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選擇問題研究

        2016-03-03 08:37:05李木子
        山東社會科學 2016年2期
        關鍵詞:銷售稅財產稅稅收收入

        李木子

        (中央財經大學 財政學院,北京 100081)

        ?

        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選擇問題研究

        李木子

        (中央財經大學 財政學院,北京100081)

        [摘要]我國目前開征的稅種中,除了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車船稅、城鎮(zhèn)使用稅和煙葉稅等7個收入全部劃歸地方政府且由地方稅務機關征管的稅種應認定為地方稅以外,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的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和資源稅也應歸入地方稅范圍,認定為地方稅。我國現(xiàn)行地方稅種雖多,但是缺乏對于地方財力具有決定性作用,且長期穩(wěn)定的主體稅種。因此,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在構建和完善地方稅體系問題上,重點和首要的是選擇合適的地方稅主體稅種。本文在對國外典型分稅制國家地方稅制度介紹及一般規(guī)律總結的基礎上,分析了財產稅和銷售稅作為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的可行性及優(yōu)缺點。

        [關鍵詞]地方稅;主體稅種;財產稅;銷售稅

        一、地方稅的內涵及界定標準

        (一)地方及地方稅的內涵

        在多層級政府國家中探討地方稅問題,首先需要對有關的基本范疇進行厘定。什么是“地方”?在實行不同管理體制的國家,所稱“地方”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對于聯(lián)邦制國家,國家與其組成部分之間是聯(lián)邦與各成員國的關系,或者說是權限不同的中央與中央的關系,而不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只有各成員國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其所轄區(qū)域才稱為地方。以美國為例,地方則是指各個州下轄的縣、市、鎮(zhèn)、學區(qū)和特別區(qū)等。對于單一制國家,中央政府以下各級政府統(tǒng)稱為地方政府,中央以下各行政區(qū)域都叫地方。具體到我國,中央政府之下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縣(區(qū))、鎮(zhèn)(鄉(xiāng))四級統(tǒng)稱為地方政府。這是從概念上理解的“地方”的含義。然而,不論從區(qū)域面積還是政府職責范圍來看,中國地方政府中省級政府與聯(lián)邦制國家三級體制中的中間層政府即州(省)級政府、省以下的地方政府與聯(lián)邦制國家中的最低層政府即地方政府都是類似的?;蛘哒f我國的地方政府的概念與國外的次中央級政府(Subnational Governments)的概念是相對應的。為避免讀者混淆,下文分析中,如有必要,我們會具體指出所涉及的我國地方政府層級,如區(qū)縣級政府,而不僅僅以“地方”概論。

        目前國內外對于地方稅的研究頗多,但對地方稅概念的界定眾說紛紜,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分歧主要體現(xiàn)在稅權(包括稅收立法權、稅制調整權、征收管理權及稅收收益權等)的劃分及劃分程度上,即當?shù)胤秸畬δ骋欢惙N擁有多大的相關權限才能將該稅種劃分為地方稅的問題。

        鑒于稅權劃分的復雜性,本文認同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學者研究地方稅時所采用的方法,拋開對定義的糾纏,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依據(jù)以下兩點來判斷一個稅種是否為地方稅:第一,由地方政府所屬的稅務、財政機關征收的稅收;第二,稅收收入全部歸地方政府支配,既不與中央分享,也不上繳中央。*《“中國地方稅制改革中長期建議”總報告研討會綜述》,《稅收科研簡報》2008年第8期。因此,我國目前開征的稅種中,除了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車船稅、城鎮(zhèn)使用稅和煙葉稅等7個收入全部劃歸地方政府且由地方稅務機關征管的稅種應認定為地方稅以外,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的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和資源稅也應歸入地方稅范圍,認定為地方稅。我國現(xiàn)行地方稅種共11個。

        (二)地方稅界定標準

        稅收會扭曲資源配置。由于不同稅種各自特點的不同,由不同層級政府征收產生的這種扭曲效應的大小也必然不同。由此,在多層級政府國家便產生了“稅收劃分”問題,其核心議題就是確定各級政府最適合征收什么稅的問題。那么,地方政府最適合征收什么稅,或者說劃分為地方稅的稅種應具備哪些特點呢?是否有一定的界定標準?

