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哲(甘肅省慶城縣隴東中學)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
崔德哲
(甘肅省慶城縣隴東中學)
高中歷史肩負著傳承人類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史實,充分挖掘課本價值,同時結合歷史圖片、多媒體技術等,為學生立體化、多方位地展現(xiàn)中外歷史文化,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歷史;現(xiàn)實生活;歷史故事;分層施教
教學有效性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前提,從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來看,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教學模式落后以及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依舊存在,這些問題直接導致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下降,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與現(xiàn)實生活相脫離
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真實性與嚴謹性。既然是歷史上真實發(fā)生過的事件,那么教師就必須依托現(xiàn)實生活進行教學,結合生活實際的歷史教學更具感染力,學生的理解和消化會更加容易。
2.教學模式落后
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落后的問題已由來已久,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高中歷史教師對學生考試分數(shù)過度關注,只要分數(shù)高,就是好學生,課堂教學一直采取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對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與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并不關注。
3.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初高中歷史知識的銜接。歷史學科更是如此,一旦出現(xiàn)相關知識脫節(jié)的問題,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高中歷史課程設置往往忽視初中與高中歷史銜接的問題,忽視實踐操作性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1.引用歷史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
歷史學科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事件,因此,具有顯著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充分借助歷史故事的懸疑、情節(jié)跌宕等特點,將教學目標與歷史的故事性相結合,借助歷史故事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生動的情境,將他們帶入故事情境中,學生參與到情境中,對歷史事件進行體驗,理解就會更深刻,更進一步體會到歷史學科的魅力。
比如,“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課程的講解,教師首先發(fā)問:“你們有誰看過有關明朝歷史的電視???”有的學生回答:《大明王朝》,還有的學生說:《大明天子》等等,這個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建立共同話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對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被拉近,為教師進行下一步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接著總結:“這些以明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都很精彩,但是電視劇杜撰的成分很多,而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內(nèi)容卻是真實發(fā)生過的,比電視劇的故事還要精彩。”
2.結合歷史圖片,激發(fā)學生興趣
歷史圖片是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也是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歷史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素材,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該重視歷史圖片的利用,充分挖掘歷史圖片的教學價值。歷史圖片與歷史教學內(nèi)容要保持同步,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書中的圖片掃描進電腦,在經(jīng)過適當?shù)木庉嬚砗螅ㄟ^多媒體設備播放出來,針對歷史的背景、起源以及時間、經(jīng)過等,對照圖片一同講解,學生的歷史知識會更加牢固,學習也更加輕松。
3.巧用學生興趣點,點燃學生熱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懂得利用學生的興趣點來展開教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觀察,做好調(diào)研,在課堂上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相關材料的補充,多媒體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在參與過程中轉(zhuǎn)變學習態(tài)度,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不喜歡到喜歡,從而主動理解歷史,感悟歷史,進而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在實際教學時借助這些“興趣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因材施教,分層施教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即便是同一個班級,學情也不相同,我們使用的教材每一課都有不同的內(nèi)容和設置,有的適宜講解,有的適宜閱讀,有的還適宜用多媒體播放歷史故事??傊?,教法要靈活多變,要因材施教。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不拘一格,分層施教,對于有難度的問題主要讓優(yōu)秀學生來解答,相對簡單的讓后進生回答,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進來,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每個學生都熱情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分組合作學習,在分組時要注意好中差學生的搭配,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整體進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前提,教師必須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回歸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整合教學資源,活用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許瀧杰.實現(xiàn)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1.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