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英
(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鎮(zhèn)中心小學 吉林德惠 130318)
如何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的價值觀教育
趙萬英
(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鎮(zhèn)中心小學吉林德惠130318)
從小學開始對學生進行有關珍愛生命的價值觀教育,提高他們對生命意義和目的認知水平,增強他們珍愛生命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自我保護生命的能力和行為取向,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 珍愛生命 價值觀教育
小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處在尚未形成、容易塑造的階段,而且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珍愛生命的意識淡薄,自我保護的能力相對低下,屬于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群體。從小學開始對學生進行有關珍愛生命的價值觀教育,提高他們對生命意義和目的認知水平,增強他們珍愛生命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自我保護生命的能力和行為取向,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我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的價值觀教育。
一方面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珍愛生命的價值觀教育,關注學生生命的發(fā)展,把對學生的珍愛生命教育與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結(jié)合起來,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
另一方面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力爭在學科教學中體現(xiàn)生命性,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從而使學生逐步樹立“珍愛生命”的價值觀。
二、在體驗和實踐式德育下開展“珍愛生命”價值觀教育
“珍愛生命”價值觀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尊重、珍愛生命的教育。生命的珍貴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要通過自身的感悟來體會。為此在體驗和實踐式德育下開展“珍愛生命”價值觀教育已迫在眉睫。
體驗、實踐式教育就是通過角色扮演、模擬情境或?qū)嵺`性的活動、實習等方式的體驗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分別感受“真實情境”中人物的各種情緒,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樂,在此背景下了解自己今后可能碰到的挫折、困難及各種情況,進而學會生活,學會在生活中堅強;理解他人的處境,進而學會體諒別人,學會與人相處。
挫折教育是指對心理不成熟、承受能力弱的學生進行的一種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教育。加強挫折教育,要切實做到以下三點:
1.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能幫助學生找到實現(xiàn)理想的正確途徑,在面對挫折時充滿信心,盡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難,獲得成功。我們要通過多種教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態(tài)度,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的心理在潛移默化中健康地發(fā)展,從而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3.發(fā)揮榜樣的力量,進行挫折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樹立戰(zhàn)勝挫折獲得成功的榜樣,增強學生面對挫折的信心,勇敢地迎接學習上以及生活中的挑戰(zhàn)。
(1)以中外名人戰(zhàn)勝挫折的典型范例為榜樣,讓學生明白凡是有巨大成就的人,都是意志堅強,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人。
(2)以全國著名的同齡人英雄為榜樣。讓學生明白他們都是身處逆境自強自立的典范。
(3)尋找我們身邊戰(zhàn)勝挫折的人為榜樣。讓學生用榜樣的力量鞭策自己,戰(zhàn)勝挫折。
實施生命化教育,必須調(diào)動教師的生命關懷和生命智慧,做到以下三點:
1.尊重學生。
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耐心對待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的每一點進步。
(1)在學習中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在學習中,簡單的問題,應該讓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較難的問題應該留給讓成績較好的學生,拓展他們的思維。
(2)在批評時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對待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批評方法,做到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批評教育。尤其是差生,不能說一些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更不能辱罵和體罰。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教學中要摒棄“一刀切”和“齊步走”的傳統(tǒng)觀念,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等,正對其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應從不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不同的目標,進行不同的教學和輔導,組織不同的檢測,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改變評價標準,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
在教學中應改變評價標準, 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做到因人而異,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肯定,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師應該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
1.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激發(fā)其自信心。
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著很多閃光點;我們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用愛去引導,用智慧去撞擊,讓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2.開展各種集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信心。 比如: 開展手抄報、故事會、跳繩比賽、歌詠比賽等活動,不但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強面對困難的勇氣。
3.加強心理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設立心理輔導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關注那些心里有問題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幫助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