        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最早見于國外財政分級體制或財政聯(lián)邦主義的文獻中。從第一代財政分級體制理論主要出于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的考慮搭建的財政分級標準框架開始,到第二代財政分級體制理論從政治參與度、地方競爭、公共選擇理論等角度進行了有益的補充,稅收劃分在一般原則上形成了廣泛的認同,并得到了遵守。簡言之,財政分級體制理論規(guī)定了地方政府的有限稅基。*Charles E. McLure Jr. The Tax Assignment Problem: Ruminations on How Theory and Practice Depend on History.National Tax Journal, Vol. 54, No. 3, pp. 339-363, June 2001.即最合適的地方稅種應基于非流動性稅基,對家庭、生產要素等流動性稅基只能征收受益稅;能帶來充裕、穩(wěn)定、可預測的收入,并且至少應保持與地方政府支出的同步擴張;稅收負擔主要由當?shù)鼐用癯袚?,地方政府不能夠將他們施加的大部分稅收負擔轉移到非當?shù)鼐用裆砩?不會輸出);不產生協(xié)調問題,不引起地方政府之間及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競爭;稅基和稅率透明,保證責信度(Accountability);被認為是公平的、易于地方政府高效、有效地進行管理;不應導致資源配置的過度扭曲等。

        二、山東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

        我國現(xiàn)行地方稅體系框架是在1994年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之后形成的。本文以山東省為例,就我國地方政府目前財政體制狀況做簡要介紹,以期對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現(xiàn)狀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而這是推動下一步地方稅體系改革所必須的。

        (一)山東省政府收入情況

        自2011年國家全面取消預算外資金后,山東省各級政府收入來源如表1所示。通過表1我們可以看到:其一,省級政府收入主要來源于轉移性收入,占到了其財政收入比重的近80%。說明省級政府自有收入?yún)T乏,其運作主要依賴中央的稅收返還、轉移支付及下級上解收入。其二,在地市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中,除稅收收入(64.25%)外,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等非稅收入(21.80%)和轉移性收入(13.59%)(主要來自省級政府)占了相當一部分,稅收收入占比偏低;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地市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其中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占比達到85%以上。說明全國范圍內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對土地交易及房地產市場存在的過度依賴現(xiàn)象在山東省表現(xiàn)得也非常突出。其三,就山東省整體情況來看,稅收收入比重偏低問題突出,只占山東省財政收入的45.07%,政府全部收入的32%。若只考慮地方稅收入,則比重更低。而轉移性收入則達到2613.92億元,占比高達38.63%,僅次于稅收收入,說明山東省對中央財政也存在過度依賴現(xiàn)象。總之,下級政府對上級政府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依賴普遍存在。

        在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履行應主要依賴其自有稅收收入的現(xiàn)代制國家,地方政府稅收收入比重過低,不僅不能為其正常職責的發(fā)揮提供充足的財力保障,而且各種收費、罰沒收入等不規(guī)范的非稅收入的存在,也會嚴重擾亂政府與人民之間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此外,這也與現(xiàn)代經濟化國家的發(fā)展趨勢——稅收國家*稅收國家,也稱無產國家,指國家或政府除了稅收收入以外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國家運作完全依靠從私人部門征收的稅收收入?;蚨愂照噙`背。

        (二)山東省以下收入與公共服務責任劃分

        1.收入劃分。結合表2、表3所示,我們可以得出山東省收入劃分模式存在以下特點:一是在省級與地市級之間設共享收入,并且地市級具有獨立的稅收收入,省級則沒有;二是中央與地方的共享稅種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等,也成為山東省以下各級政府的共享收入;三是采用共享方式的稅收收入占各級地方政府稅收總收入的比重較大。結合具體數(shù)據(jù)來看,2012年山東省實現(xiàn)稅收收入3050.20億元,其中(省與地市)共享稅收入2161.50億元,占全部稅收收入的64.34%。對于地市級,這一比例也接近60%。而對于省級政府來說,由于其沒有單獨的稅收收入來源,故其稅收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共享稅。

