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乾,余曉敏,李根平
(1.河南省新縣第二高級中學;2.河南省新縣滸灣中學)
高中化學微課設計流程研究
黃寶乾1,余曉敏1,李根平2
(1.河南省新縣第二高級中學;2.河南省新縣滸灣中學)
用微課改變課堂是新一輪課堂改革的口號。設計化學微課要講究點式分割、線性排列,以情境化、審美化的特色支持或者促進化學學習,從而實現用微課改變課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化學微課;內涵;類型;使用模型
微課作為一個新名詞,已漸入化學學科視野。用微課改變課堂,是新一輪課堂改革的口號。化學教師應該主動了解微課的特點,積極參與微課設計,嘗試使用微課改變課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瘜W學科如果只停留在觀望微課的發(fā)展態(tài)勢上,勢必被新一輪教學改革所拋棄。那么,化學微課設計,要遵從哪些理念或者假設呢?
微課的類型是多樣的。無論是一段自拍視頻、一個PPT課件,還是一個網絡視頻課例,都是面向課程對象和學習過程精心設計出來的。微課設計的最大意義在于支持學生學習或者促進學生的學習。微課的支持性或者促進性,首先表現為向學生提供精心設計和制作的微視頻、微課件等,也表現為向學生提供微課設計、素材課件、學習清單、練習測試及反饋等支持性資源。
在常規(guī)課堂中,教師的備課往往指向順利地教、順利地引領。而進行微課設計時,教師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支持、促進學生的學。微課改變課堂是以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支持學生的學習與思考為目的,這就要求設計微課時要理順思路,將服務于教師教轉向為支持學生的學,要借助微課將教師的講授式教學轉變?yōu)橹С质浇虒W,從而在更大層面上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或者開展基于微課的自主學習。
微課的支持性主要表現為向學生提供錄制的微視頻。微視頻是一種新型支持性資源,它結構簡單,形式靈活,長度短小,內容精致。從支持性理念出發(fā),設計與制作微課時,首先要將微課理解為讓學習“更有情趣、更加生動”“促進學生解決相關問題”,理解為“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支持學生深入探索,開發(fā)學生潛能”。
化學微課設計,內容處理上存在點式分割的假設。微課對課文內容的點式處理有怎樣的依據呢?或者說點式分割的前提是什么呢?
常規(guī)課堂教學是用45分鐘或者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一篇習題或者一個專題的學習,課程目標體系嚴密,課程結構復雜,學習內容龐大,學習過程冗長,學習效果不理想。微課則是基于這樣的“假設”如果按照單一知識點設計課程目標,一個微課一次只解決一個小點,點點相加使得學習內容慢慢變得豐富,學習過程也變得高效而輕松。于是,微課設計上就存在這樣的命題:內容上的微處理與時間上的微追求。前一個“微”指容量微小、知識點化、內容碎片化,后一個“微”指學習持續(xù)的時間短,觀看視頻過程短。而按照點式假設設計出的微課,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優(yōu)化的方式、最有效的信息傳遞,就可實現瞬間學習而效果最大的目標。
從腦科學層面看,根據認知負荷理論中“資源有限論”的觀點,學生的認知精力是有限的,一次處理的信息量過大會造成認知負載,從而影響化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歐洲大腦研究工作室格哈德·羅斯等人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也證明:越是微小學習單位和頻繁的重復,越有利于大腦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微課時,要遵守知識點化處理的原則,根據課程內容認真合理地設計微目標、點目標。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