作文教學主要面對的不是寫作“天才”,而是大量的“平民”學生,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必須準確地把握每個年段大部分學生的基本特點,以“寫什么”為“經(jīng)”,制定精當?shù)淖魑挠柧毮繕撕头桨福_成相應年段合理的作文教學階段目標,才能使作文教學步入有效、有序訓練的正確軌道,才能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整體穩(wěn)步提高。
(一)按學生年段特點縱向規(guī)劃作文教學
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把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四個階段。小學階段正處于具體運演階段,其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而初中生、高中生的思維正處于形式運算階段,能對事件提出假設并進行解釋,然后形成一個符合邏輯的假說。
作文教學根據(jù)學生年段特點規(guī)劃教學活動顯得尤其重要。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年段特點,引導學生從身邊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其基本順序應是引導學生從關注家庭生活開始,然后關注校園生活,繼而關注社會生活。所以,我們不妨對小學至高中的作文訓練大致做如下規(guī)劃,以便達成相應年段的作文教學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一二年級小學生思維的共同特點是直觀性、具體性、形象性,對想象中的事物較為感興趣。所以此階段應該以寫想象中的事物為主。
第二學段:三四年級雖然說學生已入校兩三年,但就大多數(shù)孩子而言,最熟悉的還是家。依戀家庭是孩子的本性,只要他們寫出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生活,寫出自己對家庭生活的思考,就是作文成功的開始。所以,這個階段應該以寫自己的家庭生活為主。
第三學段:五六年級階段的小學生開始進入少年期,身心的發(fā)展正由幼稚趨向自覺。通過四五年的適應,孩子對校園生活逐步熟悉、適應,大多數(shù)孩子想要反映校園生活的愿望會越來越強烈。所以,這個階段應該以寫學校生活為主。
七年級:此階段學生自我意識逐步覺醒,內(nèi)心世界也逐漸復雜。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有必要對前面學過的東西進行鞏固。所以,這個階段在復習鞏固前幾個學段的基礎上以寫自己和自己見到的人與事為主。
八年級:此階段學生正處于由少年向成熟青年期過渡的關鍵期,其心理發(fā)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過渡特點,尤其對周圍的人與事呈好奇的心態(tài)。所以,此階段可引導學生走出“自我”,學會寫“其他”,在復習鞏固寫人敘事的基礎上以描寫景物、說明事物為主。
九年級: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對生活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感悟,有寫作的動力。所以,這個階段在復習鞏固寫人、敘事、描寫、說明的基礎上以抒寫對生活的感悟為主。
高一年級:此階段高中生已經(jīng)逐步進入到“青春期”,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所以,這個階段以寫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情感體驗為主。
高二年級:此階段是高中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生對自己、對生活、對社會都會有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有表達自己觀點的需求。所以,這個階段以寫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主。
高三年級:此階段高中生已經(jīng)成熟,具備獨特的思辨能力,有必要讓他們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科學的世界觀。所以,這個階段在高一、高二的基礎上,學習對客觀事物做全面的、有創(chuàng)意的評價。
(二)按學期計劃循序漸進設計作文題目
由上可知,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思維方式和能力存在著差別,表現(xiàn)在學習心理、認知規(guī)律等方面。所以,我們要根據(jù)學生年段特點,整體規(guī)劃作文教學,有必要對每學期的作文訓練做階段性的規(guī)劃,即每個學期作文各訓練多少次,每一次訓練突出什么重點,設計怎樣的作文題目,在訓練要求上體現(xiàn)怎樣的層次,達到怎樣的作文教學目標等。
如七年級上學期,我們可以以寫人、敘事為主,圍繞寫人、敘事,設計恰當?shù)淖魑念}目進行訓練。具體來說,可從寫自己開始,到家庭成員,到學校師生,再到簡單的社會見聞。由于人的認識呈螺旋式上升,所以到七年級下學期,可以再度從寫自己開始,做第二循環(huán)。當然,到了八年級,雖然說應該以寫景說明為主,但仍可以做寫人敘事的訓練,以求鞏固。如此循環(huán)往復,層層推進。
我們所說的作文教學的“平民化”,就是幫助占絕大多數(shù)的“平民”學生學會從容地吐露出自己的心聲,要讓學生明白應該在作文中“寫什么”,具體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上面說了,作文教學應以“寫什么”為“經(jīng)”,明確“經(jīng)”度上的縱向教學目標;還應該以“怎么寫”為“緯”,明確“緯”度上的橫向教學目標,這樣經(jīng)緯交織,構(gòu)建符合“平民”學生特點的循序漸進的寫作體系。
(一)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眾所周知,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質(zhì)的變化表現(xiàn)為年齡特征。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不僅有穩(wěn)定性,而且有可變性。在同一年齡階段中,既有本質(zhì)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即個別特點。
所以,按照學生的層次橫向設計作文教學的目標,解決“怎樣寫”的問題,首先要關注學生在各方面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維度:首先是分析、綜合、概括、想象、聯(lián)想等思維能力,其次是審題、立意、選材、布局等寫作基本能力,再次是掌握寫人、敘事、描寫、說明、議論等基本表達能力。
在此基礎上,再對以上能力做進一步的細化。例如描寫這個“點”,還可細化為人物描寫、場面描寫、景物描寫等等。
(二)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個體”特點
