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艷(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
淺論班主任如何在學生活動中尋找教育契機
趙艷艷
(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
教育是人的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關注學生成績,助他們圓夢,更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助他們成人。遵義四中一向秉承開放辦學的理念,推行素質(zhì)教育,每一學期活動豐富,特別是春夏兩季,有讀書比賽、演講比賽、籃球賽、藝術節(jié)話劇表演、集體舞、十佳歌手等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懂得因地制宜、因時制利,抓住活動中的教育契機,以學生喜愛參與的活動作為切入點,解決他們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讓教育更有說服力。下面以班級實例淺談如何在學生活動中尋找教育契機。
學生活動大多是以比賽形式進行的,有一些學生好勝心強,受挫能力差,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難免遇到無法接受或無法解決的問題。對于一些像籃球賽這種團體競賽項目,班主任一定不能缺席,且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教育的契機。
比如在籃球賽過程中,學生輸球情緒不好,將憤怒遷移到裁判身上,認為是裁判故意吹“黑哨”才導致輸球,沖動易怒者更是揚言要打裁判,全班同學也因輸球傷心難過。這就是一個教育的契機。
發(fā)現(xiàn)了教育契機,一定不能急于解決。很多班主任只是當時安撫一下則罷,更有甚者不聽學生的意見,一味批評,導致學生不服,師生關系有了隔閡,今后再開展教育工作便是難上加難。所以發(fā)現(xiàn)了問題還要認真解決問題。
還是拿籃球賽這件事打比方,在發(fā)現(xiàn)了上述問題后,班主任首先要做的絕不是批評說教,而是通過一下午或者是晚自習時間讓他們各自冷靜,只對個別球員進行安撫,私下了解他們所謂的“黑哨”情況,等到學生情緒穩(wěn)定,再在最后一節(jié)晚自習或者第二天抽空來進行教育。教育時首先要肯定隊員的實力和付出,以及全班同學對班級集體榮譽的熱情,其次再來說在球賽中遇到的問題。這時候肯定會有同學要將責任全部推到裁判身上,班主任就要以自己掌握的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教育。不能一味地否定學生的意見,既要尊重他們又要讓他們明白不能偏激地看待事情,更不能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再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對裁判的意見可以合理地訴求,比如下一場讓同學錄像,如果確有不公,就向上反映。如此一來,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下一場比賽的斗志,全班同學也團結一心,期待下一場比賽。最后時機成熟,再以心理學上的“歸因理論”作結,教育學生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且應該在每一件事情的解決過程中不斷成熟不斷進步。
通過這樣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坦言在每一次的籃球賽中都會逐漸成熟,會冷靜看待問題,從自身找原因,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就是從活動中找準教育契機達到的效果。
有些活動是全班集體參與,這樣的活動利于增強全班的集體榮譽感,也有的活動是個人單獨參與,單人活動同樣可以利用教導全班學生。
比如個人參與的十佳歌手比賽,可以組織全班同學成立后援團,發(fā)揚互助友愛的精神,同時學習別人敢于上臺的勇氣。又比如今年遵義市舉辦了一場以“書香遵義”為主題的讀書演講活動,我班有一位同學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同來自各個縣區(qū)的共十名成年參賽者一比高低,同學們都為這名同學感到驕傲和自豪,看到他們的熱情,我不禁想到這也是一個良好的教育契機——帶全班同學去觀看決賽。
本次比賽屬于市級,決賽在紅花崗劇院舉行,參賽的是16到40歲各個行業(yè)的代表,規(guī)模宏大。文科學生很少參加學校以外的活動,不像理科學生有各種各樣的比賽,所以借這次比賽的機會,向?qū)W校申請帶領全班同學去觀戰(zhàn)決賽,一方面是為了給本班同學加油打氣,另一方面讓他們感受一下學校外面的世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哪怕只是一個市區(qū)里,借以教育他們明白優(yōu)秀的大有人在,不能妄自尊大。同時也激勵他們除了努力學習之外,還要不斷鍛煉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yōu)秀。通過這次比賽,全班學生不僅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懂得關心他人,為他人的成就鼓掌,而且開拓了眼界,明白了差距,更加努力奮斗。
在活動中尋找契機教育學生,既能擺脫書本一成不變的內(nèi)容,又能遠離學生厭煩的日常啰嗦的說教,真正地將教育落到實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同時,班主任在活動中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有利于今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編輯 孫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