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功(蘭州市西固區(qū)幼兒園)
體育課堂教學中游戲的策略選擇
陳安功
(蘭州市西固區(qū)幼兒園)
體育游戲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體育游戲只是一個輔助教學手段,因此游戲的時間不宜太長,游戲的頻率不宜過繁,游戲的設置不宜過于低級,要充分結合孩子的特點靈活變化,以更多、更新穎、更有意義的形式教學,使他們眼前一亮,有利于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體育游戲;“活、巧、實、妙”;課堂教學
體育游戲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鍛煉,如何將現行的游戲轉變成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需要深刻地思考并實踐。
因此,我在教學中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通過對游戲的改編來進行教學,并總結出以下四點來活用有效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復習教學內容往往都不采取游戲來進行復習,教師常唱獨角戲,這樣的課堂枯燥、單一、乏味。然而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教學內容的復習也要生動有活力,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把“死”課轉變成為“活”課是新課程標準下的必然趨勢。那么我們在現行已有的條件下怎樣做到“活”的轉型呢?這就要靠硬件和軟件這兩個主要因素。所謂的硬件,在體育教學中就是器材的運用,還有就是學生天生具有的活潑、好動、好勝和積極上進等心理特征。如,在復習快速跑的內容時,我們以往是讓學生在跑道上進行面對面的接力跑,這樣雖然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但是學生會感覺到很累,因此,我把報紙運用到了快速跑的教學中,學生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報紙上面,在跑動中不會感覺到疲勞,再則報紙貼在胸口,如果學生跑得太慢,報紙則會從身體上滑落,只有把速度提快報紙才會牢牢地粘在胸口,為了加大難度,我們可以把報紙變成原有的四分之一或者是八分之一,這樣我們活用報紙既緩解了學生對跑步的厭倦感,又使學生提高了快速跑能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既能調動他們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又能對提高學生練習動作的興趣,鞏固技術動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體育課中,我們常常只在課堂的幾個部分運用游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我們所采用的教學形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熱身操,課中就是做幾個簡單的游戲,結束部分是以分析總結結束。然而新課改要求我們充分利用游戲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我們要如何做好這個過渡呢?那就體現了一個字“巧”。巧,在漢語字典中的意思:(方法或者技術等)靈活高明,超過尋常。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游戲巧妙地結合到教學內容中去。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整個教學是要求學習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游戲的編排和創(chuàng)作時要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情況來設計。在四年級籃球的新授課中,我巧妙利用屎殼郎滾球這個游戲來進行熱身,由于學生對屎殼郎較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用多做解釋,這樣既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在熱身中學生也熟悉了籃球的球性,使教師利用游戲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預期設想的教學目標。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游戲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才是游戲的真正參與者,所以面對游戲的創(chuàng)編,他們更有發(fā)言權和選擇權,因此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始終是以教師為主體,教材為重點,孩子主體作用被忽視,尤其在課堂教學中大多采用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練習、復習為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
這樣通過學生的自我練習、自我總結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因此,新課程下,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以往學生圍繞教師轉的觀念,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游戲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作編排和組織實施方面要有妙處,能夠選出新穎的、有趣的、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游戲內容,這樣就能緩解課堂的枯燥感。所謂“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迅速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體育游戲只是一個輔助教學手段,因此游戲的時間不宜太長,做游戲的頻率不宜過繁,游戲的設置不宜過于低級,要充分結合孩子的特點靈活多變,以更多、更新穎、更有意義的形式教學,使他們眼前一亮,有利于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丁艷輝,郝一偉,禹銘,等.體育游戲對幼兒發(fā)育影響的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12).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