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有(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五泉小學)
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利與弊
郭德有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五泉小學)
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和信息技術越來越發(fā)達的社會大背景下,多媒體被越來越多地引用到課堂教學中,數學課堂也難以避免。固然多媒體教學在帶動課堂氣氛、拓寬教學維度、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也暴露出許多問題。主要從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應用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在使用多媒體過程中趨利避害,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教學;多媒體;主體地位
數學講究形象思維和邏輯推理。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針對抽象思維類的題目進行有效講解,曾經是許多數學教師頭疼的問題。而多媒體在數學課堂的不斷應用,不但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有效幫助學生理解了數學原理,還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值得教師不斷鉆研。但是在目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問題也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需要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注意。
(一)錯誤理解多媒體教學,變優(yōu)勢為累贅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能充分展示課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但是目前不少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存在誤差,把多媒體看成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先決因素,出現(xiàn)無多媒體不課堂的現(xiàn)象,忘記了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的初衷就是為了輔助教學,它只是教師教學的一種工具。在這樣的誤解下,教師為了多媒體而進行多媒體教學,不能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造成許多只需要簡單黑板板書甚至完全不需要多媒體的教學內容都大動作地使用多媒體,出現(xiàn)資源浪費,不僅浪費教師的備課時間,也分散了課堂學生的注意力,把優(yōu)勢變成累贅。
(二)互動丟失,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多媒體教學能針對抽象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然而使用不當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為學生進行課件展示,在點鼠標、敲鍵盤的過程中針對課件進行講解,雖然省去了黑板板書的過程,能將更多的內容分享給學生,大大加深了教學內容的寬度,但是教師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少,甚至比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還要少,師生互動缺乏難以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三)過度依賴多媒體,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課堂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探究和構建意義過程中獲取新知識。但是在多媒體進入教學課堂后,部分教師不能正確使用,過度依賴多媒體,內容演示、習題解答等教學過程全部由教師控制電腦完成,省去了學生自己動手、自主思考的過程,將師生共同探討變成了簡單、單向的課件播放,多媒體教學變相成為全程硬灌的教學形式。
(一)正確認識多媒體對于數學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緊扣教學大綱,結合教材設計,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計,化抽象為具體,充分運用多媒體展示數學學科的特點,體現(xiàn)教師的特色。
(二)重視與學生的互動
課堂不是單方面的講述,它需要充分的互動,才能讓教師講得高興,學生學得到位,而且教師用溫和有趣的課堂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對教學的作用絕不是多媒體能夠替代的。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授課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和獨立思考。比如,在學習幾何圓錐體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金字塔、蛋筒等圖片,引入新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遵循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原則。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特色,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呈現(xiàn)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運用多媒體,積極引導學生探討數學問題,避免多媒體教學課堂走回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的老路子。
(四)加強教師自身計算機水平
多媒體教學質量是建立在教師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基礎上的。為了做好多媒體課堂教學,有必要加強教師自身的計算機學習,熟練使用一些必要的教學軟件,以便于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內容展示和引導學習,比如學會使用幾何畫板,在進行幾何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圖形,幫助學生構建幾何思維,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多媒體被大家廣泛使用,數學教學也越來越離不開多媒體。但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它的優(yōu)勢,更應該看到它可能帶來的問題,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借用其優(yōu)勢,盡力避免其帶來的弊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多媒體教學。
[1]何宗梅.初中數學與多媒體整合的幾點嘗試[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0):48.
[2]張靜.初中數學課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遵循的原則[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20):129-130.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