        圖1為2012年共享稅在省與地市之間的分成情況。可以看出,所有稅種地市級都占了絕對的大頭,這是由于地方的絕大多數(shù)公共服務責任都由市及其下級政府來承擔所決定的。

        表1 2012年山東省政府收入構成(億元,%)*數(shù)據(jù)來源:根據(jù)山東省財政廳2012年決算報告有關數(shù)據(jù)整理,下同。1.表中“比重”均指各項目占其相應上級項目的比例;2.“地市級”包含所屬區(qū)縣,下同;3.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包括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農業(yè)土地開發(fā)資金收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四項。

        表2 山東省以下財政收入劃分(現(xiàn)行)*2013年7月4日,山東省政府下發(fā)《關于進一步深化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的意見》魯政發(fā)〔2013〕11號,對現(xiàn)行財政體制又做了重大調整,9月1日正式實施。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注:括號中數(shù)據(jù)分別為省級與地市級分享比例(%)。資料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的意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表3 2012年山東省與地市共享稅收入(億元,%)

        對于市、縣財政收入的劃分,山東省遵循了中央政府的做法,只規(guī)定了大的原則方針,具體則由各市結合當?shù)貙嶋H來調整市以下財政體制。在一般原則指導下,山東省所屬17個地市分別制定了各自的財政體制改革方案,就市與區(qū)縣的收入劃分做了規(guī)定。圖2是2007年山東省各級政府實現(xiàn)的稅收收入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增值稅、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等在市與區(qū)縣級都采取了共享稅的方式。另外,共享稅種有所增加,如城市維護建設稅、契稅等。

        2.公共服務責任劃分。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合理劃分是地方稅體系存在的制度前提。多級政府體系下,在明確政府間事權劃分的基礎上,界定各級政府支出責任,劃分財政收入,再通過轉移支付等調節(jié)上下級財力余缺,實現(xiàn)財力與事權相匹配,才是確保整個財政體制有效運轉的正確路徑選擇。然而,山東省的幾次財政體制改革,包括2015年7月份剛剛進行的,均未涉及事權劃分的相關內容。也就是說,山東省各級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仍是沿用之前“財政包干”體制下的。那時的支出劃分,還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建立初期確立的。當時,政府的支出范圍還比較窄,許多與民生相關的支出尚未發(fā)生。因此,政府間的支出責任劃分并不全面。在尚未完全厘清支出責任的情況下,只一味地調整財權,不免本末倒置。

        圖1 2012年山東省共享稅收入比例(%)

        圖2 2007年山東省以下稅收收入分享情況①

        ①數(shù)據(jù)來源:財政部國庫司、預算司:《2007年全國地市縣財政統(tǒng)計資料》。下同。

        圖3、圖4為山東省2007年、2012年的地方政府支出情況??梢姡厥屑壵?,尤其是區(qū)縣級政府承擔了全省大部分的公共服務責任,特別是在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及社會保障和就業(yè)等事關民生的領域。地方政府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源,如何保障民生?除了在收入劃分上向基層政府傾斜之外,實事求是地重新界定支出范圍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基于此形成的地方稅體系才是穩(wěn)固而持久的。

        圖3 2007年山東省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劃分

        圖4 2012年山東省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劃分(%)

        三、國外地方稅制度實踐及國際比較

        盡管不同國家分稅制形式各異,但畢竟發(fā)達國家實行分稅制的時間較早,其地方稅體系發(fā)展至今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完善,同時形式各異的各國地方稅模式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加多樣的選擇與參考。

        (一)部分國家地方稅一覽

        表4列出了一些典型的聯(lián)邦制與單一制國家地方稅種及相關稅權情況。從各國具體實踐看,日本、英國等單一制國家通常將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等大宗稅種作為中央收入(表中未列出),中央收入比重相對較高;美國、德國等聯(lián)邦制國家一般將所得稅納入聯(lián)邦與州等地方政府的共享范圍,財力集中水平略低于單一制國家。另外,各國普遍將財產稅、銷售稅、工資稅等作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由于分權、集權程度各不同,即使同類型的國家在稅權劃分上也存在差異。單一制國家一般在稅收立法權高度集中于中央的同時,也賦予地方在一定權限范圍內的稅收征管與稅制調整權。在聯(lián)邦制國家,由于地方是州(省)的產物,地方政府一般在州(省)法律框架下?lián)碛休^高的稅收自主權。

