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吉南
(山東東平高級中學)
慕課,農村中學想說愛你不容易
馮吉南
(山東東平高級中學)
慕課,在信息時代下是一種必然趨勢?,F在電腦的普及和無線上網技術的發(fā)展,為慕課的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所謂“慕課”(MOOC),顧名思義,“M”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慕課,與傳統(tǒng)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MOOC課程動輒上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
筆者于2014年6月去華東師大中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培訓學習,參觀了上海南洋模范中學、曹陽二中等名校,2015年6月在浙大學習期間,參觀了杭州學軍中學、杭州二中、杭州四中等名校,這些發(fā)達地區(qū)基本上實現了學生人手一本Ipad,教師課上課下均可與學生實現在線互動,并且教師把重要的知識點通過微課的形式傳到共享平臺,讓我們來自農村學校的老師大開眼界。通過網絡,慕課實現了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肯定能提升相對落后地區(qū)的教育教學質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實現大面積的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筆者作為農村地區(qū)的中學教師,站在農村中學的角度,慕課,如果作為課堂上直接交流的方式來運用,想說愛你還真不容易。其原因有:(1)農村中學的學生多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一般,很多都是留守兒童,而學校資金又普遍不足,導致硬件無法達到要求。(2)學生多采用寄宿制,很多學生基礎差,學習習慣差,不能正確利用網絡資源,熱衷于玩游戲,上QQ等。(3)教師的觀念和相關技能的培訓也是一大難題,教師結構年齡普遍偏大,接受新事物較慢,習慣了原來的教學方式,不愿意做出改變;其次,相關的技能培訓都需要時間和資金作支撐,這對農村中學來講,確實有很大的困難。目前能做到的也就是課外時間在電腦上針對自己沒有學好的再聽老師錄好的課,多聽幾遍來實現,還只能是被動地聽課,師生互動的方式還難以實現。農村中學開展慕課,還需要時間,但是我們必須積極做好準備迎接慕課的到來!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