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勤
?
探討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影響
王改勤
【摘要】目的 對中風護理單元用于中風患者的護理中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影響進行探究。方法 對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中風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護理方式為依據(jù)分為觀察組(中風護理單元,n=34)與對照組(中風常規(guī)護理,n=34),并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及應對方式評分進行比較。結(jié)果 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取得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應對方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護理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中風患者以護理單元的形式進行中風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自我護理效能的提升,對于優(yōu)化患者生存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中風護理單元;日常生活能力;應對方式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南石醫(yī)院內(nèi)科,河南 南陽 473000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生存環(huán)境不斷改變,部分難治性疾病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也隨之不斷增長,中風即為其中常見的一種[1]。一方面,中風可造成患者的認知功能、活動功能相對受限,導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各項事物的應對情況不容樂觀;另一方面,中風在沒有得到及時控制的情況下,極易引發(fā)其他各類并發(fā)癥,對患者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構(gòu)成更為嚴重的威脅。基于中風的難治性,通常除相應的治療措施之外,還應對中風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由此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2]。筆者現(xiàn)結(jié)合相關(guān)病例,對中風護理單元在其中的護理價值進行了探究,總結(jié)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進行病例選取的時間為2014年1月~2015年1月,筆者對此期間在我院進行診治的68例中風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根據(jù)護理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共有患者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患者年齡為52~83歲,平均年齡為(66.73±5.43)歲。對照組共有患者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為51~82歲,平均年齡為(66.68±5.3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方面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病情均與臨床上中風的診斷標準相符,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所有患者均實施針對性治療的基礎上,分別以不同方式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其中,對照組患者所接受的中風常規(guī)護理,主要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根據(jù)癥狀變化遵醫(yī)囑用藥等常規(guī)護理操作。觀察組則在對照的基礎上以中風護理單元形式進行護理,具體如下:(1)評估子單元。由專業(yè)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具體癥狀、高危因素等情況進行切實評估,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2)施護子單元。首先,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常規(guī)指導,使患者充分熟悉治療過程;其次,護理人員應根據(jù)不同的證型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動態(tài)觀察;最后,如患者出現(xiàn)壓瘡、感染、發(fā)熱等相關(guān)癥狀,則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針對性處理,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為目標,以對患者病情的好轉(zhuǎn)起到輔助作用;(3)康復子單元。為對患者的肢體、吞咽、語言等方面面臨的障礙起到緩解作用,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康復指導,并在此基礎上采用拔罐、穴位針灸、三陰經(jīng)推拿等護理技術(shù)進行配合;(4)教育子單元。為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能力及依從性,護理人員首先應當告知患者自行應對生活問題的重要性,并對患者生活中各項常見的問題進行耐心的解答,使患者能夠以最佳狀態(tài)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
1.3觀察指標
采用我院自制的評分量表對所有患者經(jīng)護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應對方式進行評分,量表中的內(nèi)容包括日常進食、如廁、洗澡、活動等,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應對方式越優(yōu),最后對兩組患者的評分進行比較即可。
1.4統(tǒng)計學分析
2.1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
施以不同方式的護理后,觀察組取得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62.35±5.27)分;對照組取得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46.23±4.87)分,兩組相比,觀察組較高,t=5.1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應對方式評分比較
施以不同方式的護理后,觀察組取得的應對方式評分為(61.47±4.71)分;對照組取得的應對方式評分為(44.19±4.29)分,兩組相比,觀察組較高,t=6.12,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于中風患者而言,由于受疾病影響,在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方面均相對弱于健康人群,在這一情況下,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及康復進展也將受到一定的阻礙[3-4]。對此,廣大醫(yī)學工作者逐漸將護理方向放在促進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上,致力于通過患者改善自身的能力以實現(xiàn)對病情康復的促進作用。中風護理單元便是立足于上述理論基礎的一種護理模式,主要通過對護理過程中各項措施進行細化處理,在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同時使其掌握各項生活中所涉及的相關(guān)應對方式,由此實現(xiàn)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研究表明,將中風護理單元模式應用于中風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對于患者日常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5-9]。
本次研究取得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經(jīng)護理后取得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應對方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護理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中風護理單元在中風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護理價值。
參考文獻
[1]周群,蔣運蘭,郭秋月,等. 杵針療法結(jié)合情志護理對中風后抑郁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6):534-536.
[2]王樂紅. 穴位按摩配合中藥熏洗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4,29(8):765-767.
[3]東梅,李燕,陳迎,等. 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生存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J]. 天津護理,2014,22(3):194-196.
[4]王敏. 中風后恢復期穴位按摩聯(lián)合辨證施膳的護理效果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5,24(23):2604-2606.
[5]溫清秀,李麗蓉,陳靜文. 病情標識化在中風康復病房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3):1732-1734.
[6]張冬梅. 中藥足浴聯(lián)合肢體按摩治療中風后偏癱3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 河北中醫(yī),2014,36(12):1882-1883.
[7]藍順萍,江巧玲,藍映蘭. 擴肛法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中風老年臥床患者便秘的療效觀察[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22-23.
[8]莫美英. 針灸聯(lián)合早期功能鍛煉治療中風病人下肢痙攣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 全科護理,2014,12(4):324-325.
[9]周麗萍. 中風病的中醫(yī)護理及康復指導[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6):230-231.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roke Care Unit on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and Coping Style of Stroke Patients
WANG Gaiqin Internal Medicine, Nanyang South Stone Hospital, Nanyang He’nan 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are of stroke unit care for stroke patients in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patients' daily life and coping styles to be explored.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 based on nursing manner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roke care unit, n=34)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stroke care, n=34), 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daily living score and coping scor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made daily living score, coping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groups care benefits. Conclusion For stroke patients in the form of stroke care nursing unit will be to help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patient self-care and efficiency,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Stroke care unit, Daily living ability, Coping style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2-021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