        表4 各國地方稅安排

        注:帶“*”國家為聯(lián)邦制國家,其他為單一制國家,下同。資料來源:根據(jù)有關文獻整理而得。

        如圖5所示,不論是單一制國家還是聯(lián)邦制國家,出于歷史、政治穩(wěn)定及經濟調控等相似因素的考慮,中央稅收入規(guī)模較大,地方稅收入規(guī)模較小,都是大多數(shù)實行分稅制國家所傾向于選擇的一個分配格局。

        (二)地方稅收模式國際比較

        現(xiàn)按照OECD做法,將地方稅分為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與商品勞務稅類來分析典型國家有關地方稅的制度安排。不可否認的是,不同國家的地方稅體系,無論是在稅種設置還是所占比重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異。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有關地方稅收的有限的數(shù)據(jù)分析中歸納出一些基本模式。表5、表6分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典型國家地方稅體系特點。其顯示的信息有以下幾點:

        1.由表5可以看出,不論聯(lián)邦制還是單一制國家,都將所得稅劃為聯(lián)邦(中央)政府的主要收入,各級政府間分享比例聯(lián)邦(中央)政府都占到50%以上(除德國外),其中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所得稅只能由聯(lián)邦政府征收。另一方面,由表6可知,對德國和日本兩國,雖然為不同體制國家,但是所得稅在其地方稅收入中所都占有最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的地方政府則不能直接征收所得稅。

        圖5 部分國家地方稅收入規(guī)模(%)①

        ①數(shù)據(jù)來源:除澳大利亞數(shù)據(jù)為2010年的以外,其他國家均為2011年的數(shù)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來源于http://stats.oecd.org/,后經作者計算整理得到,下同。

        表5 各國各級政府稅收份額

        表6 地方稅收在各國的相對重要性*1.總稅收不包括社會保障基金;2.所得稅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yè)所得稅;3.財產稅包括對不動產的經常性稅收、對凈財產的經常性稅收、不動產、遺產和贈與稅、金融和資本交易稅、非經常性稅收及其他對財產的經常性稅收;4.商品勞務稅包括增值稅、銷售稅、消費稅、關稅、特別服務稅、機動車稅、投資稅等;5.其他稅收包括工薪稅及各種雜稅。6.對聯(lián)邦制國家,“地方”不包括中間層級,即州或省。

        2.對于財產稅,大多數(shù)國家都將其劃歸聯(lián)邦(中央)政府以下政府征收,主要是地方政府。8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地方政府財產稅分享比例達到80%以上,有5個國家財產稅占其地方稅收入比重超過50%,其中,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地方政府只能征收財產稅。

        3.對于聯(lián)邦制國家,商品勞務稅傾向于由高層級政府征收,美國和加拿大主要由州(省)政府征收,而澳大利亞和德國則主要劃歸聯(lián)邦;對于單一制國家,商品勞務稅也主要有中央政府征收。由表6可以看出,商品勞務稅在各個國家地方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相對比較低,甚至根本不存在,比如澳大利亞和英國。

        4.表6最后1列考察了地方稅在各個國家稅收系統(tǒng)中的重要性??傮w來看,相差很大。在聯(lián)邦制國家,地方稅在澳大利亞只占其總稅收收入的3.5%,而最高的美國則占到20.3%,未加權平均為12.00%。對于單一制國家,這個比例從最低的英國的6.0%到最高的日本的43.4%,未加權平均為24.95%。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其一,從一個國家的稅收體系來看,地方稅在聯(lián)邦制國家的相對重要性比在單一制國家中要低——聯(lián)邦制國家中還有中間層級(州或省)政府的存在,其同樣需要承擔一部分支出責任和稅收權限,而在單一制國家,這部分內容則是由地方政府承擔的。

        其二,平均來看:與單一制國家相比,地方財產稅在聯(lián)邦制國家中扮演了一個更加重要的稅收角色(未加權平均為71.43%);地方所得稅在兩種類型的國家中所占份額相差不大;地方商品勞務稅在聯(lián)邦制國家所占比重要小于在單一制國家的該比重,主要是由于聯(lián)邦制國家中州(省)政府還要收取相當一部分的商品勞務稅。