作文教學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寫法的訓練,以“怎么寫”為緯。從“平民視角”出發(fā),我們不僅要根據(jù)大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關注整體“面”上的寫作;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特點,兼顧到個體“點”的提高,指導最普通的學生“怎么寫”。
按照學生不同層次,作文教學中可做分類指導?!绊敿狻睂W生,在兼顧每次作文訓練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其個性化表達;對我們更為關注的一般水平的“平民”學生,主要在達成每次作文訓練基本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升格”;對一些基礎“薄弱”的更為“平民”的學生,達成每次作文訓練的基本規(guī)范即可,可以讓其適當“模仿”。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只對班級“寫作高手”的優(yōu)秀范文賞析、點評,大加贊賞,而對一篇篇審題、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的作文束手無策或是置若罔聞。不少教師的作文教學只是關注結(jié)果,重點展示、交流優(yōu)秀學生習作,以此坐而論道。
一方面,雖然說部分“頂尖”學生的寫作大有可借鑒之處,但畢竟代替不了絕大部分“平民”學生的寫作;另一方面,教者不能僅僅通過幾篇優(yōu)秀范文的學習代替對“平民”學生的指導。所以,我們更要關注“平民”學生“怎么寫”“如何寫”才能寫得更好,應達成怎樣的目標,這樣的作文教學才能對學生起到切實有效的指導作用。
總之,作文教學應站在學生視角思考,引導學生表達,也應該更加務實,尤要提倡“作文就是生活”和“作文就是說話”的理念,真正在寫作教學中指導“平民”學生,這樣學生的總體寫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根據(jù)學生年段特點,初二學生雖然應以描寫景物、說明事物為主,但在寫作教學安排中復習一下“如何寫人物”也非常有必要。本案例為某高校教學法教師借班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實驗學校初二學生,為“課程與教學論(語文)”研究生開設的一堂作文教學示范課,此為第一課時?,F(xiàn)摘要如下:
(一)教學過程
1. 導入。
課堂開始激趣,借用一幅漫畫進行自我介紹,引入課題:怎樣讓你筆下的人物“活”起來。
2. 交流指導。
環(huán)節(jié)一:聯(lián)系描寫孔乙己文字的語段,讓不同的學生學習借用其他人的話介紹教者。爭先舉手者先說,其他學生模仿著說。
(階段目標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借用別人的介紹來寫人物——某老師介紹、某同學介紹、其他人介紹)
環(huán)節(jié)二:聯(lián)系描寫孔乙己文字的語段,讓學生觀察教者帶來的一個包,展開聯(lián)想,再通過投影上的自行車、手中的名片展開聯(lián)想。
(階段目標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教者的包展開聯(lián)想,學習通過有關的物件來表現(xiàn)人物)
環(huán)節(jié)三:聯(lián)系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士兵見到“香香公主”時的反應,讓學生回憶上課前的場景,描述當時學生的反應。
(階段目標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白可以通過旁人的反應——班級同學的反應、聽課老師的反應,以及環(huán)境烘托等表現(xiàn)人物)
環(huán)節(jié)四:親自扮演“模特”,讓學生觀察、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白,除了通過側(cè)面描寫,還可以正面直接寫人物的肖像、語言和動作。
(階段目標四:讓不同小組的學生選出代表回答“主角”閃亮登場時的場景——肖像、語言、動作)
3.課堂總結(jié)。
通過間接描寫和直接描寫可以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至于側(cè)面描寫的幾種方法,掌握其一,不一定全部學會。
(二)課例分析
授課教師圍繞“怎樣讓你筆下的人物‘活’起來”為我們開設了一堂“很平民”的特色寫作課。
就“寫什么”而言,寫作教學首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有話說,有話寫。上文說過,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逐步上升的過程,雖然說初二應該以寫景、說明訓練為主,但適當對初一時學過的寫人敘事做一些復習性的回顧,很有必要。從作文教學階段目標達成上來說,通過寫“別人”來鞏固寫“人”,對初二學生甚為妥當。據(jù)此,授課教師充分從生活中挖掘?qū)懽魉夭?,以自身為例,為學生尋找鮮活的寫作素材,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重在教會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讓學生有東西可寫,讓學生明白針對人物而言,可以“寫什么”內(nèi)容。
就“怎么寫”而言,授課者能夠在寫作中因材施教,讓絕大部分學生掌握側(cè)面描寫的幾種方法,基礎好的學生多學幾點,基礎不夠理想的學生少學幾點;讓語言表達較好的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語言表達能力欠佳的學生模仿表達;讓不同小組的學生推薦代表現(xiàn)場進行口述作文;通過具體語段閱讀讓大多數(shù)學生對寫人的方法判斷加以鞏固。由于所借之班學生整體水平較高,所以可以做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訓練;如果換一個普通一點的班級,或許只能做某一種側(cè)面描寫的訓練。
就“寫什么”與“怎么寫”的交融而言,這堂課擺脫了生硬的知識傳授與刻板的模式訓練,充分讓學生在有話可說的基礎上嘗試去說、去寫、去實踐。在寫人的作文中,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得更加生動,更加感人,讓學生明白寫人時,還可輔以一定的細節(jié),或者是飽含深情地去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應該辯證地解決“寫什么”與“怎么寫”之間的關系,以“寫什么”為經(jīng),以“怎樣寫”為緯,在“寫什么”基礎上滲透“怎樣寫”,并且達到一種水乳交融的境界。如此,就有望構(gòu)建出一個縱橫交織、循序漸進的立體化、動態(tài)化的作文序列來,力求讓不同層次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王家倫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大學文學院;215000 朱 平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中學;223001)
教學·全現(xiàn)場
于 無 法 之 中 求 得法,
有 法 之 后 求 其 化 。
——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