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婷
【摘 要】根據(jù)課本我們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是101.325KPa。本文介紹如何使用一個塑料吸盤掛鉤,一個5N的彈簧測力計,通過數(shù)學方法和物理公式來測量當?shù)卮髿鈮簭姷慕浦?。分析該方法的可行性,并與其他測量大氣壓強值的方法相比,討論該方法的優(yōu)點及不足。
【關鍵詞】大氣壓強;彈簧秤;杠桿原理
0 引言
隨著人們對大氣壓強研究的不斷深入,大氣壓強的相關問題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如大氣壓強傳感器在海拔高度測量中的應用等。我們根據(jù)所學知曉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的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大氣壓到底有多大人們還不清楚。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1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fā)現(xiàn)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到76厘米高度后就不再下降了。這76厘米刻度之上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jù)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于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 [1]今天,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器材、杠桿原理和壓強公式來測量當?shù)氐拇髿鈮簭姟?/p>
1 實驗裝置設計
實驗裝置由一個塑料吸盤掛鉤、一根直桿、一個著力點、兩條帶鉤的繩子、一塊玻璃和一個5N的彈簧測力計等構成。一根繩子一端勾住塑料吸盤,一端固定在直桿的一端記為A,另一根繩子一端勾住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在直桿的另一端記為B,著力點記為O。將塑料吸盤內的空氣排盡(可適當蘸水),固定在玻璃上。如圖1所示。
2 實驗原理
計算好連接塑料掛鉤端到著力點OA段的距離L1和連接彈簧測力計端到著力點OB段的長度L2,使B處受到的力在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內。接著,將蘸水的塑料掛鉤的吸盤放在光滑水平板上,擠出里面的空氣,按圖1所示,用彈簧測力計鉤著掛鉤緩慢往下拉,直到吸盤脫離板面,測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F2,根據(jù)杠桿原理的公式可以得到吸盤處受到的力F:
因為當吸盤恰好脫離桌面時,對吸盤的拉力與大氣對吸盤的壓力正好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此時算出的F就是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同時,通過資料對當?shù)卮髿鈮哼M行估測,利用杠桿原理,構造省力杠桿,使得測量值在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內,所以該方法可行。
2.1 杠桿原理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很久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便是說杠桿原理。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后從這些公理出發(fā),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p>
3 實驗步驟與結果
3.1 實驗步驟
1)利用游標卡尺重復多次實驗,讀出塑料吸盤掛鉤的直徑D;
2)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當吸盤脫離玻璃時的拉力讀數(shù)記為F;
3)利用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當?shù)氐拇髿鈮簭姟?/p>
3.2 實驗結果
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其中塑料吸盤的面積S=(7.065±0.006)×10-4m,端點到著力點的長度OA=3cm,OB=70cm,環(huán)境溫度t=25℃。
查找資料發(fā)現(xiàn),據(jù)杭州市氣象臺觀測站1961~1980年記錄,杭州市區(qū)的多年平均氣壓為1011.6百帕,二者基本符合。
4 優(yōu)缺點分析
4.1 優(yōu)點
1)和水銀測大氣壓相比,用這種方法測量大氣壓強安全無污染,沒有危險,可以在課堂上演示實驗。水銀是在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tài)存在的金屬。熔點-38.87℃,沸點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內聚力很強,在空氣中穩(wěn)定,常溫下蒸發(fā)出汞蒸氣,蒸氣有劇毒。微量的液體汞吞食一般是無毒的(有資料稱它在生物體內會形成有機化合物),但汞蒸氣和汞鹽(除了一些溶解度極小的如硫化汞)都是劇毒的,口服、吸入或接觸后可以導致腦和肝損傷。汞可以在生物體內積累,很容易被皮膚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水俁病是汞中毒的一種。汞破壞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口、粘膜和牙齒有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在高汞環(huán)境中可以導致腦損傷和死亡。盡管汞沸點很高,但在室內溫度下飽和的汞蒸氣已經達到了中毒劑量的數(shù)倍。 [2]
2)與壓力表相比,該方法使用的道具在生活中容易找到,成本較低。
3)該實驗使用到杠桿原理,靈活運用了原有的知識。
4.2 缺點
1)誤差較大。因為測量吸盤的直徑存在誤差,OA和OB段長度的測量存在誤差,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存在誤差,所以該方法測得的大氣壓強不夠準確,只是一個近似值。
5 結語
在大氣壓強的測量中,有許多因素將會對結果產生影響,例如溫度、海拔高度等。本實驗只能得到當?shù)卮髿鈮簭姷慕浦担珜嶒灩ぞ咭椎茫瑢嶒灧椒ê唵?,能夠在課堂演示,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通過本次物理實驗,加深了我對大氣壓強、杠桿原理以及讀數(shù)的認識,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實驗操作、科學原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大氣壓.http://baike.baidu.com/view/84982.htm?fr=wordsearch[OL].
[2]百度百科.汞.http://baike.baidu.com/view/26371.htm?fromId=30596&fr=wordsearch#5[OL].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