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治國,侯麗麗,范玉敏,王建民
(酒泉衛(wèi)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摘 要:采用自編QQ群使用調查問卷和座談方式對學生班級QQ群使用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1)QQ群已是學生普遍用于交流和娛樂的方式;(2)班級QQ群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方式之一;(3)QQ群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針對調查結果,提出進一步加強班級QQ群監(jiān)管和網絡安全教育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中職生;QQ群;使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23-0144-03
中職生QQ群使用現狀調查研究
于治國,侯麗麗,范玉敏,王建民
(酒泉衛(wèi)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摘 要:采用自編QQ群使用調查問卷和座談方式對學生班級QQ群使用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1)QQ群已是學生普遍用于交流和娛樂的方式;(2)班級QQ群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方式之一;(3)QQ群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針對調查結果,提出進一步加強班級QQ群監(jiān)管和網絡安全教育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中職生;QQ群;使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23-0144-03
QQ是目前學生最樂于接受、校園最為流行的軟件之一,具有信息交流、資源共享、信息發(fā)布等多種功能。集眾多優(yōu)點于一身的班級QQ群可以將班級所有學生納入其中,形成一個虛擬班級管理交流平臺。班主任可以通過QQ群對本班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情感交流、作業(yè)布置與檢查、問題反饋和輔導等管理操作。對學生而言,QQ群則是可以擺脫現實和敞開心扉的網絡空間。但是受網絡各種不良信息的沖擊和滲透以及學生認識的不成熟性等因素影響,QQ群的使用存在一定風險。本文通過對QQ群使用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為我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1研究對象
以全校各專業(yè)1~2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4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4%。調查對象涉及不同年齡、性別、專業(yè)和學歷層次。
調查內容包括學生基本情況、QQ群使用年限、QQ群使用目的、加入QQ群的數量、收發(fā)不良網絡信息以及班級QQ群管理等方面,共16題。
1.2研究方法
為保證研究的客觀性、有效性和針對性,本文主要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即問卷調查、觀察和訪談相結合方式進行,其中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
(1)通過整理和網絡查閱,收集與班級QQ群使用有關的大量文獻資料和調查統計數據,并對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為編制QQ群使用現狀調查問卷和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發(fā)放QQ群使用現狀調查問卷,并隨機對從事班級管理的教師進行訪談,結合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2.1學生QQ群使用現狀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n=482)
表2 學生QQ群使用情況(n=482)
表1、表2顯示,學生QQ群使用率為100.0%,與網絡調查結果高度一致。其中,陌生QQ群使用率為79.7%,朋友圈QQ群使用率為99.6%,班級QQ群使用率為97.1%。
表3 學生QQ群使用年限(n=482)
表3顯示,學生普遍使用QQ群,使用3年以上的占62.7%。個別學生從小學就已經開始使用QQ群,并且操作熟練。
表4 學生使用QQ群的目的(n=482)
表4顯示,學生使用QQ群的目的為聊天、娛樂和班級通知發(fā)布,用于學習的僅占2.5%。
表5 學生加入QQ群的數量(n=482)
表5顯示,學生加入QQ群的數量普遍在4個及以上,個別學生加入QQ群的數量高達50個,令人吃驚。
表6 學生QQ群接收到的不良網絡信息情況(n=482)
表6顯示,QQ群中的網絡負面信息量仍然很大,特別是學生加入的陌生QQ群,各種廣告信息發(fā)布占100.0%,兼職欺詐信息占87.8%,色情信息占80.3%。由于學生對網絡詐騙信息具備識別能力,故未發(fā)生被騙情況。學生在陌生QQ群中有轉發(fā)不良信息的行為,其行為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
表7~9顯示,班級QQ群均為班主任或學生建立,能有效行使群管理職能,并保持網絡文明。但學生對班級QQ群的滿意度為64.7%,仍有30.1%的學生持不認可態(tài)度。91.5%的學生認為班級QQ群的功能主要是信息發(fā)布,涉及思想教育內容的比例僅為23.8%。
表7 班級QQ群建立者(n=482)
表8 學生對班級QQ群的態(tài)度(n=482)
表9 班級QQ群的功能(n=482)
2.2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加入的QQ群數量較多,并且在陌生QQ群有較高的活躍度,而在班級QQ群中相對沉默。
(2)學生使用QQ群的目的主要為娛樂和聊天,而班級QQ群則主要用于接收教師發(fā)布的信息,QQ群的其他功能利用率較低,群討論、群投票、作業(yè)等功能有待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
(3)學生對班主任建立的班級QQ群不完全肯定,甚至有排斥心理。教師對班級QQ群的參與和管理較少,大部分只是作為班級信息發(fā)布的公告欄,降低了QQ群的管理和教育職能。
QQ群將現實與虛擬有效結合,縮短了空間和心理距離,為“互聯網 +”教育搭建了一個數字化管理和德育平臺,通過合理應用,可提升班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針對性。但我們也應當看到,QQ群有其不利的方面,特別是學生加入的陌生QQ群,人員構成復雜,而信息資源的開放性、群體性和互動性,往往導致不良信息肆意傳播,某些欺詐、色情信息會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
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執(zhí)行者,有責任在QQ群使用過程中積極參與QQ群活動,發(fā)揮引導和監(jiān)督作用。
3.1引導學生遠離陌生QQ群,營造網絡文明環(huán)境
針對學生加入陌生QQ群聊天娛樂的行為,應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下的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了解學生QQ群信息發(fā)布情況,教會學生辨別信息的真?zhèn)?、?yōu)劣,培養(yǎng)學生網絡信息鑒別與判斷能力;幫助和引導學生自覺分析不良信息產生的根源并認識其危害,要求學生堅決抵制QQ群發(fā)布的反動、黃色、不健康內容,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引導學生退出不健康、不文明的QQ群,營造校園網絡文明環(huán)境。
3.2嚴格管理班級QQ群,充分發(fā)揮主陣地作用
班級QQ群是班級師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作為班級的交流平臺,班主任應加強并規(guī)范QQ群管理,充分發(fā)揮管理員的作用,實行實名制管理,制訂群規(guī)則、加強群內監(jiān)督。
教師定期發(fā)起和參與班級QQ群的各種倡議,積極引導學生利用QQ群的各種功能開展有意義的班級活動。教師可在群中發(fā)布信息、存儲文件,共享資源,群成員也可以將資料發(fā)到群共享,每個成員都能在第一時間下載、閱讀和分享資源。例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收集一些相關學習材料,上傳至QQ群共享文件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所學知識,促進學生進步。班主任可以發(fā)起實時討論,針對當前敏感話題引導學生認清事實,或者利用群投票功能實施班級選舉等。
總之,QQ群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校園生活的一部分,它能打破空間局限,使校園延伸至廣闊的社會,實現校內與校外溝通融合。隨著QQ群功能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應充分利用群內各組件的功能,教師可在網上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信息發(fā)布、主題活動、專題討論、資源共享等。但是,QQ群只能作為教師工作的輔助平臺,并不能代替與學生面對面的教育、管理。面對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應開闊思路,不斷探索出更多、更有效、更便捷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