        其三,一些國家的地方政府只能征收單一類型的稅收(比如財產稅),但大部分國家地方稅采取的是兩種或三種類型的稅收相結合的混合稅制模式。

        四、財產稅與銷售稅作為我國地方政府主體稅種的可行性

        (一)財產稅作為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的可行性

        財產稅不是單一稅種的名稱,而是稅收分類中的一個類別,即財產稅是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收。從目前世界各國的稅收實踐來看,財產稅是最為廣泛采用的地方稅稅種之一。國內外眾多研究也表明財產稅具有成為地方稅主體稅種的良好秉賦,*吳利群:《構建財產稅為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的可行性研究》,《稅務研究》2005年第5期。如稅基相對固定,對要素配置的扭曲作用??;稅源穩(wěn)定且具有適度彈性;能很好的體現(xiàn)受益原則;地方政府擁有信息優(yōu)勢,征管成本相對較低等??紤]到國內外“地方”含義的差異,上述表述中所提到的“地方”實際上指的是聯(lián)邦體制下的最低層級政府,大部分是區(qū)縣等。在我國由于地方政府級次比較多,在此不能籠統(tǒng)地使用“地方”的表述。更具體而言,在我國,財產稅應主要劃歸省以下區(qū)縣級政府。否則,上面提到的財產稅所具有的成為地方稅主體稅種的諸多優(yōu)勢便消失殆盡,或者不再顯著。因此,如果可能的話,應改革現(xiàn)行財產稅,使之成為能夠為我國區(qū)縣級等基層政府提供穩(wěn)定收入來源,緩解其財政困難,促進其財政可持續(xù)性的主體稅種之一。事實上,從我國當前實際情況來看,這不僅具有迫切性、必要性,也具備一定的現(xiàn)實可行性。但是,這項改革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必要性與可行性表現(xiàn)在:

        1.財產稅稅基可以并且正在不斷擴大。一方面我國現(xiàn)行財產稅體系*包括房產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契稅和車船稅。主要針對房屋和土地等的交易流轉環(huán)節(jié),課稅范圍狹窄,仍留有進一步拓展的巨大空間。比如上海、重慶兩地試點的針對個人住房保有環(huán)節(jié)開征的新型房產稅可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新稅種如遺產與贈與稅也應適時開征。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及整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我國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資產收益日益成為一部分人群的重要收入來源,私人擁有的資本性財產不斷增加。社會財富總量的迅速擴張和個人財產的不斷積累使財產稅的稅基不斷擴大,能為財產稅的課征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存在前提。

        2.實施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明晰產權,完善財產信息。我國將于明年6月前實施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該項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而法律只有保護財產所有權,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才能幫助人們形成對財產的安全感,從而鼓勵人們積極創(chuàng)造財產和享有財產,也才能為財產稅提供源源不斷的稅源。此外,產權的明晰,也有利于稅收的執(zhí)行和監(jiān)管。另一方面,將有利于打破現(xiàn)行多部門對房屋土地多頭管理的制度,實現(xiàn)房屋土地信息聯(lián)網(wǎng),逐步建立起高效透明的涉稅信息收集、處理和共享機制,方便地方政府對涉稅信息的查詢。

        征收財產稅,地方政府面臨的最大難題可能在于財產稅稅基的評估問題上。財產評估既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又是一項需要同時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相應的法規(guī)和操作規(guī)程,并設置專門的評估機構。這些配套措施對地方政府各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而當前我國區(qū)縣基層稅務機關不論是在人員規(guī)模素質、機構設置及管理體制等方面都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短期內還很難實現(xiàn)對財產稅的有效征管。

        此外,財產稅作為地方稅主體稅種優(yōu)勢的發(fā)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政府對財產稅稅率、稅基等稅制要素的自主決定權。但在我國,由于稅權高度集中,作為基層政府的區(qū)縣級政府甚至省級政府在這方面都是很難做到的。因此,試圖將財產稅打造成為地方(指區(qū)縣)主要收入來源的中國財產稅改革,在稅收立法權、稅制調整權等稅權的劃分上應與其他稅種有所區(qū)別。

