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鳳梅
(南京市浦口區(qū)橋林中學)
以“問”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活力
葛鳳梅
(南京市浦口區(qū)橋林中學)
蘇格拉底認為問題是接生婆,它能促進新思想的誕生。課堂上提出問題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在課堂上了解學生,反饋教與學的信息。
信息技術;課堂提問;有效提問
蘇格拉底認為問題是接生婆,它能促進新思想的誕生。課堂提問通過巧妙地激疑設問,使學生心中產(chǎn)生疑問,引起積極的思考,便于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否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恰到好處地設置問題,合情合理地解決問題,考驗我們教師課堂提問的藝術。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教學是由多種有效因素構成的,其中有效提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學的藝術是“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p>
然而,在當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總有一些信息技術老師對課堂提問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還存在一定的教學偏差性,使信息技術老師在課堂上出現(xiàn)提問過于專業(yè)化的現(xiàn)狀,專業(yè)術語不接地氣,孩子們望而生畏。因此,需要我們通過深入課堂教學進行調(diào)查,才能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提問現(xiàn)象進行分析,促進我們構建有效課堂。
【案例1】網(wǎng)絡基礎知識(中學八年級)
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計算機網(wǎng)絡,請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計算機網(wǎng)絡?生活中計算機是如何上網(wǎng)的?”
生:——(一片茫然)
師:參觀機房,請同學們猜猜這些設備的名稱及作用。這是什么設備?它是用來做什么的?
生:——
師: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
生:——(如墜云霧)……
課堂教學中老師的專業(yè)術語——計算機網(wǎng)絡,一下子就把學生給難住了,后面再出現(xiàn)學生根本聽不懂的專業(yè)術語——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學生的臉上一片茫然,由于聽不懂,后來干脆對這門課失去了興趣。
當然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除了老師提問太專業(yè)外,還會有些老師上課提問太隨意性,教學大綱要求備課時根據(jù)什么需要設置問題情境,有些老師對此把握卻很模糊更隨意,在課堂教學中完全隨性而上,沒有固定的教學形式,課堂提問不顧及學生及教學目標的要求,完全根據(jù)老師自己的喜好,心情亢奮激動時往往課堂提問能多達二十多個,當然心情不好時,就會一個課堂提問都沒有。
事實上,課堂中諸多存在的教學提問都是機械無效的,我們課堂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課堂教學的變遷,越來越需要老師的有效課堂提問來激勵他們。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離不開誘導、提問。因此,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諸多因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提問縱有再多的不如意現(xiàn)狀,也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敬業(yè)的精神。信息技術課堂提問設計得恰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一個經(jīng)過精心設計、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往往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尋味,甚至波瀾起伏的動人之曲。因此,希望通過信息技術課堂提問策略的研究提高老師的提問藝術。
1.激趣性提問
教學是一個不斷設疑、質(zhì)疑、釋疑的過程,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深化課堂教學的育人功效,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通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問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樂趣,以教師的“問”激出學生的“學”,促使學生自覺地、專注地投入課堂探究學習活動。
【案例2】引導層動畫(中學八年級)
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觀察一下這兩個動畫有什么區(qū)別?其中小貓是怎樣運動的?
生:(興奮、喜悅)。
第一個動畫是小貓從舞臺左邊運動到舞臺右邊,走的是直線運動。
第二個動畫是小貓從拱橋上面通過,走的應該是曲線運動。
師:你真棒!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來示范第一個動畫,哪位同學來試試?
生:學生舉手(復習舊知)……
師:你做得很對!大家看老師再添加一個引導層就可以做出第二個動畫效果,老師上機操作演示……
生:學生紛紛模仿。
老師一開始就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找出兩幅動畫之間的不同之處,提出今天的課題——引導層動畫。利用舊知導入新知,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當然其中的卡通人物小貓還是讓學生比較喜歡的主題,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使學生在輕松喜悅的情境中進入探求新知識的階段,這種形式的提問,能把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變得有趣。
2.懸念性提問
古人曰:“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毙畔⒓夹g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后,先不作答復,而是留給學生一個懸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信息技術課堂是操作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懸念,鼓勵學生求知、求同、求異,激勵學生探索的欲望。
【案例3】優(yōu)化計算機(中學七年級)
導入: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家的電腦運行緩慢、崩潰死機……此時同學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生:關機…
師:如果換成老師遇到這樣的狀況,我會讓它立刻改頭換面,大家信不信?想知道老師是怎么做的嗎?
生:太想了……
師:來檢測一下老師剛裝好的電腦,快!老師的法寶是什么呢?
生:原來真有這么一個法寶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電腦桌面的“模擬安裝操作系統(tǒng)”打開,來體驗安裝!
生:(摩拳擦掌)同學們開始動手安裝操作系統(tǒng)……
此處的課堂提問,目的是給孩子們留下懸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問可以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能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它使老師的課堂教學更具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會給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門教學藝術。課堂環(huán)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教師只有把握好課堂提問的關鍵,使學生處于“欲罷不能”的求知境界,極大地提高課堂提問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才能在信息技術中構建有效課堂。
茆紅粉.牛津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2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