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歡
基于模因論的仿擬策略訓練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李海歡
模因論認為人類語言是一種模因,可以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和傳播。仿擬是通過模仿本體而創(chuàng)造出新事物的一種方法。在教學中給學生進行仿擬策略訓練,通過模仿詞語、句子、篇章進行再創(chuàng)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模因;仿擬;策略訓練
對學習策略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學習策略是在學習過程中采取的技巧、方法或其他有意識的行為,其目的在于優(yōu)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Chamot&Kupper,O'Malley&Chamot等學者的研究表明,善于學習者比不善于學習者更頻繁、更恰當?shù)厥褂貌呗?,選擇策略的數(shù)量和種類也比較多。Oxford&Leaver等認為,策略訓練可以使不善于學習者掌握善于學習者具備的策略,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技巧和成績。Cohen,O'Malley&Chamot和Oxford等人在不同地區(qū)、不同語種的學習者中進行的實驗性研究初步證實,學習策略是可以教的,學習策略的訓練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使學生少走彎路,增強信心,增強學習動機和學習自主性。這些學者認為,策略訓練應成為外語教學課程的一部分。我國學者文秋芳也認為學習策略不單是可以培訓的,而且要長期堅持下去,使之成為外語教學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結合語言學習內(nèi)容演示策略,學習者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聯(lián)系使用策略。從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的角度開展的已有研究表明,學習策略是習得的,因而學習策略是可教的。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者有意識、有目的地選用恰當?shù)牟呗?,可以改善其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增強其自我監(jiān)控能力,最終起到提高其語言水平的積極作用。從認知結構與遷移理論來看,任何新的學習都與固有的知識體系有關,原有的知識體系可以對新的學習活動產(chǎn)生正遷移或負遷移。而對于外語教學而言,因為存在大量不利因素,諸如個體已有的母語系統(tǒng)、外語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等,比較容易造成學習中的負遷移。因此,學生普遍存在強烈的畏難情緒和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在外語授課中嘗試滲透式學習策略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模因論認為,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這種傳播是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從一個宿主到另一個宿主。人類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模因,“任何字、詞、短語、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和傳播,都可以成為模因”。仿擬是個仿照本體擬出仿體的行為過程。仿擬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本體,也就是被模仿的部分,另一部分是仿體,也就是通過模仿本體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產(chǎn)物。根據(jù)模因論,本體即模因,仿體是模因復制和傳播的結果。仿擬是典型的語言模因現(xiàn)象,所有的語言構成要素,包括字、詞、短語、句子、段落和篇章,都是模因,都可以通過仿擬的方式進行復制和傳播,從而成為一些新的變體。
1.詞語的仿擬訓練
將仿擬策略滲透在詞匯教學中,使學生掌握詞匯的構成規(guī)律,具備了這種能力,學生的詞匯量將得到有效的擴大,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利用自身詞匯儲量來類推出更多的新詞匯。
比如,在教授on-the-job training(在職培訓)這個詞匯的時候,教師可以側重給學生分析on這個介詞表示“在職”,引導學生去思考:同樣的結構,怎么表達“脫產(chǎn)培訓”呢?學生經(jīng)過引導,會想到on的反義詞off就可以表達“不在職”的意思,那么,由on-the-job training就可以仿擬出另一個詞語off-the-job training。再比如,通過學生很熟悉的單詞internet(互聯(lián)網(wǎng))來分析單詞的構詞方式是由前綴inter+net構成的,請學生思考更多以inter作為前綴的單詞,如international,interpersonal等,并讓學生討論出inter的意思是“相互、交互有關系的”,進一步引出跟internet有著相同構詞方式且意思接近的一個詞intranet(公司內(nèi)部網(wǎng)),然后又可以循環(huán)地重復上述策略訓練,如讓學生討論intra這個前綴的意思。又比如,講到user-friendly(容易操作的)的時候,教師可以側重分析friendly的含義,引導學生思考更多可以跟改詞搭配的復合詞,比如environment-friendly。這樣,通過滲透式的仿擬策略訓練,學生在學習一個詞語時,就可以把這個詞匯模因進行復制,仿擬出一些結構或意思相近的單詞,使得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句子的仿擬訓練
仿擬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某個或幾個詞語,也可以是整個句子。通過在課堂中滲透仿擬訓練,讓學生學會“引用-移植-仿造”的技巧。所謂“仿句”,實質(zhì)是在特定語境下有意模仿特定既存的句子結構形式而臨時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句子以與原來的句子對應對照的情形。初始階段,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在寫作或口頭表達時引用名人名言或諺語習語。比如,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的經(jīng)典演講中的一句: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莎士比亞著名戲劇《哈姆雷特》里的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基于這些經(jīng)典句子模因,教師應先給學生講解相關的背景和句子的結構,再鼓勵學生移植或仿造這些句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篇章的仿擬訓練
篇章的仿擬是指將整個章節(jié)或整篇文章進行仿擬來表現(xiàn)新的內(nèi)容,或者對人們熟知的文章體裁、語氣等適當?shù)馗念^換面。許多英語美文和經(jīng)典演講都是值得仿寫的,教師可以精選一些典型的范文或其中的片段,分析其體裁、結構特點、語言特色。對于一些包含有特殊修辭手法、篇章結構的范文,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提煉其精華以及如何進行靈活仿寫和再創(chuàng)造。比如,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就有許多片段值得仿寫的。如: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keep looking.Don't settle.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And,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Don't settle.
學生通過討論,可以發(fā)現(xiàn)該段的結構精煉且號召力極強,一些句子結構如And that is as true for…,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還有Don't settle的排比用法等,都是可以仿寫的好素材。
一個仿擬生成的過程就是運用已知概念或概念系統(tǒng)感知新信息的過程。仿寫屬于模擬思維活動,是對某種現(xiàn)成的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仿效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滲透仿擬策略訓練,借助仿擬已知信息或概念,通過仿寫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1]Chamot,A.U.&L.Kupper.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2).
[2]O'Malley,J.M.&Chamot,A.U.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4]文秋芳,王立非.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6]謝朝群,何自然.模因與交際[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7, (2).
[7]羅勝杰,譚芳,鄭立平.英漢仿擬研究[M].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編輯:秦俊嫄)
本文系2015年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項目“滲透式策略訓練在高職語言類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編號:Y1511)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G712
A
1671-0568(2016)20-0053-02
李海歡,碩士,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外貿(mào)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