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儉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石門鎮(zhèn)莊坨中學)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孟慶儉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石門鎮(zhèn)莊坨中學)
從目前我國初中生的現狀來看,學生的審美能力比較差,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審美標準和趣味。如NBA籃球比賽中各個籃球明星技術動作之華麗;社會上流行的街舞之通俗“靚麗”,但他們卻不能理解和欣賞什么是真正的運動美,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是十分必要的。體育教學不僅擔負著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同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任。
初中體育 美育滲透 原則 途徑
美育教育在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今天,人們也更加向往健康美的和諧,美育正是培養(yǎng)人們具有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體育課的美教教育,必須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能去鑒別分析人體動作美的內在因素,這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思考和踐行的。
1.塑造身體美。學生都希望自己有強健的體魄、健美的肌肉、動人的曲線、協(xié)調優(yōu)美的姿勢?!绑w育教學能使學生的臟器、神經系統(tǒng)、身高、體重等發(fā)育良好,具備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生命活力,同時又在動作、形體和姿態(tài)上具有體育美的風度,從而顯示出活潑、大方、矯健的青春朝氣?!边@就是使學生的身體獲得健與美的發(fā)展。
2.培養(yǎng)技能美。技能越是熟練、越是靈巧、越是高超,就是能使技術動作表現出美的動感與韻味。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追求動作的合理與準確,還要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動作在幅度、力度、節(jié)奏等方面獲得一定的協(xié)調感、韻律感、自由感,讓學生表現出優(yōu)美的運動姿態(tài)和良好的運動技巧。
3.塑造人格美。塑造人格美,體育教學在這方面有著比其他學科教學有著更為直接更為顯著的作用,一方面,這是因為體育教學多以對抗與競賽為內容,這能磨練學生自信、勇敢、頑強、堅韌、機智等品質;一方面,又以進步和友誼為目的,便于培養(yǎng)學生坦誠、寬容、諒解、互愛等品質;并且,通過對抗與競賽,又使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團隊精神得到加強。如此堅持下來,能使學生漸漸地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定向,使學生的人格慢慢得到升華。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必須貫徹“健康第一”教學目的和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既要遵循美育的普遍規(guī)律,也要充分考慮到體育教學的審美特性,因此,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以美育體”原則。“‘以美育體’原則是指體育教師按照美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廣泛存在于體育教學中的美的因素發(fā)展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陶冶學生情操,從而實現體育與美育的結合,達到‘體美共育’的目的。
2.潛移默化原則。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長而精細的熏陶中形成的,如春風化雨,點滴滋潤,天長日久,刻骨銘心。體育教師要始終堅持在教學中滲透美育,“以教材和課堂為媒體,有機結合審美教育,不牽強附會,進行‘有機’滲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系統(tǒng)安排美育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進行‘有序’滲透;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不喧賓奪主,進行‘有度’滲透;變自然利用為自覺設計,變被動吸收為主動選擇,變消極享受為積極參與,變生理愉悅為理性思考,進行‘有意’滲透?!?/p>
3.因材施教原則。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身體條件、健康狀況、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情況的不同,因此,體育教師就要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美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因人而異。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集體授課,個別指導,及時評價等,以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1.注重體態(tài)、語言、示范美。首先,教師衣著要和宜、整潔,語言文明、行為文雅,精神飽滿。在炎熱的盛夏或嚴寒的隆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保持教態(tài)自然的精神面貌,這樣會給學生威武、剛強和健美的印象。其次,教師講解動作要領時,要力求語言生動形象,精練扼要,如籃球三大步教學,讓學生記住“一大二小三高跳”要訣。再次,示范動作要求輕松、優(yōu)美、準確,一個優(yōu)美、準確的示范動作,往往會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并得到美的感受,增強審美意識,進而積極投入到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中去。
2.構建師生關系和諧美。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相互尊重,容易構建融洽的課堂氛圍,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要真誠的對待學生,關心學生,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如體育素質差的學生,教師要熱情耐心地教導,幫助他們掌握動作要領,教師切莫冷淡,挖苦。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閃光點,多肯定成績,多鼓勵表揚,增強自信心,這樣就會達到關系和諧。
3.挖掘教學方法和手段美。教學方法是手段的運用是否得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相對較為枯燥,使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應用要力求新穎多樣,豐富多彩,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藝術性和趣味性。應注意“人應該是同美一起游戲”這一原則,如在準備活動時,根據課的內容編排動作新穎,科學合理的徒手操,取代單調機械式關節(jié)操。
4.創(chuàng)造教學環(huán)境美。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有自發(fā)性和潛在性的特點,可以說環(huán)境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場地的布置力求做到整潔,粉線清晰;器材擺放要整齊、有序,從而使學生產生興奮、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就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以求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注重德育、美育教育,在運動中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健康的審美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心靈健康、行為的健康美,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形體美、運動美。體育教學對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開展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