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暉
(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對外合作與交流處, 湖北 襄陽 441050)
本文所講的文化單指行為文化,屬于隱形文化中的一種。行為文化是通過人際交往中沉淀下來的禮俗、情操和行為方式等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的風貌。觀察和了解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不單要看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設施和相關硬件,更要看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看其行為舉止、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
美國的歷史很短,但并不缺少文化,它的文化都是通過這個移民國家眾多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人的行為方式、道德水平呈現(xiàn)出來的。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與美國??思{大學的人文交流項目已經(jīng)開展了六年,先后有四批師生赴美開展校際間學術及文化交流,也先后接受了四批美國師生來校學習交流,在向大洋彼岸的師生傳播中華文明的同時,也從美國民眾的行為文化中獲得了眾多有益的啟示。
美國歷史不長,但十分重視自己的文化傳承與保護,城市里遍布各類博物館,在維基百科查美國若干城市的旅游目的地,總會著重介紹這里的各色博物館,這是基于一種對文化和知識的尊重及對藝術的熱愛。美國的博物館設施完善、布局合理、珍品眾多,且體驗感十足,在這里可以看到各種膚色,聽到各種語言,多元文化吸引力堪比帝國大廈和自由女神。
博物館的優(yōu)劣高下不僅在于館內硬件設施,更在于其承載的人文精神。我校師生在福克納大學交流期間,都有機會游歷當?shù)氐乃囆g、自然博物館。這些博物館里的大量藏品不是來源于國家和政府,而是私人捐贈,這些藏品的說明書都詳細標注了某人于某年某月某日捐贈,故命名為什么,以紀念什么——人有了除物質財富外更高層次追求,才有了文化和藝術,才有了癡迷于此的人,才有更多人抱著虔誠的心走進博物館。??思{大學所在城市蒙哥馬利ROSA PARK博物館門口的捐贈墻上貼滿了捐贈人的名字,大家因為敬重這樣一個被稱為quiet courage的黑人女性,同時帶著對人類美好未來的虔誠期許而慷慨解囊,無論是歷史上的Rosa Park本人,還是今天的那些熱心的捐贈者,他們的行為、情操和精神境界都值得敬重。??思{大學文學院的喬納森·萊特博士在為我們解讀博物館陳列的歷史事實時感慨:種族歧視是美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頁,他的父親一直教育他和他的兄弟姐妹要消除偏見,在他們的童年時期就形成了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觀。但是在今天的美國,種族歧視的陰影仍一定程度地留在人們心上。萊特教授和他們的同事們坦誠地說:歷史上我們犯了錯誤,矯正錯誤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象博物館里很多普通參觀者一樣,表現(xiàn)出了自省的勇氣和自信。
在華盛頓特區(qū)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陳列著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對面設置著一個橫臥著的大電子屏幕,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屏幕搜尋到與星條旗相關的豐富信息,很多人是陪同孩子過來的,無論父母還是孩子,一律安靜禮讓,表情認真而虔誠,人們來這里不是尋求到此一游的履歷,而是主動地接受愛國的洗禮。當國歌響起的時候,人們不約而同地右手置于左胸,眼里的深情和神采令人動容。因而筆者主張大凡去美國學習研修,華盛頓的Smithsonian和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是必選參觀項目,了解美國的歷史,感受美國的愛國教育及公民素養(yǎng),也審視和思考我們的素質教育。
美國是個宗教立國的國家,各派教徒眾多,平均每100個美國人中就有63人是教會成員。宗教為市民社會提供強大的道德基礎,宗教信徒能在堅持個人宗教信仰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承擔社會責任。教堂也是人們互相交往的一個重要場所,是社區(qū)教育、文化和社交中心。在這里常舉行聚餐會、座談會、運動會、舞會、社會活動和青少年活動等。在美國學習期間,我們有機會在周末時間走進美國人的社區(qū)和教堂。我對同行的老師們說:作為無神論者,我們此行的立場是文化觀察者。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公民及追求卓越的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有大氣、包容和自信的氣度,對西方社會典型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客觀的觀察和解讀,從人的身上尋找答案,尋找到對我們的教育有益的方法和元素。
