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武
在影視演員當中有一批人被稱之為“特型演員”,而演員孫洪濤雖然也和“特型演員”一樣飾演了開國元勛葉劍英元帥,卻又怎么都讓觀眾難以把他和“特型演員”聯(lián)系起來。因為,他飾演的葉劍英元帥、彭雪楓將軍以及民族英雄吉鴻昌,都是要表現(xiàn)出中國軍人的血性,更追求的是神似。說起來,孫洪濤最初飾演葉劍英元帥,前前后后還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年輕時寫血書請戰(zhàn)
孫紅濤身上的血性,從年輕時就已經顯現(xiàn)出來。16歲那年,孫洪濤離開了家鄉(xiāng)參軍到廣州,從此他進入自己向往多年的軍營。他參軍的時候,正趕上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他聽說和自己一起參軍的戰(zhàn)友有上前線的,心里著急,就聯(lián)合與自己分配到一個連隊的四位戰(zhàn)友向上級領導請戰(zhàn),為了上戰(zhàn)場,孫洪濤他們割破了小拇指,用自己的鮮血寫下請戰(zhàn)書。雖說最終他們沒能上前線,但是那一段經歷在孫洪濤心里永遠都不會忘記。采訪中,孫洪濤攤開手,給記者看了當年寫血書留下的疤痕。
孫洪濤隨后握緊了拳頭,他的拳頭也與眾不同,他對記者說:“你看我的拳頭,拳面是平的,這是當年還是戰(zhàn)士的時候練出來的。當年的訓練強度非常大,也非常艱苦。我總拍軍旅戲,拍軍旅戲的環(huán)境和條件都非常苦,可是我有了那一階段的鍛煉,我后來拍戲身體素質那是沒的說?!?/p>
孫洪濤不僅有血性,還頗具文采。18歲那年,孫洪濤考入暨南大學新聞系。4年后,他回到部隊,成為廣州軍區(qū)的新聞干事。此后他先后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報刊發(fā)表400多篇稿件,并有多篇稿件獲獎,他也因此3次榮立三等功,自己也從普通干事成長為軍務參謀。他說:“直到今天,當年學習新聞寫作的經歷一直讓我受益。”正因為有這段經歷,他之后飾演的儒將軍彭雪楓才得以神形兼?zhèn)洹?/p>
為爭口氣闖入劇組
說起孫洪濤最初接觸演員這個職業(yè)還是當年當軍務參謀的時候。那時他30歲,日常的工作大多是規(guī)范軍容軍姿,所以一旦看到不過關的軍容軍姿,他就會格外在意。一次,孫洪濤和戰(zhàn)友在看到一部影視劇中飾演軍人的演員軍姿不規(guī)范的時候,孫洪濤忍不住吼了起來:“這哪像個軍人??!”戰(zhàn)友看著情緒激動的孫洪濤不以為然地說:“要不你演一個看看?”孫洪濤毫不客氣地說:“有機會我一定演給你們看!”當時看似隨口一說的一句話,卻在孫洪濤心里埋下了“爭口氣”的種子。
說起來湊巧,孫洪濤看到一則電視劇《葉劍英》劇組征集演員的廣告,因為有之前和戰(zhàn)友說的“有機會我一定演給你們看!”那句話,孫洪濤就想干脆去試試,就給劇組寫了一封信。開始幾天,孫洪濤天天算著日子等劇組的消息,可是轉眼過去好幾天,去的信也像石沉大海,沒有半點反應,他想估計沒戲了。令他沒想到的是,有一天劇組竟然聯(lián)系到了他,并讓他去劇組試鏡。孫洪濤怕去了以后人家劇組不用他,那可丟人了,于是孫洪濤還瞞著妻子去了劇組。這一去,他陽剛的外形、良好的軍人素質,讓劇組大為驚喜,這不正是飾演葉劍英最好的人選嗎。就這樣,孫洪濤第一次參與了電視劇拍攝,還是飾演該劇的主角葉劍英元帥。此時的孫洪濤從未接受過專業(yè)的培訓,純粹就是本色出演,而實際效果卻得到了觀眾極高的評價。
就這樣,為爭一口氣,孫洪濤等于硬闖了一回劇組。回到軍務參謀的崗位后,戰(zhàn)友們都說他是塊演軍人的料。自從演完了葉劍英之后,不少劇組都來找他,在接拍電視劇《和平年代》的時候,與他一起搭戲的張豐毅對他說:“洪濤啊,你是一個真正為演軍人而生的軍務參謀,來當專業(yè)演員吧,光是各軍兵種的軍人你都演不完?!边@句話讓孫洪濤動了心,毅然報考了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那一年他32歲。在軍藝,他得到了一個專業(yè)演員的真正訓練。
電視劇《彭雪楓》劇中人物“彭雪楓”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軍人的代表。他是淮北抗日根據地的創(chuàng)始人,一位儒雅的軍事家、智慧的政治家。投身革命20年,南征北戰(zhàn),最終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而壯烈犧牲,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他堅定的理想信念、高貴的個人品格以及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讓孫洪濤深深感受到,為新中國而獻身的每一位“彭雪楓”永遠都是風范,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為了演好彭雪楓將軍,孫洪濤找來所有可以找到的介紹彭雪楓將軍的書籍,通過讀書,細細品味這位與眾不同的儒雅將軍的內心世界。
抵制雷劇再演民族英雄
關于之前社會廣泛關注的抗日雷劇這個問題,孫洪濤這樣說:“現(xiàn)在的確有一些人的價值觀有問題,在商業(yè)利益面前失去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底線,拿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當做真實的歷史,嘩眾取寵。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所有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都應該抵制。那么,我作為演員、電視劇制片人,抵制這些抗日雷劇最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呈現(xiàn)真實的歷史,拍出好的電視劇作品。電視連續(xù)劇《吉鴻昌》就是要把真實的民族英雄搬上熒屏,讓那些雷劇荒謬的劇情不攻自破。”據孫洪濤介紹,電視連續(xù)劇《吉鴻昌》的籌拍,靈感源于三年前一次“吉鴻昌”家鄉(xiāng)的活動。在這之后,他始終把這件事記掛在心里。在他看來,演員抵制雷劇最好的方式就是拍出真正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于是,從找劇本創(chuàng)作者到劇本改編,從導演到演員的選擇,事無巨細都有他的心血。在籌拍的過程中,也讓孫洪濤感受到了很多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們給予的支持。采訪中,孫洪濤告訴記者:“最終確定《吉鴻昌》讓康洪雷來導,康導的戲在精氣神方面別具一格,在和康洪雷導演的接觸中,我把我的想法和他進行了溝通,非常難得的是康導特別痛快就接下了這部戲,我在給他的短信里表達了感謝的意思,康導這樣回復我:‘為夢想,別客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