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甘竹中學)
讓寫作教學真正進入新課標軌道
張朋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甘竹中學)
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中學語文教學課時和考試中所占比重都比較大,地位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仍處于陳舊的“講例文,讀范文,布置作文題目,引導些寫作思路,要求條理清楚,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等老框框、老傳統(tǒng)、老方法中?,F(xiàn)圍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及筆者對初中寫作教學研究的思考,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闡述。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理解語文的含義不光理解為語文科目,而應把語文理解為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作為教師能理解這個,作為學生就更應理解,一旦學生認識到語文還具有廣義性時,“大語文觀”就會把學生帶入充滿濃厚趣味的優(yōu)美境界中。這時,教師再因勢利導地告訴學生,如果把自己喜歡的,或有趣的、難忘的事告訴別人,保留下來,就應作些記錄,把自己平時留心觀察的每天堅持寫下來,日積月累,就能記到更多的東西。而當學生在堅持記錄的過程中,他們也就自覺不自覺地在參與寫作了。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每周讓學生互相交流各自的寫作成果,對于他們的堅持和創(chuàng)造給予精神或物質(zhì)上的獎勵,這樣,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興趣必然大增。
作為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首先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情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情感,尊重學生的獨特人格和生活方式,不可把整齊劃一的所謂條框強加于學生的思想中,還應按新課標的要求,多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感受和看法,鼓勵學生個性化健康情感的宣泄,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待周圍人、事、物的個性情感。有了這種情感,學生只要做到實事求是,就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這種文章由于是來自內(nèi)心心靈深處的感受,所以具有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就不言而喻了。當然,要讓學生寫出更好的個性化文章,除了個性情感外,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創(chuàng)造空間,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想象力,引導學生會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只有當學生習慣性地運用多角度思考問題,同時還敢于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時,個性化好文章才能孕育成功。
綜上所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為寫作教學指明了方向,能在很大程度上改進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當然,要讓寫作教學真正進入新課標軌道,除了培養(yǎng)寫作興趣、信心,培養(yǎng)個性情感、個性創(chuàng)造,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外,還需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實踐,不斷努力。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