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萃
(石家莊市橋西區(qū)振頭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
郭 萃
(石家莊市橋西區(qū)振頭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音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學要結合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音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對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小學 音樂課堂 教學質量
在新教育時代,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因此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當加入更多的多元化因素。加強對小學音樂的宣傳力度和重視程度,為小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1]
在音樂教學課堂上,小學音樂教師通過唱歌和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的訓練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然而由于歷史原因,部分學校未能對音樂課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首先就要糾正這一種觀念,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當更加重視音樂課,將音樂課的教學跟其他學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增加音樂設施的投入,提升目前學校音樂設備的使用率。這樣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環(huán)境才能得到提高,教師能夠把現(xiàn)代化的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另外,還應注意的是,學校也應當給學生們配備具有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杜絕教師代課現(xiàn)象。[2]
音樂本身滿載著人文魅力,這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只有用音樂的魅力熏陶學生,滿足了學生對人文魅力的渴望,才能不斷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3]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而我們的音樂教學就恰恰滿足了學生“好動”的需求,為此,我們要積極調整,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我們的音樂課堂真正地“動”起來。此外,“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上課時我總要找出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其進行表揚、鼓勵,以滿足他們的好勝心,鼓勵他們繼續(xù)前進。如,在教學《請你唱個歌吧》一課時,在歌詞續(xù)編環(huán)節(jié)里,我緩緩說道:美麗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間,小杜鵑登上枝頭放聲歌唱,那么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和小杜鵑一起歌唱呢?于是,各種各樣的答案出現(xiàn)了:布谷鳥、小蜜蜂、小麻雀、小喜鵲、小燕子、小黃鵬……我又追問:那么誰能模仿這些小動物的叫聲呢?孩子們一聽非常興奮,紛紛站起來模仿。有的孩子不能很好地處理好聲音,我便予以指導:“小麻雀的嘰喳聲是不是應該再清脆一點呢?”接下來我讓他們互評,當誰的叫聲模仿得不準確的時候,就有小朋友主動幫助糾正,如:小蜜蜂的嗡嗡聲應該再低一些……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分角色演唱,有的表演小燕子,有的表演小喜鵲……在學生們愉快的模仿聲、歡樂的笑聲中,很輕松地就把歌曲學會了。[4]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能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觀看與音樂有關的圖像,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直觀認識,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如,在教學《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一課時,為了能讓學生感受我們美麗的祖國,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藍天白云映襯下一望無垠的草原、雄偉的萬里長城、金碧輝煌的故宮、高聳入云的喜馬拉雅山、云霧籠罩的黃山、奔騰的長江、黃河等,一幅幅直觀的圖片展不讓學生感受到了祖國的美,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對學生理解多元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運用感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情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惡的能力。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備受長輩寵愛,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為他們奔波勞碌,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逐漸使他們成為小皇帝和小公主,這樣的學生大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他人的尊重,目無別人的情感。為此,我們的教育要適當調整方向,在教會學生音樂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人格品質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高尚品質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語言和說教往往略顯蒼白,無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但是音樂有所不同,能夠成為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橋梁,通過音樂的熏陶,可以逐漸感化學生內心,觸及他們心底最柔軟的部位,成為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的催化劑。例如,《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內容簡單、形象鮮明、朗朗上口,教師可以利用這首歌曲引導學生仔細聆聽,并深情朗讀每一句歌詞,之后再用多媒體播放動畫視頻,通過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了解歌曲內容,使他們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最后,還可以將歌曲編排成情景表演劇,鼓勵學生自告奮勇地參與表演,通過實踐參與音樂活動,可以直擊學生內心世界,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并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音樂教師應當因材施教,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教學中,音樂教材是教學的藍本,其涵蓋了方方面面的音樂相關知識內容。對于音樂教師而言,不僅僅要學會恰當合理地運用教材,而且不能僅依賴于教材,要通過對教材的備課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有用元素。另外,還要根據(jù)所教授班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來設計課堂教學。教師怎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廣大音樂教師深刻思考。我認為,可以通過挖掘一些跟小學生生活經(jīng)歷相似的教學內容來構造生活情境,通過該情境,來潛移默化地感化學生,激發(fā)他們對音樂教材的學習興趣。[5]
近年來,我國教育不斷的改革,尤其是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音樂教育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音樂在美學教育占據(jù)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教會學生唱歌,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它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遠的理想,有助于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音樂現(xiàn)在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們應該更加注重課堂的教學質量。
[1]劉婧.基于新課標的小學音樂教師教學思維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2]劉瑜.農(nóng)村小學音樂唱游課的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3]周喬.小學音樂基礎知識教學現(xiàn)狀與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
[4]汪芩.論小學音樂欣賞課教材與教學方法[D].黃岡師范學院,2016.
[5]李悅.小學音樂課堂學科綜合教學的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