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紅
?
新教材作文教學反思
李美紅
作文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師的一塊心病。學生寫得辛苦,作文作文,作得人頭疼。但又不見提高;教師呢,批得更辛苦。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常常在想,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在送出去幾屆畢業(yè)生之后,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特別是接觸到新教材,讓我有了機會進行大膽實踐,將我的想法付諸實施。
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當務之急。這也是新教材的根本要求。作文教學的最大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寫作的積極熱情,當然也不會有寫作能力的提高了。什么是寫作?新教材課程標準這樣表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是個體認識的表達,因此,學生的作文必然具有原創(chuàng)性。鼓勵學生自由地,有個性地,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在這種作文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總之,寫作表達能力的提高是作文教學的終極目的,這也是與高考作文的要求一致的。
其次,作文教學應體現(xiàn)計劃性。這個計劃有長期的,長到高中三年;也有短期的,短到每一個學期。我的高中三年作文教學計劃是這樣的:高一,鞏固初中的寫作成果,幫助學生平穩(wěn)過渡,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識別不同文體。高二,側重議論說理散文的寫作訓練,全方位的訓練議論文的審題,多角度立意,布局謀篇,內容充實,論據充分的能力。高三,分專題全面訓練。從文體到語言有文采,逐一展開訓練。
萬事開頭難,高一第一學期尤為重要。學生進了高中,但寫作水平還停留在初中寫淺顯的記敘文的水準上。這時,教師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一旦被葬送,那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在第一學期,進度放慢,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保持其濃厚的寫作興趣。第一篇作文安排學生寫有關自己的記敘文。我給了學生這樣的引子:上帝在鑄造完你之后,就將那個模子打破了,所以,你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你有什么愛好,特長,或缺點、不足,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不同的經歷,或是難忘的足跡,成功的喜怒哀樂等等,用你獨特的文筆寫出獨特的你來。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限制。學生的興趣極大,寫出的文章雖然稚嫩,但真誠可愛,各具特色。接下來的幾篇作文,除了鞏固記敘文的成果外,注重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例如,寫作前細心觀察,深入思考。寫出真情實感,學會選擇典型材料;語言要生動形象。學生在一次次的訓練中嘗到了甜頭,逐步提高了寫作能力和水平。
作文教學還必須是有序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也是作文教學的規(guī)律,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讓剛上高一的學生寫議論文,學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議論文,寫出來的文章文體非驢非馬,還美其名曰“夾敘夾議”,甚至記敘文也不會寫。這樣的教訓讓我警醒。先寫好記敘文,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清楚,把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讓想表達的中心突出出來。再學習寫作議論文。結合議論文的教學,讓學生明白議論文是發(fā)表見解,證明某個觀點的,必須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然后學生再去寫議論文。寫作時先從簡單的入手,論題要小,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建立起議論文寫作的自信。
最后,作文教學還要注重方法。這里的方法除了寫作內容的豐富多彩,形式的多種多樣外,主要指寫作前的摘抄積累,知識吸納與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訓練;寫作時的點撥啟發(fā);寫作后及時批閱,講評指導。
如何幫學生認識生活,于漪老師認為,任何題材的文章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反映。寫文章就是寫生活。學寫文章,就要在生活這一關上認真下功夫,關心、了解、發(fā)現(xiàn)、尋覓、感受、思考。大腦中采集的自然與社會的信息越多,寫作的素材越豐富,思考得越深入,認識生活的能力越強。所以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思考。要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訓練思維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篩選提煉、對比分析、尋求事物的本質。學會發(fā)散思維,多角度立意,學會用辨證的觀點分析問題。這種觀察思考不只是親身實踐,也同樣包括對人類間接經驗的獲取。所以,寫作必須與摘抄同步進行。寫作是釋放,而摘抄是吸納,沒有吸納就沒有釋放。所以從高一起,我就會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隨時都可以擷取快樂的浪花,每天做好摘抄,分類,且每階段有所側重。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只做適當的點撥啟發(fā),萬不可滔滔不絕,代替學生的思考,代替學生去構思立意。有些新材料話題作文,因為已有了很好的觸媒,完全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完全不需要教師的點撥。
在作文批改講評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要求及做法。批改強調快,別等學生的寫作熱情燃盡,早已忘記寫了什么內容,再去講評。所以,教師的批改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如這篇作文我想檢查學生議論文文體的掌握情況,我就可以精批一部分,找到問題所在,對癥下藥,盡快糾正學生作文中的毛病。對于較容易的文章,則可以安排學生自己批閱或互相批閱。學生既覺得新鮮好玩,又在互相批閱中增強了責任心,提高了寫作水平。自批可讓學生反復修改自己的文章,從布局謀篇到錘煉字句,爭取每學期打磨出至少一篇精品。有的作文可安排面批,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能當面指出作文的長處與不足。另外,作文可與周記結合起來,大作文6—8篇為宜,精練為主,周記每周一篇,學生長期自由寫作為輔。這樣,學生在良好的寫作習慣中保持持續(xù)的寫作熱情,寫作能力在長期的訓練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作者單位:寧夏賀蘭縣逸揮基金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