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宜宜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東曲礦幼兒園)
驀然回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魅力無窮
——淺議幼兒園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唐宜宜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東曲礦幼兒園)
隨著獨生子女現象的普遍,家長對孩子的學前教育越來越關注,對幼兒園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教學方法越發(fā)的重視。啟蒙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關注。結合多年的教學情況,傳統(tǒng)文化對幼兒的影響功不可沒。
傳統(tǒng)文化;內容;親子互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要注重學習與發(fā)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fā)展……”幼兒一入園要經歷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逐漸開始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幼兒在每天飯后就進入了一日學習的開始,正是思維比較活躍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安排經典誦讀,幼兒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帶讀把幼兒引入朗讀的意境中,雖然幼兒可能并不理解朗讀的內容,但朗朗上口的經典誦讀仍然會使幼兒樂不思蜀,模仿、跟隨幼兒教師有板有眼地朗讀成誦。中華傳統(tǒng)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lián)、燈謎、酒令、歇后語等,我在這里說的傳統(tǒng)文化主要指古文、詩、詞。針對幼兒傳統(tǒng)文化教學展開全面的探索和研究。結合近幾年在幼兒中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情況,我認為幼兒園組織傳統(tǒng)文化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開展和實施。
在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傳統(tǒng)文化中各種經典誦讀分門別類且數量很多,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幼兒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選擇適合幼兒朗讀、背誦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進行教學,所以,幼兒教師為幼兒選擇合適的內容是日常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小班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詩,《憫農》就比較適合小班幼兒背誦,并且在背誦后幼兒教師可以把這首古詩的大意、作者的生活背景、寫作背景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給幼兒。尤其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兩句詩可以在幼兒挑食、厭食、不好好吃飯、不珍惜糧食的時候給他們吟誦,讓他們自己吟誦,使他們在吟誦過程中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再如,中班幼兒智力發(fā)育較小班時候增長了很多,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挑選比較好的《三字經》作為學期目標,帶領幼兒朗誦、記憶,在遇到經典語句時可以適當讓幼兒講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在讀到“融四歲,能讓梨”時就可以為學生講述這個故事,并且融道德教育于故事中,這樣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所以,幼兒教師要注重情境教學法的開展和滲透。情境教學法即在傳統(tǒng)文化教學時融入能調動幼兒興趣的情境,在幼兒感興趣的情境引導之下,將比較拗口的語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教學方法還是比較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認知心理的。比如,在教學《江南》這首詩歌時,我就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先用多媒體將荷花、蓮葉等圖片呈現出來,讓學生欣賞這些圖片,學生不時發(fā)出的驚嘆已經表明激起了他們的興趣。此時,我又播放了《荷塘月色》,幼兒一邊感受著動聽的旋律,一邊欣賞著優(yōu)美的圖片,仿佛置身于一片美麗的荷塘,此時我給出詩歌:“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币簿退角闪恕?/p>
研究表明,在啟蒙教育階段,家庭教育的作用舉足輕重。但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事情了;家長只需要關注孩子的生活方面,比如,飲食問題等。還有一部分家長自己省吃儉用,但在孩子花銷方面卻很大方,孩子想吃的食物、想要的玩具都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作為家長,除了重視幼兒的物質方面要求外,更要重視幼兒精神方面的培養(yǎng)。在幼兒園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幼兒教師要注重親子教育的重要作用,每天要提醒家長,幼兒回家后要與幼兒一起背誦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父母也可以將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詩詞與幼兒一起分享,讓孩子和父母共同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精美絕倫。比如,春天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一同感受《詠鵝》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谤Z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奔议L可以一邊觀賞池塘中嬉戲玩耍的白鵝,一邊和孩子誦讀這首詩。幼兒有了視覺感受,對詩歌的記憶也就更深刻了。因為課堂授課的時間比較有限,要想從小培養(yǎng)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興趣,掌握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還得依靠家長對幼兒的引導和拓展。
總而言之,在傳統(tǒng)文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運用一切有利因素,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愛上傳統(tǒng)文化知識。讓傳統(tǒng)文化散發(fā)出教育內涵和教學魅力。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搖籃中的瑰寶,無論是對于幼兒的行為習慣,還是性格養(yǎng)成,抑或德育素養(yǎng),都有著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幼兒教師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在啟蒙教育階段的開展中播種適合幼兒發(fā)展的種子,我們知道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讓幼兒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教師的三尺講臺上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1]張換霞.多媒體在幼兒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旬刊,2014.
[2]黃娟.驀然回首,古詩教學魅力無窮:中班幼兒開展古詩教學的幾點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2015(3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