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杰
幽默,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袁秋杰
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助手。在課堂教學中適度運用幽默,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將教學內(nèi)容化難為易,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啟迪學生心智。恰當?shù)剡\用幽默,讓學生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
幽默;教學助手;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維提斯洛夫曾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正是憑借幽默風趣的個人講授風格,劉心武侃“紅樓”,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解“論語”,才為眾多觀眾所喜愛,受到大家的追捧。其實,在課堂教學中若巧妙地運用幽默藝術,也能激活課堂,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德國著名學者海因·雪曼麥曾說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shù)靥岢龈茏屓私邮?。”我們面臨的是成長中的孩子,課堂教學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不和諧的插曲,有時這種現(xiàn)象還頗為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若一味地暴風驟雨式的聲色俱厲,則有可能激化矛盾,導致師生關系緊張;若改變策略,巧用和風細雨幽默式的溫和教育,就有可能比雷鳴電閃式的批評教育效果更好,而師生關系也不至于受影響。
前蘇聯(lián)生物學家格列瓦夫一次正饒有興趣地講課時,不料臺下有一個調(diào)皮的男生不由自主地學起了雞叫。結果同學們一陣哄笑,并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老師。令人意外的是老師并沒有發(fā)怒,而是鎮(zhèn)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掛表,很溫和地說:“這只表誤事了,真沒想到現(xiàn)在已是凌晨,不過還請同學們相信,公雞報曉那是低等動物的本能?!边@種張冠李戴式的幽默批評,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就更易于學生接受。這樣教育目的達到了,課堂教學秩序也得到了保障,真可謂一舉兩得。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里面有許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學作品,大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是教學幽默的“富礦”所在,其中有辛酸麻辣的吳敬梓式幽默,也有鋒芒畢露的魯迅式幽默;有契訶夫、歐亨利的西式幽默,也有“蒲柳人家”的中式幽默。教學中倘若深挖教材中這些幽默因素,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在笑聲中感受、品味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中有多處對軍大衣的細節(jié)描寫,開頭便用軍大衣交代了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特定身份,圍繞著“狗的主人是誰”這個問題展開故事情節(jié)。在這短暫的時間內(nèi),主人公把軍大衣脫了又穿,感覺忽熱忽冷。此時,我裝作嚴肅地對同學們說:“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我感覺奧楚蔑洛夫感冒了?!蓖瑢W們情不自禁哈哈大笑,但早已心領體會。于是,紛紛舉手發(fā)言,指出主人公這里的“一熱一冷,一脫一穿”的丑惡嘴臉,把他那種溜須拍馬、欺弱畏強、狐假虎威、反復無常的本質(zhì)揭露無遺。就這么一句幽默的笑話,卻讓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在愉快的氣氛中,對小說的人物形象把握得較為透徹,也更為深刻地理解了小說的主題內(nèi)容。
我們的學生全來自周圍偏僻的村莊,他們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習慣又不太好,學習知識常會出錯,特別是錯字連篇,已習以為常。幫其改正,常會聽到“寫習慣了,改不了”之類的搪塞話,這意味著學生糾錯將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對此,教師若急躁地動輒發(fā)怒或視而不見,勢必會影響學生學業(yè)進步及身心健康發(fā)展;相反,教師若帶著平和的心態(tài),采用幽默的方式幫助其改正錯誤,往往能化難為易,而學生一般也很愿意“笑納”。
初接一屆新生,你會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的作文一個標點也沒有,這不免讓人驚訝。即使你給他多次講解,仍收效甚微。于是,我變換策略。在作文講評課上,我選出了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一口氣讀下去,把自己弄得聲音嘶啞、臉紅脖子粗。隨即又很滑稽地彎下腰,上氣不接下氣。同學們看得目瞪口呆,疑惑不解。許多女生此時異口同聲地叫到:“老師,您歇一會兒再念吧!”于是,我緩緩地直起腰,面帶笑容地對大家說:“可是,文中竟一個標點也沒有呀!”當事的同學不免臉略帶羞澀,也和其他同學一起發(fā)出了笑聲,并很快明白了我的用心良苦。這種幽默方式,使學生徹底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樂于接受并改正,收到了教學的實效。
課堂上是應該有笑聲的,沒有笑聲的課堂是死水一潭。課堂教學中,學生受自制力影響,對學習不可能始終保持亢奮的精神狀態(tài),致使課堂出現(xiàn)沉悶、壓抑的氣氛,此時教師應及時抓住時機,用幽默的方式感染學生情緒,讓課堂爆發(fā)出笑聲,以激活課堂氣氛,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創(chuàng)造的活動中來。這樣就會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既輕松又有效。
某教師執(zhí)教《故鄉(xiāng)》時,學生出現(xiàn)了短暫的倦怠狀態(tài),面臨這種情況,該師面露笑容地說:“為了下一步的繼續(xù)學習,我先檢查一下大家對文章中的有些問題是不是理解了,同學們在回答時,盡量不要看課本。如果實在想不起,怎么辦呢?”有位同學小聲說:“偷偷看一下!”該師說:“偷看一下,說得好??!偷看也是一種能力呀!快速地在書上一眼掃過,就馬上找到自己所要的那個詞、那個句子,不也是一種能力培養(yǎng)嗎?”停頓了一下,該師話鋒一轉,“不過,請注意,考試的時候,可不要培養(yǎng)這種能力??!”話音一落,同學哈哈大笑。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師生完成了教與學。
教學幽默也是一種審美啟示,富有情趣,飽含哲理。教師用幽默的表達方式把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化、形象化、簡單化,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含而不露地引導學生思考和想象,啟迪他們的心智,拓寬他們的思路,出神入化地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感悟,從而水道渠成地加深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
文言文教學有時不免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不“感冒”。單調(diào)地讓學生識記基本詞義、把握思想內(nèi)容、體會作者情感及寫作方法,就會使課堂失去生機,效率低下。有鑒于此,教學文言文時,本人采取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效地鞏固了知識。執(zhí)教《五柳先生傳》時,我和學生一起穿越歷史時空,我扮演當代的記者,一位同學扮演五柳先生,采用記者現(xiàn)場采訪的形式,幽默的語言使教室里笑聲連連。在笑聲中大家對陶淵明的生平、愛好、性格和情操了如指掌,對文本的主旨內(nèi)容也很快理解,并深深地體會到了應怎樣為人處世的道理。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詼諧幽默的語言,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效果顯著。
幽默“成在舌耕,功在思考”,課堂教學幽默是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教師才學的外現(xiàn)和靈感的結晶。教師只有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情境等方面適時、適度地運用幽默,融教育性與趣味性于一體,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妙趣橫生,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玉山鎮(zhèn)中心中學)
[責編 潘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