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錦波
【摘要】 目的:探討D-二聚體(D-D)、肌鈣蛋白T(cTnT)和心肌酶譜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診斷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行血漿D-D、cTnT和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的179例冠心病患者臨床資料,其中包括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組)、58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UAP組)、59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SAP組)和60例體檢健康者(對照組),對比各組相關(guān)指標的差異。結(jié)果:AMI組和UAP組D-D、cTnT及心肌酶譜水平均較SAP組和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AMI組cTnT的水平較UAP組明顯增高(P<0.05)。SAP組cTnT較對照組顯著增高(P 【關(guān)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D-二聚體;肌鈣蛋白T;心肌酶譜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24-00101-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為死亡率及致殘率均較高的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早期準確的診斷對于該病的預(yù)后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常用的AMl診斷指標有D-二聚體(D-D)、肌鈣蛋白T(cTnT)及心肌酶譜檢測等。為了更好的了解以上指標在AMI臨床診斷中的意義,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近幾年我院行D-D、cTnT和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59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和60例體檢健康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各組的指標變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行血清D-二聚體、肌鈣蛋白和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l組),其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齡62~70歲,平均年齡(65.7±11.2)歲;58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UAP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齡59~69歲,平均年齡(63.6±12.3)歲;59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SAP組),其中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齡61~68例,平均年齡(61.7±11.6)歲,回顧并分析所有患者臨床資料,以上疾病均符合WHO診斷標準。另選取健康體檢者60例(對照組)作為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62~71歲,平均年齡(61.8±11.7)歲。四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 方法抽取靜脈血3ml,立即送檢。檢測內(nèi)容D-二聚體、肌鈣蛋白T、凝血三項和心肌酶譜。采用法國STA-GO全自動血凝儀進行D-D的測定;采用AXSYM型電化學(xué)發(fā)光分析儀進行血漿cTnT的測定;強生VITROS 250干化學(xué)分析儀進行心肌酶譜的測定。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相關(guān)性采用直線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各組D-D、cTnT及心肌酶譜的檢測結(jié)果比較 AMI組和UAP組D-D、cTnT均較SAP組和對照組增高(P<0.05),且AMI組D-D、cTnT較UAP組明顯增高(P<0.05)。SAP組cTnT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AMI組AST、LDH、CK、CK-MB較SAP組和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UAP組AST、LDH、CK和CK - MB較SAP組和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見表l。 2.2 心肌梗死范圍與各臨床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直線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心肌梗死范圍與D-二聚體、肌鈣蛋白T和心肌酶譜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性(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AMI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早期準確診斷AMI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探究D-D、cT-nT和心肌酶譜的聯(lián)合檢測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價值,進而更好的為臨床提供指導(dǎo)。在本次實驗中,筆者發(fā)現(xiàn)AMl組患者的cTnT含量遠高于SAP組、UAP組和對照組(P<0.05)。進而進一步證實了肌鈣蛋白T在AMI患者中的含量較高,為診斷該疾病提供了重要的診斷參考。因此,肌鈣蛋白T水平變化可作為判斷AMI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另外,本次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AMI組患者D-D水平遠高于UAP組、SAP組和對照組患者(P<0.05),提示血漿中D-二聚體含量的增加可作為診斷AMI的重要標志物。本次研究中AMI組患者心肌酶譜水平同樣高于其它各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表明心肌酶譜水平可作為判斷AMI病情的臨床指標。此外,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患者心肌梗死范圍與D-D、cTnT及心肌酶譜中各指標的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性(P<0.05),但其具體機制還需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D-D、cTnT及心肌酶譜水平均對AMI有重要診斷價值,建議在臨床中采用多種方式聯(lián)合檢測,以提高AMI的診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