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平
(吉林省松原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中心校)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宋曉平
(吉林省松原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中心校)
小學教育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ch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塑造一個人的最基本的思想、品德的最佳時期。其中,語文教育在這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這一主題展開了論述,希望引起社會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視。
小學語文課堂 有效教學 策略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基礎(chǔ)教育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不僅僅因為它是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塑造一個人品質(zhì)、思想的重要時期。筆者從學生、教師和家長三個角度,來論述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希望能引起社會,特別是從事語文工作教育者的關(guān)注,并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1.陳舊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是“一刀切”“照本宣科”,往往就是一個黑板,一支粉筆,老師講學生聽;學校多只教文學不教思考;只教寫作不教表達;只教理論不教實踐,學生漸漸都變成了應試人才。然而人都是有差異的,這種不考慮學生差異性的教育方式,不僅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實施,不利于課堂的有效學習,而且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破罐子破摔,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
2.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婆e制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要成就,然而它形成的“應試制”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F(xiàn)在,我國多數(shù)學校仍是在這種制度下生存,老師為了成績而教學,學生為了成績而學習。這不僅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限制了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而且不利于學校各種其他活動的開展,易使學生疲憊,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提高。
3.學生的壓力大,產(chǎn)生厭學情緒。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許多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這種想法很好,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nèi)姘l(fā)展。但是,這也給多數(shù)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所以造成了學生的厭學情緒。而在這種狀況下學習,不僅達不到教師家長所期望的目標,而且容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1.教師定位策略:
首先,教師應該準確的定位自己,了解自己的職位需求,了解什么是有效教學。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小的精力,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滿足既定的教學要求。
其次,教師應該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在差異中尋找同一,讓所有學生都盡可能跟上教學的步伐,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再次,教師應該轉(zhuǎn)型,由傳統(tǒng)“傳授型”向現(xiàn)代“師生互動型”轉(zhuǎn)變。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記住,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教學。
最后,教師應該解放學生,不要用作業(yè)、考試、成績等條條框框來束縛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樣有利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增強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教學。
2.學生定位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越高,課堂效率就越高。所以,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準確定位自己在其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一,因此在課堂教育中就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首先,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準確定位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其次,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要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古話說的好:“學而不思則殆,思而不學則罔?!彼哉f,多思是走向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學生中總會存在一些懶惰不愿意思考,一有問題就習慣性依賴別人的人。對此,老師在給他們講解時,應該就他們的問題交給他們思維的方法,并多予鼓勵,讓他們漸漸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最后,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人都具有差異性,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一道題你會一種方法,我會一種方法,我們互相交流,那么我們就有了兩種解體的方法,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寬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而且有利于減輕老師課堂教學的壓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家長定位策略。家長是學生的監(jiān)護人,是學生學習最大的支持者和推動者,在學生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加強課堂有效教學,也應該做好家長的工作。應該首先減輕家長對學生的壓力。因為如今的家長都喜歡拿孩子進行比較,經(jīng)常會說你看誰誰誰,學習多好,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學?;蛘邽榱瞬蛔尯⒆虞斣谄鹋芫€上,從小就開始進各種難過培訓班補習班。讓孩子們在學校經(jīng)歷一周的高強度學習之后,仍然不能放松自己。這種方式對能合理調(diào)整自己的學生是錦上添花,而對不能合理解決面對這種壓力的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在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中,也應該做好家長的工作,家長應該視情況給自己的孩子安排學習目標。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只要我們努力尋找,我們終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文主要從老師、學生、家長三個方面探討了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因素及對應的解決策略,對老師、學生、家長都做了一個定位。但是,由于自身經(jīng)驗的局限性,對問題的分析也沒有做到面面俱到,但還是希望憑此引起大家對小學教育的重視。總之,課堂有效教學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一個漫長而持久過程。對此,我們應該不斷進行積極的探索與研究,以教學理論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導,通過實踐不斷總結(jié)、完善、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劉芳.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zhì)培訓專家指導匯編[M].中國和平出版社.
[2]阮望興,朱建人.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M].嘉興市小學教師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
[3]鐘啟泉.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M].
[4]龐維國.教學基礎(chǔ)與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