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清,張愛玲,張 靈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云南昆明650031)
個性化護理在改善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馬文清,張愛玲,張 靈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云南昆明650031)
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在改善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2-02/2015-12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收治的74例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37)和對照組(n=37).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隨訪6個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比較兩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心理狀況改善情況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血小板(PLT)<20×109/L的持續(xù)時間為(4.52±1.37)d、達到PLT≥100×109/L的時間為(8.67±2.07)d,均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化療3 d、7 d、14 d后,研究組的PLT計數(shù)較對照組高,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分別為(43.43±6.44)分、(34.72±5.55)分,改善程度均較對照組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實行個性化護理效果確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況,盡快使其血小板指標恢復正常,減少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
個性化護理;白血病;化療;血小板減少癥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患者常見貧血、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等癥狀[1].化療是臨床治療白血病的常用手段,并在臨床取得較好療效.血小板減少是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fā)癥,其嚴重影響了治療的進展,嚴重時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2-3].如何在化療治療過程中改善血小板減少癥狀對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方式提出了要求[4].本研究選取74例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旨在探討個性化護理在改善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02/2015-12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收治的74例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血小板降至10×109/L.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取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符合倫理學要求.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n=37)和對照組(n=37).其中研究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22~57(平均41.31±8.45)歲;髓細胞白血病21例,淋巴細胞白血病16例;對照組男19例,女18例,年齡21~55(平均40.97±8.01)歲;髓細胞白血病17例,淋巴細胞白血病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健康教育、加強基礎護理、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具體如下.①針對性心理護理.患者缺乏對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正確認知,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治療流程,說明化療后的常見不良反應.并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及支持.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以縮短康復進程;②病房護理.保持室內(nèi)通風換氣,溫度及濕度適宜,每天進行室內(nèi)消毒,規(guī)定家屬探視時間與次數(shù);③抗感染護理.化療常見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下降,機體免疫力低下.醫(yī)護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皮膚整潔,密切觀察血小板回升情況.做好口腔、呼吸道、肛周等處的抗感染預防[5],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治療;④出血護理.對于無出血傾向的患者,應囑其充分休息,密切觀察皮膚、黏膜出血點、嘔吐物、瞳孔、血壓等,盡量避免侵入性操作,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⑤飲食護理.化療前給予常規(guī)止吐藥,制定個體化飲食計劃,囑患者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力,并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⑥血小板輸注護理.輸注前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制度,避免劇烈搖晃懸起血小板,根據(jù)患者實際耐受情況安排輸血速度.盡量保持血小板為最大活性.
1.3 評價標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分值越高,則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小板相關指標比較研究組患者PLT<20×109/L持續(xù)時間和PLT≥100×109/L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化療后3 d、7 d、14 d,研究組血小板計數(shù)值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血小板相關指標比較(n=37,±s)
表1 兩組血小板相關指標比較(n=37,±s)
aP<0.05 vs對照組.
組別PLT<20×109/L持續(xù)時間(d)PLT≥100×109/L時間(d)血小板不同時間計數(shù)值(×109/L)化療前化療3 d化療7 d化療14 d研究組4.52±1.37a8.67±2.07a114.56±10.4422.54±5.31a74.24±9.35a112.68±10.86a對照組6.38±1.6213.74±3.19115.73±10.9117.68±4.1464.36±9.18101.75±10.06
2.2 兩組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n=37,±s,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n=37,±s,分)
aP<0.05 vs對照組.
組別SAS評分SDS評分研究組護理前54.42±8.4354.58±8.14護理后43.43±6.44a34.72±5.55a對照組護理前54.71±8.3454.77±8.08護理后47.72±6.3143.29±5.81
2.3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患者發(fā)生口腔感染1例(2.7%)、肛周感染1例(2.7%),總發(fā)生率為5.4%;對照組發(fā)生口腔感染4例(10.8%)、肛周感染5例(13.5%),總發(fā)生率為24.3%,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人體血小板正常水平區(qū)間為100×109~300×109/L,當血小板計數(shù)值低于100×109/L時即為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癥[6].血小板減少癥是白血病化療治療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當血小板計數(shù)值低于20×109/L時,患者有內(nèi)出血的風險,而在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值低于10× 109/L時,有必要進行預防性血小板輸注[7-8].在白血病患者化療過程中,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降低化療風險,使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值恢復正常,對治療有重要意義[9-10].個性化護理是結合護理人員的工作經(jīng)驗與患者病癥的具體護理要求,做好相關預防工作,積極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核心思想[11],督促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主動實踐,不斷反思學習[12].注意飲食,避免排便困難造成肛門出血等情況出現(xiàn)[13].陳燕等[14]研究指出,對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判斷患者的實際病情,護理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做好口腔、皮膚等部位的清潔工作,減少感染發(fā)生,必要情況下使用抗感染藥物,對于緩解病情、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選取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74例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旨在探討個性化護理對其的改善效果及安全性.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PLT<20×109/L的持續(xù)時間、達到PLT≥100×109/L的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化療3 d、7 d、14 d后,研究組的PLT計數(shù)較對照組高;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同曾艷等[15]研究結果一致,證明了對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實行個性化護理的積極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及心理狀況,明顯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對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實行個性化護理效果確切,安全可行,能促進血小板指標恢復正常,改善患者的情緒反應,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趙玉濤.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中的應用[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1):147-148.
[2]邱亞男.個性化護理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依從性及感染控制的臨床效果[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19):107-109.
[3]王微霞.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影響及醫(yī)學倫理學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5,28(2)272-273.
[4]趙秀榮.醫(yī)護一體化合作模式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35-36.
[5]王劍青,婁方方,汪 冶,等.去甲斑蝥素及其五種衍生物抗白血病細胞K562作用的實驗研究[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4, 1(6):13-17.
[6]趙偉娟.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療的護理難點及對策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2):41-43.
[7]周 燕,陳?;ǎ瑥埗?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炎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4):2876-2878.
[8]李潔莉,李建芳,熊亞芬,等.人文關懷在青少年白血病化療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3):285-287.
[9]張彩英,畢靜敏,羅彩嫻.個性化護理干預在急性白血病化療100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5,24(17):119-121.
[10]謝麗麗.優(yōu)質護理對白血病患者化療焦慮抑郁情緒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0):247-248.
[11]李煥楠,李 通,周 源,等.個性化護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4):247-248.
[12]徐 倩,劉文君.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參數(shù)及功能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10):787-790.
[13]陸時運,趙曉紅,周仲昊,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所致血小板減少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3,22(4):257-259.
[14]陳 燕,孔 娟,宋海燕.急性白血病化療期間的護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9):1489-1490.
[15]曾 艷,劉 羽,譚艷麗,等.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臨床特點及個性化護理體會[J].血栓與止血學,2016,22(1):104-106.
R473.73
A
2095-6894(2016)12-67-03
2016-11-09;接受日期:2016-11-22
馬文清.研究方向:血液內(nèi)科.Tel:0871-63638655 E-mail:mawenqing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