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蔚哲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現(xiàn)代中學)
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研究
賈蔚哲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現(xiàn)代中學)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物理課程在實施上應讓學生較獨立地進行科學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應該是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教師應注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養(yǎng)成一定的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鄙钪咧形锢硖骄啃詫W習的重要性,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學習,改變自己過去學習方式,經過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學習成績。探究性學習的出發(fā)點是物理問題,學生應用邏輯思維判斷武器,通過收集事實依據(jù),經過推理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學習獲得新知識。
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組建小組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眴栴}是思考學習的起點,但問題又來自情境。在物理學習中,我們需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結合自己所熟悉的日常征象,找出物理學習中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激發(fā)探究學習欲望,引發(fā)物理認知沖突,保持物理學習熱情,自主參與學習,積極思考物理學習,經過摸索學習,感受物理快樂,加強物理學習勇氣。
如,在“行星運動”學習中,教師先告訴我們前人對行星的認知,向我們講述開普勒三大定律。其中,托勒密的“地心說”向我們解釋了太陽東升西落的現(xiàn)象,但是沒有解釋火星逆行的現(xiàn)象;哥白尼“日心說”則認為行星是圍繞太陽進行勻速圓周運動。隨后,第谷觀測行星所在地方,得出理論計算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存在誤差。最后,開普勒對行星軌道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測和第谷老師的觀測數(shù)據(jù)存在誤差,提出行星繞太陽運動軌跡是橢圓。最終,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在定律學習中,講解過程符合我們已有的生活經歷,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
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我們應搭建學習支架,獨立探究,解決物理問題。在物理支架搭建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四環(huán)節(jié)著手:第一,提出問題,進入問題情境;第二,結合自己物理學習“最近發(fā)展區(qū)”搭建支架;第三,獨立探究,經歷摸索;第四,經過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物理實驗,得出結論。
如,在“摩擦力”學習中,我們結合自己的知識“最近發(fā)展區(qū)”,提出問題:什么是力?力有哪些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如果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會受到哪些力?問題1和2幫助我們理解摩擦力產生的原因,問題3和4幫助我們做好準備測量摩擦力。為了更好地得出結論,我們可以設計實驗:在一個斜面的某高度,我們釋放小車,讓小車從斜面滑下,小車會在毛巾的某處停下,思考為什么?我們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小組合作討論,得出:小車在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動,發(fā)生運動,小車和毛巾的接觸面有摩擦力,向下滑動的推力和摩擦力相等時,二力平衡,小車會靜止。在實驗中,我們有強烈的好奇心,經過不斷探究,結合實驗情境,引發(fā)思考,對摩擦力進行探究,得出結論。
在物理學習中,學生獨立思考,也要和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以彌補獨立思考的缺陷,進行分組合作探究是有效的探究方式。
如,在“單擺的周期公式”學習中,教師給我們演示實驗后,讓我們思考問題:單擺周期的影響因素(單擺的質量與周期有關,單擺的擺長與周期有關,單擺的振幅與周期有關)。結合三大影響因素,我們劃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探究三個影響因素。我們組建小組后,成員一起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明確實驗目的,具體分工,選擇實驗材料,開始實驗探究。我所在的小組負責探究“單擺質量與周期有關”,因此我們在實驗中,每次都改變小球質量,但是我們在實驗中卻忽視了控制其他物理量,得出不對的實驗結論。小組成員繼續(xù)探究,提出“控制變量法”,繼續(xù)合作探究,比較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我應通過探究學習,保持自己的物理學習積極性,結合物理知識點的劃分,分別探究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物理實驗和物理習題,對不同類型的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學習,雖然探究的過程是不同的,但是探究卻貫穿于物理學習全過程。筆者雖然是一名學生,但是在高中物理新課標背景下,結合教師講述的探究學習步驟,梳理在物理學習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策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搭建支架,自主探究;組建小組,合作探究”,驗證在物理學習中探究學習的有效性。
[1]張密密.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性學習的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邱紅.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評語:小作者能夠在解讀高中物理新課標的基礎上,結合物理教師傳授的探究學習策略,梳理概括出適合自己的探究性學習步驟,并結合物理探究案例,驗證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性,對學生物理學習有很大幫助,是值得推廣的!
指導教師:趙曉斌。
·編輯 段麗君
賈蔚哲,男,現(xiàn)為山東省壽光現(xiàn)代中學高三(27)班在讀學生。該生品行端正,熱衷于研究性學習,特別表現(xiàn)在物理學科方面有突出特長,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