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霞
(池州市東至縣大渡口鎮(zhèn)中心學校 安徽池州 246003)
插圖在小學語文課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分析
朱彩霞
(池州市東至縣大渡口鎮(zhèn)中心學校 安徽池州 246003)
插圖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隨處可見,插圖是專門與課文相配套的一種有助于小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形式,因此它簡單直觀,是對課文相關(guān)內(nèi)容有趣生動的配圖。由于插圖對于小學生理解課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重視在課堂上講解插圖的作用,將插圖這一資源充分利用與展現(xiàn)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插圖 小學語文 教育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時,思維相對比較單純,對于每一位小學生尤其是剛上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有生活在童話世界的影子,在語文課文中配有相應的插圖,可以讓小學生簡單生動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此外,生動的教學配圖能夠引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深入了解課文的熱情。因此,重視插圖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所起到的作用,利用好插圖的資源從而使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是教師必須重視的教學方式。本文將簡單論述插圖在語文課文中的重要作用。[1]
插圖在每一篇的課文中都有其相關(guān)的用意,每一個插圖不是對一篇課文的相關(guān)解釋就是本篇文章的直接描繪,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如果能夠配有相關(guān)的插圖,就會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從而增強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有些插圖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不能夠完全理解或者只是理解了其中的一些含義,那么就需要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給小學生一定的暗示。例如,在學習課文《要下雨了》這一課的時候,雖然在課文中寫到一些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xiàn),比如魚兒出來透透氣,圖片也只是展示了魚兒透氣的畫面,有些小學生雖然知道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但是對于具體的原因卻不知道,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解釋這些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多的了解詳細的課文內(nèi)容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這樣也能提升小學生知識量的增加,小學生在興趣的指引與發(fā)展下,就會不斷增強自己主動學習與進步的探索能力。[2]
在許多的小學語文課本中,除了直觀的一些插圖之外,還有一些插圖不是直觀的表現(xiàn)課文的,或者有一些插圖的內(nèi)容只是簡單的一個人物畫像。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一開始進行學習一篇課文之前就先對插圖進行觀察,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對插圖做出進一步的思考。例如,小學生的一篇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其中配有一幅插圖就是毛主席帶領(lǐng)大家在挖井的圖片,在進行這篇文章的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們看這幅圖進行文章的內(nèi)容總結(jié),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相關(guān)的推測,毛主席可能說了什么話,他說的話對我們會有什么啟發(fā),由題目我們又能想到什么等等這些話題讓小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那么在真正學習完了這篇課文之后,小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感悟就會得到質(zhì)的飛躍與升華。這一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看圖寫話與總結(jié),由于這些圖片對文章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如果長期能夠在這種思考的環(huán)境下學習,那么對于以后的學習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經(jīng)驗有限,因而他們對語文課文的理解不會特別的深入,插圖在語文文本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內(nèi)容,并且產(chǎn)生自己的思考。小學語文插圖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對文本的興趣,讓小學生不至于因為文字掌握能力有限而對文本產(chǎn)生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文本的認識,產(chǎn)生學習的濃厚興趣。例如,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上教授文章《火燒邱少云》時,配上相應的插圖學生就會從中體會到真正保家衛(wèi)國的民族情懷,從而激發(fā)起自己的愛國熱情,更容易體會到主人翁在焦急萬分的時刻選擇隱忍、犧牲自己的真實原因;在講解《憫農(nóng)》這首詩時插入應景的老農(nóng)耕作的圖片也可以起到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作用,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到什么叫做“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保瑥亩辉俅笏恋睦速M糧食。課本上的插圖對學生理解中心思想有著很大的幫助。文章中的配圖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無論是散文、議論文、記敘文,加入一定的插畫可以更清晰的為學生展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通過插畫的認知可以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對理解文本的有著極大的幫助。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開發(fā)的最關(guān)鍵的階段,想象力是人類創(chuàng)作的源泉,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而言至關(guān)重要,插圖在小學語文文本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上,單憑教師對文本的描述學生無法做到完全理解,插畫在課本中的應用大大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插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不在拘泥于文本,而是根據(jù)文本的描述和插畫的引導拓寬自己的想象空間,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認識。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小學生講解《棉鞋里的陽光》,其中的一張小朋友為奶奶穿鞋的照片,引發(fā)作者小朋友為奶奶奉獻自己的孝心的故事。從圖片中進一步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母為自己無私的付出,了解到他們的辛苦和不易,增進小學生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想象力是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一個念頭或者思想畫面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激發(fā)的過程,小小的插圖對于小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而言就是一個激發(fā)點,這同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應的引導。小學語文中的插畫即是對學生想象力的一種培養(yǎng),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習慣,并且從自己的思考中得到啟發(fā)。[4]
小學語文課本插畫既直觀又形象的展現(xiàn)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文本理解、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課本插畫的作用不容小覷,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鍛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在教學設(shè)計過程中要尤為注意插畫的運用,讓插畫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揮其最大的功效,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產(chǎn)生自己的思考,讓語文課堂更加富有活力、富有生命力。
[1]占惠萍.談談小學語文插圖教學的有效利用[J].考試周刊.2016(10)
[2] 趙曉雪.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插圖的有效利用[J].考試周刊.2015(17)
[3].陳麗萍.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教學的積極影響[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08)
[4] 顏華蘭.小學語文插圖教學的有效利用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