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立功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小學 河南南陽 473000)
?
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
仵立功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小學河南南陽473000)
探究性學習與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存在一定的區(qū)別,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探究性學習可以有效鍛煉獨立思考能力,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中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這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處于輔導位置的學習模式,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理解課本知識。本文主要就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闡述,以供教師借鑒和指正。
小學語文教學 開展 探究性學習
語文學科不同與其他學科,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而且內(nèi)涵豐富,語文教師可采取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模式。但是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模式,其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提升其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而且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很好的補充。本文主要就如何更好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了思考。[1]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以探究為根本的教學活動,由探究和研究兩個部分組成。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教學就是指通過對課本知識的探討,研究出一種或者是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在這個探討的過程中也可以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好的激發(fā)出來。探究性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其重視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更多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性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開拓學生的思維,挖掘?qū)W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探究性教學是一種崇尚民主、平等、開放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形成一種自由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zhì)。[2]
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中合理的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得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極高的學習興趣。同時,探究性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能力的鍛煉,為其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探究性教學對小學的語文教學十分重要。
1.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探究性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補充,探究性的學習方法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具有很強的互動性,這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探究性教學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教師處于一個輔導的地位,有學生主導的課堂,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得課堂的效率大大的提升。通過探究性的教學模式,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未來的學習也充滿了期待。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教育模式不能達到的,可以說,探究性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死板枯燥,使得原來緊張嚴肅的教學氛圍轉(zhuǎn)變成自由輕快的學習氛圍,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揮自身才能的機會,從而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2.鍛煉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探究性教學的模式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有一個十分良好的互動,從多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在探究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語言的組織與表達能力,同時小組的合作中也使得學生懂得了團隊合作能力,鍛煉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學習的過程中,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靈活自如,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為他們?nèi)蘸蟮墓ぷ骱蛯W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形成了一種錯誤的理念,認為教的越多,學生的學習就會越好,其實不然。教師在課堂實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減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將課堂的教學效率降低。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采用滿堂講的教學模式,而更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參加到教學的過程中,并且享受這個過程,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不應當急著回答,而應該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所提示,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也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理設置情境模式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尚且處于一個懵懂的年齡段,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也較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語文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個特定的情境,將語文的學習與實際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這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其對課堂的知識也有一個全面的理解。
3.加強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訓練
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給學生留一個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比如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讀一遍教材,然后教師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最終讓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來增強教學效果。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激發(fā)出來。[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探究性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性學習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個補充,隨著教學方法和教師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探究性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會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探究性教學在小學語文中開展的意義已經(jīng)超出了語文本身的意義,對學生多個能力都有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對于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幫助。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是語文教育的最根本所在,也是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基礎。作為當代的語文教師,應該為此努力。
[1]姬淑芬.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新課程·上旬,2015,(1):539-541.
[2]達瓦次仁.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小作家選刊,2015,(33):189-191.
[3]龐海靜.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0):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