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錫良
江蘇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無錫 214011
?
阿托伐他汀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影響
鄒錫良
江蘇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無錫214011
【摘要】目的探討阿托伐他汀對頸動脈粥樣硬化(carotidarterosclerosis,CAS)患者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的影響,分析阿托伐他汀影響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carotidartery sclerosis plaqu,CASP)斑塊穩(wěn)定性的機制。方法觀察對象為無癥狀性CAS患者,應用彩色超聲多普勒進行檢查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值,并且對于CASP數量和穩(wěn)定性進行記錄。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靜脈血進行MMP-9和TGF-β1檢測。結果(1)2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各項觀察指標無明顯差別,A組在治療6個月后MMP-9明顯下降,TGF-β1明顯升高,但此后無明顯改變;B組在治療6個月后MMP-9明顯下降,TGF-β1明顯升高,到12個月有進一步改善,此后無明顯改善;(2)A組在治療前和治療18個月的CASP穩(wěn)定性比例無明顯改變,B組治療18個月后CASP穩(wěn)定性明顯好轉,優(yōu)于A組。結論(1)CAS患者TGF-β1水平降低,MMP-9水平升高,且與CASP的易損性有關;(2)阿托伐他汀治療CAS的機制之一是提高TGF-β1水平和降低MMP-9水平。
【關鍵詞】阿托伐他??;頸動脈粥樣硬化;轉化生長因子β1;基質金屬蛋白酶9
頸動脈粥樣硬化(carotidarterosclerosis,CAS)是常見病,在CAS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中,CASP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研究證實,易損斑塊和腦梗死的相關性非常密切,如果能夠把易損斑塊轉變成穩(wěn)定斑塊,則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和復發(fā)率可以明顯減少[1]。阿托伐他汀是臨床上治療CAS的常用藥物,主要是通過干預炎癥反應來改善斑塊的穩(wěn)定性,但其作用機制不太清楚。TGF-β1是具有抗炎作用的細胞因子,有研究證實TGF-β1與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負相關[2],但在CAS患者中研究很少。我們觀察了阿托伐他汀對CAS患者TGF-β1和MMP-9的影響,由此探討阿托伐他汀影響CASP穩(wěn)定性的機制,現介紹如下。
1研究對象
2010-02—2014-01在我院就診的無癥狀性CAS患者為研究對象,就診原因是體檢發(fā)現CAS或因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就診而發(fā)現CAS。入選標準:年齡45~65歲,依從性好,能夠按時進行隨訪體檢。排除標準:有卒中史、慢性心衰、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結締組織病、過敏體質者,平時服用他汀和非甾體抗炎藥者。分組標準:共有310例CAS患者納入觀察,隨機分為2組:A組155例,男94例,女61例,年齡(56.38±12.73)歲,高血壓128例,糖尿病37例,進行生活方式調整、體育運動等基礎治療,并且按照全身情況適當控制血壓、血糖;B組155例,男88例,女67例,年齡(58.04±13.12)歲,高血壓116例,糖尿病41例,在此治療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商品名立普妥,規(guī)格20 mg/片)20 mg/d口服。觀察隨訪18個月。
2實驗方法
抽取空腹靜脈血3 mL進行MMP-9(參考值2.5~3.8 μg/L)和TGF-β1(上海彩佑實業(yè)有限公司,參考值220~350 μg/L)檢測,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CAS采用彩色超聲多普勒儀檢查,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l.1 mm為CAS,IMT≥1.5 mm并且突入管腔為CASP。高回聲斑塊為穩(wěn)定型斑塊,低回聲斑塊為易損型斑塊。
3觀察指標
(1)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6個月、12個月、18個月的MMP-9和TGF-β1的水平變化;(2)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8個月CASP的穩(wěn)定性變化。
4統(tǒng)計學方法
5結果
5.12組治療前后不同時期TGF-β1和MMP-9水平改變A組患者在治療6個月后MMP-9明顯下降,TGF-β1明顯升高,但此后無明顯改變;B組患者在治療6個月后MMP-9明顯下降,TGF-β1明顯升高,到12個月有進一步改善,此后無明顯改善。組間比較,除了治療前外,B組各個隨訪時期的TGF-β1水平均高于A組,MMP-9水平均低于A組。見表1、2。
表1 2組治療前后不同時期TGF-β1水平改變 (μg/L)
注:A組內比較:△與其他各個時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他三個時期之間互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B組內比較:☆和★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和★與其他時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2組治療前后不同時期MMP-9水平改變 (μg/L)
