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會宮中學)
新課程目標下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問題與對策
胡鵬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會宮中學)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在高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上也引起了反想,新課程理念要求在教學中能夠使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數學的教學實踐能力,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成果。就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并為有效解決數學教學實踐難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新課程目標;高中數學;教學實踐
1.從教師的角度看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大多數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仍采用的是單一教學模式,沒有及時與新課程提出的概念相結合,也沒有讓課堂教育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學生在課堂中只能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無法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在以前的初中課堂中,教師在講解數學的時候都比較細致,在學生沒有弄懂的時候,可以反復地給學生講解。可是進入高中后,由于高考的重壓,課堂安排顯的緊迫又急促,教師根本沒有時間一點一點為學生細致講解數學知識,學生的思維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速度,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的是理論部分,在開展數學實踐教學的課程較少,學生操作運用數學的能力不強。
2.從學生角度看
數學是一門充滿邏輯思維的學科,它的很多知識點都需要學生去深入探究,但是因為長期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都養(yǎng)成了依賴教師的思維,無法有效開啟大腦智慧去探究數學問題,因此很多學生在面對高中數學知識都產生了恐懼心理,害怕學習數學、逃避數學學習的學生大有人在。其次,因為數學包含的知識點很多,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只注重課本內容的學習,而將數學運用于實踐,或是探索數學實踐問題的學生很少,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自覺性不強,積極性不高,教學實踐與理論知識的學習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1.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做好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產生討厭學習數學的心理都是因為沒有辦法跟上教師講課的進度,以至于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了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讓學生跟上教師教學速度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問題。如此看來做好初高中的數學知識銜接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例如在學生剛進入高一數學課堂時,教師可以先了解一下學生以前在初中學習數學時教師是采用哪種方式教學的,或是學生們都喜歡哪種教學方式,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情況下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習的積極性。高一剛開始的時候學習的是關于《集合與函數概念》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因為之前學生沒有接觸過,所以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盡量將速度放慢一些,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學生逐漸熟悉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后再在以后的課程中提升教學的速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或是讓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多去幫助理解能力差的學生,以便學生能及時理解數學知識,跟上數學教學進度。
2.積極實施新課程目標,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標是為了努力提升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而頒布的,身為教育事業(yè)中的重要一員,教師應在數學教育的課堂中積極貫徹新課標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數學教育能取得更好發(fā)展。例如在高三的數學中有《數列》的學習,這是一個需要不斷的推理的數學知識點,對于啟發(fā)學生的大腦思維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盡量少發(fā)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思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梢栽趯W生大致的了解課文的內容后,為學生出一道數學題,比如( ),-4,9,( ),25,( ),49;讓學生填上括號里的答案,并寫出通項公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給學生講解了理論知識,又通過數學題的計算,讓學生深入數學探究中,也提高了數學教學實踐課程,讓學生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提升了實踐能力,同時激發(fā)了大腦思維。這樣,幫助學生可以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好提高。
3.加強實踐教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了解學生是否有效地掌握了數學知識,就要加強數學實踐知識的檢驗,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教學實踐的指導。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面積公式,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帶幾個幾何體給學生看,讓學生明白為何圓錐的表面積公式為何是S=πr(r+l),圓錐的體積是,以及其他的幾何體的表達公式為何那樣寫,而不是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住那些公式,這樣通過實際的觀察探索,能讓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更透徹,記憶力也更加牢固,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探索思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充分開啟大腦、動手能力的好習慣,讓學生的數學成績可以得到顯著提高,使數學教學成果能得到更好發(fā)展,充分貫徹了新課程目標理念。
[1]金淑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效率提升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4(4).
[2]蘭瓊.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探究式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4(4).
·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