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學 楊春英
教會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初探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學 楊春英
學會學習,教師需要傳授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的科學知識,訓練學習技能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
知識 技能技巧 品質和習慣
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是啟蒙階段,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與教育學強調,好的學習習慣能減輕學生的身心負擔,能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使其專注于學習,因而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學習方法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由此可見,現(xiàn)代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是“學到什么”,更重要的是“怎樣學習”。
“教會學生學習”就是讓學生“會學”。“學會”和“會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皩W會”是指掌握了知識。而“會學”則是更高層次的涵義?!皶W”就是要掌握科學的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具有進行學習所必要的技能和技巧,并能夠正確地運用于學習過程,較好地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轉化。換句話說,“會學”應該包括三個要素:一是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的科學知識;二是各學科學習所需要的技能、技巧;三是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因此,為了解決“會學”問題,我對七年級學生的英語教學進行嘗試。
在升入初中以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幾年英語,對基本的英語交際用語、簡單的句型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做好小學與初中階段的平穩(wěn)過渡尤其重要。因此,我覺得對七年級學生的學前教育是很必要的。我花了一節(jié)課給學生講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規(guī)律性及其科學的學習方法,包括如何預習、聽講、復習、作業(yè)、考試等及其內在聯(lián)系。特別指出:聽、說、讀和寫既是學語言的基本要求,也是語言實踐的內涵,四者缺一不可。同時,讓學生知道,聽、說、讀和寫四個方面的訓練,階段有所從側重,在七年級階段中,聽、說訓練比重會大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嘗試在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滲透學習方法,指點學習策略,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習技能技巧,努力做到:
1.愉快教學、情感教學。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成功的教學有賴于興趣的培養(yǎng)。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逼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愿望?!?/p>
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huán)境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離不開多變的教學方式,七年級學生正處在發(fā)育階段,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一樣,并不成熟,他們活躍好動、喜新厭舊,根據這些特點和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多變的教學方式更符合他們的心理。我在課堂上常采用聽錄音、看圖片、做游戲、角色表演、猜謎、使用多媒體等不同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熱情的態(tài)度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另一重要方面,不少學生喜歡某一學科,正是由于他們喜歡這一學科的任課教師,所謂“愛屋及烏”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應該多關心和愛護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鼓勵優(yōu)等生冒尖,促進中等生爭先,幫助后進生過關,尤其對后進生施以厚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個個都能體驗成功。
2.優(yōu)化課堂結構。
優(yōu)化課堂結構的秘訣在于盡量減少教師講授的時間,講在重點處、疑難處、關鍵處,把講和問壓縮到最低限度,騰出時間讓學生多對話、多思考、多動筆,重視教材和教學程序的內在邏輯性,訓練學生觀察、比較、質疑等技能技巧。例如,國際音標的教學既是語音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我采用張思中教學法:20、3、2、3、20,先讓學生觀察黑板上這些排列對稱的數字,依次引出陌生的國際音標,按照先模仿后板書的順序教學,讓每個學生準備一面小鏡子,對著鏡子模仿,然后,四人小組互相操練、互相糾正,教師通過巡視,深入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接著,引導學生進行中英文比較,學生會發(fā)現(xiàn)很多音標的發(fā)音位置與中文的拼音發(fā)音位置相似,最后,小組之間進行競賽。這堂課運用激勵機制,使學生初步掌握了觀察、比較的技能。
從人的學習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人求知原動力和自覺性的形成不是天生就有,或一蹴而就的。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可以在教師悉心培養(yǎng)下形成的。
課堂上,在四人小組學習過程中,我不斷地激勵他們不但要有團結協(xié)作、助人為樂的精神,還要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知態(tài)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到“學”與“思”結合,懂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學生學習品質教育不能光靠“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教師表現(xiàn)出來的求知欲、治學態(tài)度,對于可塑性、模仿性強的青少年來說,起著直接的影響和熏陶作用。
良好的習慣也是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提出一些長期嚴格的要求,啟發(fā)自覺,重在堅持,反復強化,同時整體培養(yǎng)、相互促進。
例如,聽、說習慣的培養(yǎng),我堅持每堂課做到課前5分鐘的Free talk或Duty report,盡量少用母語,多用簡單易懂的英語教學;通過播放錄音,讓學生盡量多地接觸地道的語音語調,形成語感。
除此之外,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教師還必須想方設法地培養(yǎng)其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根據讀音拼寫英語單詞的習慣;課前預習生詞和課文的習慣;經常定時聽音并模仿地道的英語讀音的習慣;認真做好課堂英語筆記,課后及時整理筆記的習慣;課后及時消化課堂學習內容,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及時認真自覺改正作業(yè)和測試中錯誤的習慣;自覺進行階段性復習所學知識的習慣等等。
總之,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工作的主題和方向,“教會學生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