        (二)銷售稅作為我國地方稅的優(yōu)缺點

        在我國,增值稅因稅基寬廣、流動性強并且同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等特性而被劃分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其中,中央分享75%,地方僅分享25%。然而,就是這25%的部分,還要在各省政府與其下各級地方政府分享,導致最終劃歸給市縣級政府的增值稅數(shù)額非常有限。而從國際上看,與增值稅非常類似的銷售稅(Sales Tax),卻能成為很多國家,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地方政府的一種重要的收入來源。增值稅與銷售稅同為對商品和勞務的銷售額征收的稅,只是征收機制不同。前者在交易過程中采取道道環(huán)節(jié)課征,但只對增加值征收的辦法,而后者只在交易的最終環(huán)節(jié),即產品零售環(huán)節(jié)征收。二者征收機制雖然不同,但最終消費者承擔的稅額和上繳給政府的稅額兩者都是相等的,因此,對經濟帶來的扭曲效應是一樣的。那么,我們將現(xiàn)行增值稅的征收辦法改為銷售稅的征收辦法,并將其作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否具有可行性呢?

        首先,不論是銷售稅還是增值稅,由于都是對商品和勞務等流動性較強的稅基征稅,如果劃歸地方政府,就違背了地方稅應盡量課征非流動性稅基的稅收分配的一般原則,會扭曲消費者和企業(yè)的選擇,導致效率凈損失。

        其次,由于銷售稅只對最終消費者征收,則為消費者逃稅提供了一種可能——只要聲稱或使銷售方相信自己不是最終購買者即可。另一方面,對于銷售方來說,他也沒有征收銷售稅的直接激勵,因為判斷購買者是不是最終消費者也是需要他付出一定成本的。

        再者,銷售稅不是一種受益稅。如果由銷售發(fā)生地的地方政府負責征收,而消費者又不在該地方政府管轄的區(qū)域居住,由此便導致受益與稅負相分離的情況。

        上述只是銷售稅本身的缺點,對國內外地方政府都是適用的。然而,對于我國居民納稅意識比較淡薄,地方稅收法律體系不甚完備的情況下,對上述觀點須持謹慎態(tài)度。當然,銷售稅作為我國地方稅的優(yōu)點也是不容忽視的。與增值稅相比,不僅征管要簡便的多,對于代扣代繳銷售稅的企業(yè)來說,也可省去不必要的核算成本,大大提高了稅收遵從度。

        五、結論

        盡管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得到了比較典型的實行分稅制的幾個發(fā)達國家有關其地方稅體系及主體稅種選擇的一些一般性規(guī)律。但是,總體上所反映的信息還是十分有限。最終財產稅或銷售稅能否成為我國未來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關鍵還是取決于我國的實際情況。畢竟,世界范圍內不同國家對于多層級政府之間的事權財權等問題的劃分方式各式各樣。對某一個具體國家而言,其地方稅體系的構建及主體稅種的選擇有很多,不必拘泥和局限于他人的一般規(guī)律,對中國亦如此。

        (責任編輯:欒曉平)

        [中圖分類號]F81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45[2016]02-0154-08

        作者簡介:李木子,女,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1-03

        猜你喜歡
        銷售稅財產稅稅收收入
        各項稅收收入(1994~2017年)
        農業(yè)主要稅收收入
        關于中國財產稅制改革的思考
        商情(2017年14期)2017-06-09 16:27:35
        印度將實行全國性銷售稅
        各項稅收收入(1994 ~ 2015年)
        農業(yè)主要稅收收入
        個人住房財產稅征收要件與中國房地產稅改革
        我國房產稅改革研究
        財產稅出臺要慎之又慎
        帮老师解开蕾丝奶罩吸乳网站 | 少妇勾引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男女调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91色国产熟女|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国产对白刺激在线观看| 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美腿乱| 爆乳日韩尤物无码一区| 成人av资源在线观看|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国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日本妇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福利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看| 91九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小视频| 美女被插到高潮嗷嗷叫|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第一页|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频大全免费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窍| 国成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水蜜桃|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国产成人精品自在线无码|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亚洲无码vr|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人妻少妇|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专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