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王文華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李光,王文華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老年人口不斷增加。2015年中國0-14歲人口為22681萬人,2015年中國15-64歲人口為100347萬人,2005-2010年中國0-14歲人口逐年下降,2010年0-14歲人口達到近十年最低值,為22259萬人。2015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434萬人,近十年65歲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明顯。
老年人口;勞動力;養(yǎng)老;年齡
人口老齡化作為年齡結構變動的趨勢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轉變引起的。西歐發(fā)達國家早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之后,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與人口素質的普遍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生育率下降而且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這些都加速了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tài)。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tài),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捶ㄊ?,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
中國隨著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和平均壽命的延長,21世紀初開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逐漸加快,今后隨著長期的低生育率,老齡化問題逐漸突出。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2006年2月23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中國人口已經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的壓力開始顯現?!吨袊丝诶淆g化發(fā)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指出,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01年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fā)展趨勢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將平均每年增加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大大超過總人口年均0.66%的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著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國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進入老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wěn)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到2051年,中國老年人口規(guī)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guī)模將穩(wěn)定在3-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wěn)定在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占老年總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30%,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臺期。
(1)勞動力不足,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力是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勞動力數量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fā)展。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造成勞動力供給減少,尤其是“人口紅利期”一旦過去,生育率持續(xù)保持較低水平,將直接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快速下降,嚴重影響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2)加重青年人口的養(yǎng)老負擔。人口撫養(yǎng)比又稱人口負擔系數,指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老年撫養(yǎng)比將不斷提高,使得年輕一代負擔加重,進而影響其生活水平。
(3)影響經濟發(fā)展的速度和規(guī)模。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最終形成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二者此消彼長。從長期看,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大,將進一步影響社會擴大再生產以及各個領域的基本建設,從而制約經濟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模。
根據中國確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zhàn)略目標,結合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3.1 努力建立全覆蓋的老年醫(yī)療健康保險制度。按照人的生命周期的生理演變,人的一生80%的醫(yī)療費用在60歲以后。但目前大部分老齡人存在看病難的問題,主要因為醫(yī)療保險制度過度市場化和本身經濟收入拮據,看病太貴,無錢看病,有了病也只能“硬撐著”。至于農村,合作醫(yī)療未能普及,許多地方缺醫(yī)少藥,農村老人看病更難。
3.2 積極發(fā)展老齡產業(yè),開拓老年消費市場。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推動老齡產業(yè)發(fā)展。所謂老齡產業(yè),就是指由老年消費市場需求增長帶動而形成的特色產業(yè),它包括所有有關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生產、銷售和服務等經濟活動。我國擁有規(guī)模龐大的老年市場,老年消費潛力大,再加上地區(qū)間差異大,需求層次多,為發(fā)展老齡產業(yè)提供了多種選擇。
3.3 實行彈性退休年齡制度。實行彈性退休年齡制度,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鼓勵老年人從事社區(qū)服務和自我服務等活動。對于曾從事教育、科研、醫(yī)務工作和有其他特殊專長的老年人,按規(guī)定和需要適當延長退休年齡,讓他們在各自崗位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實行彈性退休年齡制度,有利于完善勞動力市場,根據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原則開拓新的就業(yè)渠道。
總之,中國人口老齡化是新的人口社會經濟問題,是一種挑戰(zhàn),但并不可怕。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需要我們樹立和發(fā)揚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提倡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孝文化,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1] 洪國棟.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對策.人口研究,1997年第4期
[2] 柳清瑞,苗紅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推遲年齡策略研究.人口學刊,2004年第4期
[3] 張本波.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經濟社會后果分析及政策選擇.宏觀經濟研究,2002年第3期
李光(1990-),男,漢族,山西汾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畢業(yè)于甘肅政法學院,現就讀于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 王文華(1990-),女,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畢業(yè)于太原工業(yè)學院,現就讀于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
C913.6
A
1671-1602(2016)20-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