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玲
(江西省宜豐縣新昌三小)
朗朗書聲給朗讀錦上添花
吳小玲
(江西省宜豐縣新昌三?。?/p>
在《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透視》中方裴卿這樣說:“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讀課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語言表達規(guī)律,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我們提倡把朗讀的過程變成對課文深入理解的過程,把朗讀與其他基礎訓練緊密結(jié)合起來?!币虼?,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這樣實踐著:
“學而不思則罔?!睂W生讀書若是口到心不到,即使讀上千遍,其義也不能自見。因此,朗朗書聲之后要與“思”結(jié)合,要讓學生在這“思”的過程中深入到文本的情景中,才能顯現(xiàn)其獨特的美麗。這里尤其要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把自己當成是文中的人或物,完全融入其中。如果是寫景的文章,則想象與文字相對應的畫面;如果是寫人記事的文章,則與文中的人同喜同悲。如,在教學《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中,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勾畫出描寫景色奇麗的句子,再次默看這段話,看看哪些詞語體現(xiàn)出了奇麗的景色呢。字里行間去尋找。請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可以用上比喻、擬人等手法把你的畫面描述得更加生動。小聲地描述出來吧。學生描述,教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通過想象,看到了文字背后的畫面,這就是入情入境的讀書方法?,F(xiàn)在,我們就一起到德國的大街小巷去欣賞著奇麗的景色吧!”自由練讀,然后抽生朗讀。教師小結(jié):“帶著自己獨特的體驗來讀書,這就是入情。剛才我們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感悟了德國奇麗的景色。”
縱觀現(xiàn)今的語文教材,入選課文大多文質(zhì)兼美,常有精確傳神的神來之筆。如《桂林山水》《草原》《慈母情深》……這些文章如果只靠教師平淡地講解,草率地提問,其結(jié)果必然使學生無法體會其“美”。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品味揣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美、文字美、情感美”,之后再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其效果會更加讓人偷著樂。
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學中,在理解“母親說完,立刻坐了下去……”時,教師抓住四個“立刻”引導學生細品揣摩。先讓學生了解其大概意思,再讓學生思考:可不可以用其他近義詞來替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到“立刻”一詞傳神地表達了母親的深情,最后,教師發(fā)動學生把“立刻”的意思讀出來。的確,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抓住對一些詞句的品味揣摩,就能為朗讀指導打開一扇至美至情的窗,由此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帶進文本中,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
語文教學的真正亮點在哪里?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教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特級教師于永正這樣作答。是啊,我們語文教師只要充分擺正朗讀的地位,明確每次朗讀的目標,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朗讀訓練,行之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我們的朗讀必將會真正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獨自綻放其本色美,如“靈秀之泉”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著每個學生純凈的心田!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