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鑫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腦血管患者心肌酶譜的臨床意義和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46例作為觀察組,另外同一時期進行健康體檢的體檢者46例為對照組,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心肌酶譜測定。結果 觀察組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與對照組的正常相比,組間指標指數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性腦血管患者進行心肌酶譜檢測,對于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應的治療預后情況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急性腦血管;心肌酶譜;臨床意義;價值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01
急性腦血管病屬于臨床常見的循環(huán)障礙疾病,具有發(fā)病較急、致殘率較高的特點,因此,準確地診斷與及時地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1]。鑒此情況,為了分析研究急性腦血管患者心肌酶譜的臨床意義和價值,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46例進行了臨床試驗分析,筆者現將詳細情況做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46例(觀察組)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臨床CT確診為患有急性腦血管疾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7.23±1.62)歲;疾病類型:腦出血19例,腦梗死16例,意識障礙11例。此外,選擇同時間段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體檢者46例(對照組)作為空白對象,所有入選體檢者均不存在心、肝、腎等器臟疾病。其中男23例,女23例;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6.89±1.73)歲。
1.2 研究方案
對所有入選對象進行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采血處理,并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血液樣本的心肌酶譜測定。此外,給予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相應的臨床治療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治療情況將其分為好轉與惡化兩種預后情況,并對其再次進行心肌酶譜測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tǒng)計所有研究對象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即AST(血清谷草轉氨酶,正常范圍:0~40 U/L)、LDH(乳酸脫氫酶,正常范圍:109~245 U/L)、CK(磷酸肌酸激酶,正常范圍24~170 U/L)、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范圍:0~25 U/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與對照組的正常相比,組間指標指數存在明顯差異,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預后情況患者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比較
觀察組中病情好轉患者34例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均優(yōu)于病情惡化患者12例,組間指標指數存在明顯差異,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通常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損害,這是由于腦血管病變現象會影響患者心臟供血情況所造成。此時,患者機體內的內茶酚胺與腎上腺素水平會急速上升,進一步加劇了心肌缺血、受損的情況[2]。另外,患者心肌受損時,AST、LDH、CK以及CK-MB等物質濃度將被大量釋放,并流入患者血清,此時,患者血液中的酶活性就會顯著升高,這也是采用心肌酶譜法測定患者急性腦血管疾病情況的重要作用機制[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與對照組的正常相比,組間指標指數存在明顯差異;觀察組中34例病情好轉患者的各項心肌酶譜測定指標均優(yōu)于其余12例病情惡化的患者,組間指標指數存在明顯差異,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急性腦血管患者的疾病情況與機體的心肌酶譜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關系,對急性腦血管患者進行心肌酶譜檢測,于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應的治療預后情況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 薇,崔煥波.急性腦血管患者心肌酶譜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15,16(08):94-95.
[2] 秦勁松.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改變在急性腦血管病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22):45-47.
[3] 高曉燕.急性腦血管病與心肌酶譜改變相關性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9(3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