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波
(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鎮(zhèn)上南小學 吉林和龍 133505)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構建
張文波
(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鎮(zhèn)上南小學 吉林和龍 133505)
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課堂教學有效性特特征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是要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雖然表現(xiàn)在不同層次上,但學生是否有進步或有發(fā)展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構建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如何上出語文味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尋有效的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許多教師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語文教師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博的知識儲備,這樣在語文教學中才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潛質(zhì),了解學生的實際,展示個人的教學能力,才能將課堂實施成為真正的有效課堂。教師對教材要有真知灼見,能夠于平凡中見新奇,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見人之所未見,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內(nèi)涵,深入淺出,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游刃有余,講在點子上,一語道破。
我們提倡備課要備兩頭,即一備教材,二備學生。因此,語文教師備課時既要認真鉆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學生情況,力求制定出明確、具體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要以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精心安排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編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既減輕學生的過重學業(yè)負擔,又讓課堂充滿笑聲,充滿活力,學生懷著這種寬松愉悅的心情上課,何嘗課堂有效性不能提高?
我覺得“階段智能建構學案”無疑就是比較好的一種備課內(nèi)容的有效性的體現(xiàn)。它分為:(一)、我回顧、我成長。(二)、我糾錯、我進步。(三)、我鞏固、我快樂。(四)、我早行、我先得。只有這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才能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應有的提高,真正讓學生每天都有進步,人人都有成功的喜悅。
學生沒有參與的興趣和熱情就談不上參與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發(fā)展的人。在學生中同化自己的思想、行動,稚化自己的語言、思維,要以共同學習探討的語氣與學生溝通。俯下身來和學生平等交流對話,要讓學生感到老師和他們一樣在學習,是他們學習的同伴,用激情四溢的語言,飽滿樂觀的情緒感染學生。在這種享其師信其道的氛圍中自然形成了和諧的課堂,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得以激活繼而提出有質(zhì)量的問題,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使課堂變得鮮活。
質(zhì)疑問題是學生課堂常態(tài),教師提供時空和物質(zhì)材料為學生搭建有效參與的平臺。擅于搭建“臺階”,設置“腳手架”,鋪設“平臺”,必須給學生提供可參與的教學素材,給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給學生活動的舞臺。課堂上出乎意料的演示,豐富的多媒體影音資料,充滿和諧的小組合作,向?qū)W生提供文字、圖片、聲音、實物等物資材料。都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認識,都能成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因素。
蘇霍姆斯基曾說過這樣發(fā)人深省的話:“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見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課堂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狀況,學習狀態(tài),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學生,達到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課堂才能成為學生思維活躍,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的土壤。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感知不是產(chǎn)生學習動機的根本原因,產(chǎn)生學習動機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我們平時教學中常出現(xiàn)教師提出問題,很少有學生舉手,表現(xiàn)出對問題的漠視。其原因就是問題本身難度太大,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或是問題不明確,學生沒有思考的方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要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問題的刺激下,在教學中都有問題可想,有事情可做,有疑可思。使更多的學生都有參與到教學中來的可能。避免使教學成為少數(shù)人的表演。恰當?shù)膯栴}是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通向知識彼岸的橋梁。在學生不斷地解疑,釋疑過程中對課堂保持一種活躍的躍躍欲試的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課堂就會動起來,活起來。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苯虒W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和評價靈動的課堂必然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有效地運用得體的評價語言,激勵的功能,自然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間,學生自然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對學生課堂評價,對學生探究活動的收獲,對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增強自主發(fā)展的能力,提高主體發(fā)展的意識,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當適當給予點撥、調(diào)控,給學生以成功的情感體驗,增強參與探究的自信和樂趣。這樣不僅可以構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而且還會成為學生積極有效參與的無窮動力,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與信賴,學生就會打開敏捷的思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踴躍地表現(xiàn)自我。師生的情感,在交流合作和碰撞的過程中得到升華。讓課堂教學折射出智慧,充滿激勵,充滿人文關懷,變得精彩靈動。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式,就能使學生的參與更充分,更有效。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促進學生更大的發(fā)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