經(jīng)由萊特教授的引薦,我們認識了美國蒙哥馬利市部分社區(qū)里的當?shù)厝耍麄冋\摯、友善、熱心公益。很多家庭都基于一種道德追求,從本國或他國領養(yǎng)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孤兒,并視同己出,領養(yǎng)孤兒的家庭也因此在社區(qū)里倍受尊重。我們參加了一次社區(qū)為孩子們設計的暑期夏令營活動。家長們陪同孩子們齊聚Landmark,唱歌、做律動、看話劇表演、做手工、開展戶外娛樂活動,活動持續(xù)一周,需要大量的人力,社區(qū)里受過良好教育的居民都熱誠地伸出援助之手,義務承擔教師、表演者、組織者、看護等角色。活動組織有序,志愿者們樂在其中,不知疲倦,孩子們受益良多。從中我們至少可以獲得啟示:教育工作者是社會風氣和民族素質的引領者,理應率先在美德的養(yǎng)成和彰顯上率先垂范?;浇桃龑Ы堂駛冏龅赖聭曰冢鋵嵤菑奈覀冏嫦饶抢铽@得的啟示。今天,我們重讀孔子和荀子,不得不驚嘆于祖先的智慧:儒家文化倡導君子“每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就是主張人要經(jīng)常拷問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少一些對世俗和陋習的盲從,主動對我們的教育對象、對我們的學校和城市承擔更多的道德義務,凈化風習,做求真向善的校園文化的踐行者。文化是植根于內心的修養(yǎng),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而善良是一種能力,是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審視生活,心中有堅守,做事有底線,在社會、家庭生活和工作團隊中不斷地釋放正面能量。學校是培養(yǎng)人的地方,制度和活動設計要更多地著眼于長遠,從如何啟發(fā)和挖掘師生人性中的良善著手。適度引進競爭機制有利于激發(fā)組織的活力和團隊成員的潛力,但把學校辦成純粹的競技場則違背了教育的宗旨。
美國社區(qū)文化另一個啟示是:教師在重視個人專業(yè)能力和素質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拓展和培植個人的綜合藝術修養(yǎng)。如今基督教的牧師在臺上布道,已不再是傳統(tǒng)的理論說教,他們都有著出色演講技能和多方面的藝術修養(yǎng),布道時旁征博引、激情飛揚、風度翩翩,并善于借鑒多種藝術和聲像手段,讓布道生動鮮活,富有感染力。我們的老師講課其實也是在傳道,要讓學生能喜歡和相信,既要有愛,研究和創(chuàng)辦適合學生的教育,又要講藝術,有魅力。
學生是校園文化的名片,教師是校園文化的引領者。師生的個人修養(yǎng)、行為習慣和精神氣質構成了一所學校校園文化的要素。在??思{大學學習交流期間,該校的校園文化在如下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無處不在的禮讓和友善:從管理人員到校工園丁一律表情和悅,彬彬有禮,言語友善;走路需要超過前面的人時都會說一句“Excuse me”;校園里沒有擾人的鳴笛聲,即使是在車流量相對較大的區(qū)域;車讓人是常態(tài),開車人和路人友好互動也很常見;經(jīng)過校園的任何一扇門,前面的經(jīng)過者無一例外地會謙讓體諒地為后面的人撐門……這些行為細節(jié)讓生活于斯的學生受到無聲浸潤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我校奉行以愛為核心、以職業(yè)為切入點的學生工作理念,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獲得了不少成功的經(jīng)驗,筆者建議設計學生分段式教育活動的時候,三年間持續(xù)把公共空間的基本教養(yǎng)作為學生培養(yǎng)的重中之重。
2.對閱讀的熱愛:美國高校推行的“共同閱讀計劃”在美國各大高校廣受歡迎?!肮餐喿x計劃”具體是指美國高校為本校學生指定能體現(xiàn)學校價值觀的書籍,并就此開展討論、研討、寫作等活動。作為教育機構的高校將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視為自己的責任,精心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和可讀性的書目,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開拓視野、學會反思、完善自我。我校也可以借鑒這一做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無論教育如何改革,校園首先是那個可以安放一張安靜書桌的地方,有了愛讀書的人,文化才有厚度。
3.對運動的崇尚:美國的大學無一例外地重視體育和藝術教育,大學的管理者們充分認識到體育的強大建設功能,認識到體育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團結師生、建設一流學校的寶貴力量?;诖耍绹髮W都十分重視體育場館建設,室內外運動場地設施種類齊全、功能完備,一年四季的各類體育賽事更是成為校園文化中的亮點。我校師生在??思{大學交流期間也有機會觀摩社區(qū)和學校舉辦的體育賽事,對此深有感觸:盡管學校體育運動從學員在校時間中占去了相當大的份額,但卻換來了學生們健康的身心、旺盛的生命活力,培植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意志品格、文明素養(yǎng)和濃厚的母校情結,體育教育的產(chǎn)出要大大高于對它的投入,這對我校的校園建設規(guī)劃和學生活動設計都有很多啟示。
??思{文化交流項目的一個顯著優(yōu)勢是參與交流的師生有機會深入到美國的家庭,對美國人的家庭文化有較充分的體驗和認知。阿拉巴馬州地處美國南部,民風醇厚,人們珍視家庭,家庭成員之間注重分享和交流,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有愛且樂于表達。美國人個性率真,善于尋找生活樂趣,也愿意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快樂。所謂低語境文化,就是沒有過多的禁忌和負累。我們結識的??思{大學文學院的喬納森·萊特教授、經(jīng)濟學院的戴維·強森教授、國際處的Hicks博士夫婦、法學院的Udvak老師等都尊奉以愛和核心的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傳,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禮儀和教養(yǎng),孩子們都自信陽光,熱心公益,獨立性強,樂于助人,有很高的情商。
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yǎng),文化是寬闊的視野和胸襟,文化是海納百川的胸襟和自信。在文化追求上,中美兩國的人有著很多相通之處。??思{大學的數(shù)名教授和交換生來我院學習和生活,他們尊重中國的文化和習俗,也把西方文明的亮點呈現(xiàn)給我們;肖練武教授等帶領中國交換生赴美,把儒家文化的精髓宣講到了美國的大學校園,也把中國儒家的勤勉和美好的口碑留在了美國。文化即人,讓校園里的每個人都成為素質修養(yǎng)的典范,成為校園文化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