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洪偉
【摘要】 目的 針對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進行治療所具備的效果進行探究分析。方法 100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 按照抽簽的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 各50例。參照組行以西咪替丁治療, 實驗組行以替普瑞酮治療, 治療周期均為30 d,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 參照組為64%,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針對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進行治療的效果非常理想, 值得在臨床進行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關(guān)鍵詞】 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85
在慢性胃炎的不同類型中淺表性的胃炎是非常常見的, 老年患者本身免疫機能相對較差, 導致成為了這種疾病高發(fā)的人群類型[1]。有科學研究認為, 針對老年人群當中患有慢性淺表性的胃炎患者行以替普瑞酮進行治療的效果非常理想, 因此本文將就此展開探究, 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就診的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100例作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 其中男54例, 女46例, 年齡65~89歲, 平均年齡(73.53±4.82)歲。全部患者均已經(jīng)過臨床確診患有慢性淺表性的胃炎, 按照抽簽的方式將全部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 每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行以相同的常規(guī)化基礎治療以及相同的臨床護理干預模式, 在此基礎之上對兩組患者行以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參照組行以西咪替?。ㄌ┪该溃┲委?, 口服給藥, 服用0.2 g/次, 給藥1~2次/d。
實驗組行以替普瑞酮(替普瑞酮膠囊)治療, 口服給藥, 服用1顆/次(替普瑞酮含量約為50 mg), 給藥2~3次/d。
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周期30 d后,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如下。有效:接受治療之后, 患者的腹部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癥狀基本完全消除;緩解:接受治療之后, 患者的腹部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癥狀得到緩解;無效:接受治療之后, 患者的腹部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癥狀沒有好轉(zhuǎn), 甚至有惡化的趨勢。總有效率=(有效+緩解)/總例數(shù)×100%。另外, 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不良反應并做以記錄。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實驗組接受治療后, 有效30例(60%)、緩解17例(34%)、無效3例(6%), 總有效率為94%;參照組接受治療后, 有效15例(30%)、緩解17例(34%)、無效18例(36%), 總有效率為64%。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562, P=0.0002<0.05)
2. 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在接受了替普瑞酮進行治療之后, 2例患者存在輕微的腹瀉反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參照組有5例患者存在腹瀉的反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本次研究當中,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 參照組為64%,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這一研究成果說明針對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進行治療效果非常理想。另外, 兩組患者中, 實驗組在接受了替普瑞酮進行治療之后, 2例患者存在輕微的腹瀉反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參照組則有5例患者存在腹瀉的反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替普瑞酮不良反應明顯低于西咪替丁。這一研究成果與賈春雷[2]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慢性的淺表性胃炎屬于一種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在臨床中, 老年患者時有發(fā)生, 臨床病癥主要包括腹部脹痛、胃部時常出血、身體乏力、惡心嘔吐等, 該病癥可以借助胃鏡等來進行檢查并確診, 當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根治藥物[3]。當前在臨床當中對慢性的淺表性胃炎進行治療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借助藥物來進行輔助性的治療, 替普瑞酮具有非常理想的廣譜抗?jié)兊男Ч?可以幫助胃部黏膜合成;而西咪替丁則能夠?qū)θ梭w夜間胃酸的分泌進行適當?shù)囊种疲?調(diào)節(jié)酸度, 保護人體胃部組織, 不過比起替普瑞酮來說具有比較大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在臨床當中, 針對患有慢性淺表性的胃炎患者行以替普瑞酮治療, 效果非常理想, 而且不良反應也非常低, 安全穩(wěn)定, 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 針對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進行治療, 效果非常理想, 值得在臨床進行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唐國洪.替普瑞酮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當代醫(yī)學, 2015, 21(6):140-141.
[2] 賈春雷.替普瑞酮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 7(13):178-179.
[3] 王蘭蘭, 劉源.替普瑞酮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31):311-312.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