注:A組內比較:△與其他各個時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他三個時期之間互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B組內比較:☆和★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和★與其他時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22組治療前后不同時期CASP穩(wěn)定性改變A組治療前穩(wěn)定斑塊57例,易損斑塊188例,治療18個月后穩(wěn)定斑塊65例,不穩(wěn)定斑塊180例;B組治療前穩(wěn)定斑塊68例,易損斑塊178例,治療18個月后穩(wěn)定斑塊121例,不穩(wěn)定斑塊54例?;颊咴谥委熐昂椭委?8個月的CASP穩(wěn)定性比例無明顯改變,B組治療18個月后CASP穩(wěn)定性明顯好轉,優(yōu)于A組。
6討論
CAS的發(fā)病機制至今仍不是十分明確,主流看法是,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影響下,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流中的膽固醇通過損傷的血管內皮進入內皮下,引起局部的炎癥反應,同時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也進入內皮下吞噬膽固醇成為泡沫細胞,后者構成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當脂質核心較小而纖維帽較大時,斑塊不容易破損,反之則為穩(wěn)定斑塊[3]。MMP-9是反映斑塊穩(wěn)定性的重要細胞因子,研究表明,MMP-9增高可以破壞CASP表面的纖維帽,導致斑塊的穩(wěn)定性下降,使得穩(wěn)定斑塊成為易損斑塊,增加了血栓時間的風險[4]。動態(tài)觀察MMP-9水平可以反映病情變化和藥物治療效果。
TGF-β1是血管內皮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產生的免疫活性分子,在腫瘤發(fā)生、創(chuàng)傷愈合、纖維瘢痕形成、器官移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近些年的研究認為,它對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揮保護作用[6],在冠心病患者的觀察研究中發(fā)現,TGF-β1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負相關[2],在應用他汀治療的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中,發(fā)現他汀可以升高TGF-β1水平而發(fā)揮血管保護作用[7]。但是TGF-β1在CAS患者中的作用以及他汀的治療作用還不得而知。研究發(fā)現,在CAS患者TGF-β1明顯降低,MMP-9的水平明顯升高,同時頸動脈易損斑塊比例高,提示對于CAS患者,TGF-β1水平低下可能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危險因素之一;在控制血壓、血糖等危險因素并積極的生活方式調節(jié)后,患者的TGF-β1水平有所提升,MMP-9水平有所下降,提示動脈粥樣硬化有所好轉,但是這種好轉的效果十分有效,因為在治療6個月后患者上述指標基本上無進一步改善,在經過18個月的治療后,CASP的穩(wěn)定性基本無改觀。而經過阿托伐他汀治療后,上述指標的好轉可以持續(xù)到治療后12個月,且在第18個月查彩超發(fā)現CASP的穩(wěn)定性明顯好轉,這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療CAS并且穩(wěn)定斑塊的作用機制之一是提升TGF-β1水平同時降低MMP-9水平。TGF-β1對于CAS的保護作用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7]:降低血管內皮細胞間隙的通透性,減少脂質浸潤到內皮下,阻止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啟動;抑制巨噬細胞表達清道夫受體,抑制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延緩CASP的形成;抑制單核細胞的趨化并且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減輕炎癥因子的釋放;減少MMP系統(tǒng)的表達,保護CASP的穩(wěn)定性;增加血管內皮表達生長因子,促進CASP內新生血管形成。
總之,本研究為臨床應用阿托伐他汀抗CAS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研究支持,推薦對于CAS患者早期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
7參考文獻
[1]肖本利,駱高明,吳境.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2):78-79.
[2]梁政,李波,王懷龍,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轉化生長因子-β1與冠狀動脈側枝循環(huán)的關系[J].廣東醫(yī)學,2014,35(9):1 382-1 384.
[3]龐振陽.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fā)生于他汀藥物治療的進展綜述[J].醫(yī)學信息,2014,27(3):581.
[4]宋月平,孫菊平,高娟,等.基質金屬蛋白酶-9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5):1 283-1 284.
[5]孫磊.轉化生長因子β1的生物學作用及應用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20(20):3 684-3 686.
[6]潘艷明,胡熙桐,劉朋飛,等.轉化生長因子家族神經保護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2):108-110.
[7]黃江偉,劉廠輝.轉化生長因子β在動脈粥樣硬化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6):58.
(收稿2015-02-26)
【中圖分類號】R5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1-0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