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紅
(重慶市江津區(qū)四牌坊小學幾江校區(qū) 重慶江津 402260)
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梁曉紅
(重慶市江津區(qū)四牌坊小學幾江校區(qū) 重慶江津 402260)
情境教學是指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狀況、心里特征等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教學需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建與學習內容相呼應的教學場景,激起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模式。情境教學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活潑,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識。
情境教學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情境教學是一種以教育學、心理學等為原則的創(chuàng)新教學,它和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情境教學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造力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幾個方面簡要描述了情境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1]
1.情境教學脫離實際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并沒有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只是將書本上的內容強加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枯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雖然現(xiàn)在很多老師開始應用情境教學法,但是都對情境教學的具體含義認識不足,在設立情境課堂時忽略了貼合實際生活。就小學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脫離生活實際創(chuàng)立出的情景課堂,不但不能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反而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心理負擔。[2]
2.情境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
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雖然很多老師開始使用相對創(chuàng)新的情境教學法,但是不少老師設置的情境課堂內容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夠生動有趣,還是無法從根本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長期這樣下去只會讓學生越來越提不起學習興趣。
3.情境教學缺乏針對性
有許多教師只是將自己主觀認定的課堂情境設置給學生,并沒有結合實際或者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設置出有針對性的情境課堂。雖然現(xiàn)在多數(shù)學校開始實行新模式教學,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影響力依舊還在,有的老師即使設置出情境教學模式,針對性也不夠強,比如對新舊知識的鏈接不夠流暢,導致學生無法很好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3]
1.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往往是老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內容,然后學生再自己反復練習,總之教學方式單一、不夠生動,學生也提不起閱讀興趣。而應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興趣愛好和課堂內容出發(fā),設立相應的情境課堂,結合實際將情境要學習的閱讀內容向學生展現(xiàn)出來,如此,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內容,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閱讀《迷人的九寨溝》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提前搜集一些關于九寨溝景色的資料介紹、圖片、視頻等,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先讓學生對九寨溝的迷人之處進行一定的了解,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在這種心里狀態(tài)下讓他們開始閱讀學習,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
2.在課堂引導中的應用
課堂引導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一般都不夠注重課堂,導致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學效率也不高。因此,在實行情境教學模式中,應注重課堂引導。課堂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適應課堂環(huán)境。比如在學習《永遠記住您,老師》這篇文章時,老師就應先向學生提前普及課文的主人公海倫凱勒這個人物的故事,因為海倫凱勒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角色,直接讓學生去學習這篇文章,可能讓他們沒法很好的代入學習內容,老師提前向學生描述海倫凱勒的人物形象,讓他們對課文主人公有一個大致的認知,激起他們的好奇心,使情境深入到他們的心理,從而可以幫助他們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3.在語文交際用語中的應用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小學階段正是學習母語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時期,語文交際用語的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交流能力,傳統(tǒng)交際用語教學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應用情境教學法,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場景小游戲,幫助學生更有效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學習《我要的是葫蘆》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請幾個同學分別扮演種葫蘆的人和勸告他的鄰居,讓他們根據(jù)課本內容排演一個小話劇,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時間進行語言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角色的立場,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1.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模式
想要設置一個合理的情景教學模式,就需要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心里特征、興趣愛好等,以便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有求知欲,老師才能更好的開展情境課堂學習。
2.創(chuàng)建開放式課堂
過去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敢多問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應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老師平等交流。如此,既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3.以學生為中心
實行情境教學模式,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動性。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往往是老師占主體地位,學生是被動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逐漸丟失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老師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互相尊重,平等交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真正做到師生平等。
情境教學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成效有著重要意義,老師應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正確認識情境教學的真實內涵,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韓麗;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下),2014(8)
[2]吳敦輝;情景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科技信息.2008(36)
[3]吳成瑤;淺談小學語文中的情景教學法[J].安徽文學:評論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