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世茂幼兒園 沈婷
幼兒音樂活動中教師組織指導的有效性
□江蘇省常熟市世茂幼兒園 沈婷
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恰當合理的要求、問題,及時科學的指導、評價是提高活動效果的有效保障。教師只有把握幼兒的認知水平,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能力。
明確要求 恰當提問 科學指導
在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時常發(fā)現(xiàn)教案備得很認真,問題要求寫得很詳細,教具準備得很充分,但幼兒卻反應平平、興趣不高、活動效果一般。教師應該如何組織指導才能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呢?
【案例1】X老師教學律動“摘果子”,在組織幼兒散點站位練習時,對幼兒說:“請大家找個空地方站好?!庇變罕荒切┯腥さ慕叹呶⒁寻崔嗖蛔?,等聽到教師的要求后便興奮地離開座位,擠成一團:有的幼兒跑步?jīng)_到靠近老師的地方;有的幼兒東奔西跑,追隨要好的朋友;還有的與同伴做起鬼臉;有的甚至涌向道具,爭來搶去,摔倒在地。
【分析】根據(jù)教學的設計,老師在介紹律動“摘果子”后,要組織幼兒站位,模仿練習律動。因此,教師的語言組織應該是:小朋友,下面我們要來學習“摘果子”的動作,先請小朋友找一找座位旁的空地。(找好后)請小朋友站到空地上,看誰站得又快又好。
【反思】教師在布置要求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是否清晰,操作性是否可行、有序。同時,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還要多思考自己的語言是否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提出的要求兒童會有怎樣的理解,能否按照操作、活動的過程分步提出要求,在此過程中及時給予指導、鼓勵、評價等,這樣既能確保活動的安全、有序,又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理解能力。
【案例2】教學歌唱活動“小鼓手”。教師在示范、演唱后問幼兒:“你們覺得老師的小鼓敲得怎么樣?”孩子們踴躍發(fā)言:“敲得很好聽”、“敲得很好”、“敲得很響”。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回答跟她預想的不一致時,連忙又表演了一遍,然后問道:“你們仔細聽聽,老師表演得怎么樣?”這時更多的幼兒舉起手說:“老師敲得真好聽?!崩蠋煾绷耍缓迷俅伪硌?,并繼續(xù)問道:“老師的小鼓敲得怎么樣啊?”孩子們一片茫然,不知老師到底要他們回答什么,便開始胡亂作答:“這次沒有上次敲得好”、“上次聲音低,這次聲音高”。聽到這些回答老師急得直冒汗。
【分析】根據(jù)教學要求,教師在示范、演唱中要讓幼兒感知、體會“鼓點有的快、有的慢”。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組織、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教師的示范、仔細傾聽教師的演唱,幫助幼兒逐步感知、體會鼓點節(jié)奏的快慢。設計的教學過程可以是:教師第一次示范、演唱,在學生感知到“敲得很好聽”后,提出問題:為什么會“敲得很好聽”?請小朋友再仔細看教師的示范,聽教師的演唱。然后組織幼兒交流:教師鼓點敲的節(jié)奏快慢一樣嗎?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第三次示范、演唱,要求幼兒認真體會,從而理解“因為鼓點節(jié)奏有快有慢,所以很好聽”。
【反思】教師的提問要把握時機,難易適度;要根據(jù)教學的過程,結合幼兒的學習情況、理解程度,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認真思考幼兒已有的認知(生活、知識)經(jīng)驗和可能給出的回答,從而厘清問題的導向是否清晰,答案的指向是否明確。然后根據(jù)教學的目標要求來設計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調整活動的過程,分解教學的難點,以便使問題的指向清楚、明確,使幼兒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有效的理解和反應。本案例中,老師發(fā)現(xiàn)幼兒的反饋沒有達到預期要求,如果在第二次示范時及時把問題調整為“你們仔細聽,老師敲鼓時節(jié)奏上有什么變化”,就能擺脫尷尬、困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3】律動《森林運動會》中,活動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孩子模仿動物走路。幼兒模仿后,老師說道:“你們真棒!下面我們跟著音樂來走一走。”在幼兒跟著音樂走完一遍后,老師又說道:“你們真棒!下面我們跟著老虎去運動場吧!”當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站起來模仿老虎的走路動作后,教師雖然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很多問題,如前奏沒有準備好、走路時不是很合拍、模仿老虎走路的動作不是很大膽等,但仍鼓勵道:“你們真棒!下面我們……”
【分析】本案例中,教師對于孩子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能及時鼓勵,但更應及時評價、正確指導。教師可以從幼兒的動作、節(jié)奏、體態(tài)、表情等方面評價,讓孩子了解到具體的哪方面需要提高。如果反復地“真棒!”“哇,漂亮!”“真好看!”等機械化的評價,兒童的情感、技能等是難以得到發(fā)展、提高的。
【反思】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這些問題可能是集體存在的,也可能是出現(xiàn)在部分或個別幼兒身上的;可能是技能方面的,也可能是情感、規(guī)則方面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正確評價與科學指導結合起來,譬如:“某某的小手飛起來了,真好看?!薄澳衬车哪_繃直了,真棒!”請他們上臺表演,小朋友仔細觀察,模仿他們把小手飛起來了、把腳繃直了。這樣,既能改變評價語言的蒼白與無力,又可以有的放矢地給幼兒指導。
音樂是一門充滿靈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藝術學科,也是向幼兒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當然,一個讓幼兒獲益頗豐的音樂教學活動,不僅需要教師不斷摸索并靈活運用有效教育策略,更需要教師將這種“教”的策略轉化為幼兒“學”的策略,為幼兒今后遷移這種策略積累經(jīng)驗,促進幼兒自主學習,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接下去的教學中,我將以此為目標,繼續(xù)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