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功娟
(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初級中學)
誰偷走了初中思品課學習的幸福感
梁功娟
(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初級中學)
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良好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現(xiàn)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上,學生缺少了應有的幸福感。那么教師在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采取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幸福感呢?
思想品德;初中思品課;幸福感
1.學生方面的原因
首先,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這一階段的學生對自身的發(fā)展非常關注,渴望別人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對待自己強烈的自尊心??墒牵谒枷肫返抡n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渴望無法實現(xiàn),使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中無法獲得幸福感。其次,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內容比較抽象、繁瑣,在學習時學生很容易陷入困境,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從而降低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興趣。
2.教師方面的原因
首先,教師仍然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其次,教師本人的專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提升緩慢,無法達到社會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僅僅是把課本中的內容復述出來而已。很多教師并不備課,利用網絡直接下載現(xiàn)成的課件資源,利用這些課件進行授課活動。最后,很多教師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以師為尊的理念,認為教師是高于學生的,和學生的關系不太融洽。
3.學校方面的原因
尤其像我們農村學校中的師資力量較差,不注重對教師的在校培養(yǎng),思想品德課程雖然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但是占據的分值較少,學校對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工作不太重視。
1.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幸福感,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自身教學角色的變化。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師認識到教學角色的變化后,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意見,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對學生錯誤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其次,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心理特點,為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認真閱讀和研究與初中生相關的心理書籍,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共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對待方法,規(guī)避學生心中的敏感問題。最后,教師定期在課堂上開展民主評教,聽一聽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使學生獲得參與課堂管理的滿足感,提高學生的幸福感。
2.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建設專業(yè)型的教師團隊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重要保障,學校和教師要共同努力建設專業(yè)化的師資團隊。首先,學校要認真研究現(xiàn)有的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情況,通過出臺學校規(guī)章嚴禁其他科目的教師代教思想品德課程。校領導班子可以開展推門聽課的活動,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教師的板書情況、課堂教學氛圍等評價現(xiàn)有思想品德教師的教學水平,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隨后,學校思品教研組可以召開思品教師會議,在會議上展示推門聽課過程中拍攝的上課不良狀況的照片,和教師共同探討照片中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此外,學校還可以積極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引進年輕的專職思品教師。在教師隊伍之間開展聽課、評課、備課評比等活動,逐步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教師為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需要認真閱讀和挖掘教材,了解教材中的主要教學內容及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內容。其次,教師要養(yǎng)成關注時事新聞的習慣,課下收看新聞聯(lián)播和焦點訪談,在騰訊新聞、網易新聞等新聞客戶端中了解新聞,不斷地挖掘新聞內容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1.思維導圖在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應用
思想品德課程中的知識點較為繁瑣,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展開教學。以第三課“認識基本國情”的學習為例,在教學前,教師通過布置課下作業(yè)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內容,對教材內容獲得初步的理解和認識。在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本部分的內容主要是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基本國情,教師在黑板的中間,學生在白紙的中間寫下認識基本國情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尋找教材中主要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總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四個方面的內容,將這四個方面作為枝干畫在認識基本國情的四周。其次,分別尋找每一個枝干中的重點內容。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部分內容為例,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中心內容后,教師帶領學生尋找與社會主義角A的度數(shù)增大而增大這一關系。
3.組員互助,形成能力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班級中形成互助學習的前提條件是使學生樹立互助學習的思想,掌握互助學習的方法,在課堂中不斷運用互助學習的方式獲得知識。而小組互助學習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加學習的整個歷程,在學習中學會與組員、同學、老師之間的交流,學會展示自己的方式,在學習中既掌握知識,又增長能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4.制訂標準,切實評價
小組評價要體現(xiàn)客觀性、公正性、連續(xù)性,評價要有利于學生成長,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盡量避免對個人評價。
5.仔細巡查,適當點撥,歸納方法
在互助學習中,教師要及時、仔細、多次巡查每個小組的情況,掌握每個小組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中的共性問題,適當當堂做點撥,給予學生恰當?shù)闹R點提示或者方法提示或解題思路提示,這些針對性的提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對于知識點學習較容易發(fā)現(xiàn)和完成,但是對于數(shù)學方法和數(shù)學能力的發(fā)現(xiàn)和學習不容易做到,這時教師在課堂中要歸納總結,尤其是對于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的總結是一節(jié)課的升華,也是教師在課堂中重點。
1.小組互助學習在不同的課型中發(fā)揮的效果不同
例如,在新知識教學、例題教學、習題課效果非常好,但是對于幾何證明教學則顯得不足。
2.每個小組成員中學習效果提升不均等
在小組成員中,往往互助都變成了成績好的學生講,其余幾個成員聽的局面。個別小組往往在討論問題時變成了“一言堂”。
3.課堂調控不夠
在小組互助學習中,學生圍桌而坐,使得教師不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開小差。有的教師在進行任務分工時不明確,導致各小組成員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小組長沒有管理好小組活動,導致有的小組成員討論與課堂不相關的問題,搞笑玩樂。這樣的互助學習,使得教學目標難以達成,費時多,成效微。
綜上所述,我們在教學中已經開展了“以學案為知識載體,開展小組互助學習”的嘗試,并且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前進,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校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教會了學生如何主動學習知識,獲得學習的方法,同時也遇到了不足之處。我們將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始終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1]陳玉琴.初中數(shù)學學習中小組互助合作的有效嘗試[J].長三角(教育),2012(11).
[2]朱丙良.淺談學習互助小組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4).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