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煥
延川縣中小學學校體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
喬麗煥
學校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動商”的主要任務,還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本文以陜西延川縣的21所中小學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對當今延川縣中小學學校體育開展現(xiàn)狀做一調研并深入思考,旨在為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的更好發(fā)展提供參考。
中小學;學校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思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學校體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2014年7月28日劉延東副總理又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把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人點”,進一步證實了學校體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人做出突出貢獻。而當今的學校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卻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為什么最近幾年關于學校體育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比較多?為什么學校體育還是得不到重視?為什么出現(xiàn)中考熱的問題?為什么中小學生總是抱怨主課老師還在霸占音體美課?為什么與很多學校體育課上的沒有活力、激情?等等。學生玩不好,怎會身體好?身體不好,怎會學得好?
1.1 體育課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當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得運動技能、培養(yǎng)動商、發(fā)展身體素質、促進人格塑造的啟迪課程。但是縱觀中小學體育課,卻普遍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1.1.1 學校體育總課時開設不夠
按照2011年修訂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關于學生體育課的課時規(guī)定,水平一的學生每周開設4個學時的體育課,而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的學生每周開設體育課3個學時。但是,在每個水平階段所開設的體育課課時往往都被大打折扣,開課率約為76%,其余的24%都被其他課程占用或被直接取消。84%的小學生因沒有體育課或者體育課上不夠而煩惱,但是在中學22%的學生都不愿意上體育課。
1.1.2 學校體育師資不足及師資力量較差
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延川縣中小學目前大約有50位體育教師,其中研究生學歷的體育教師為零,本科學歷的體育教師相對較多,??萍皩?埔韵碌捏w育教師相對較少,但是根據(jù)延川縣中小學學校的數(shù)量來看,體育教師還是遠遠不夠的,不光在數(shù)量上存在缺口,而且在質量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注定了體育教師教學任務的繁重和部分學校無體育教師的尷尬局面,再加上有些中小學體育教師只會一兩門運動技能,嚴重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1.1.3 體育課課堂常規(guī)安排不合理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體育課堂常規(guī)一樣,是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的基礎,課前常規(guī)、課中常規(guī)、課后常規(guī)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省略。但是,據(jù)調查顯示62%的體育老師不注意課前、課后常規(guī),30%的體育教師不注意課中常規(guī),10%的體育教師集合整隊、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等幾乎都不規(guī)范、合理,導致體育教學時間縮短,“放羊式”體育課普遍存在,學生上體育課穿這牛仔褲、皮鞋、涼鞋等不合適的運動著裝,導致體育課無法正常進行。因此,良好的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在體育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執(zhí)行的。
1.1.4 體育課運動強度不夠
體育課的運動強度是決定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學生的身體能否達到預期的中等負荷強度就得看體育教師怎么去安排這節(jié)體育課的教學習練順序,及組織方式等,學生要服從老師的安排。但是,在強調安全第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體育課出現(xiàn)無強度、無難度、無對抗;不出汗、不喘氣、不臟衣、不摔跤、不擦皮、不受傷、不奔跑這“三無七不”現(xiàn)象,這樣的體育課何談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呢?
1.2 學校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綜合體育課程的一部分,是體育課堂的延伸,是陽光體育運動1小時的形式之一,可在校內進行,也可在校外進行,主要是復習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發(fā)展身體、增進健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為目的的體育教育活動。而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又包括早操、大課間體育活動和班級體育活動等。那么學校課外體育活動有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狀呢?
1.2.1 大課間體育活動
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組織形式多樣,而不是單一的進行廣播體操、校園集體舞、打太極、練瑜伽、排舞、自由活動等。根據(jù)各個學校,因地制宜,可進行全國通用版的室內健身排舞,也可自己選擇創(chuàng)編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等,但是目前延川縣中小學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種局面: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單一,組織形式禁錮,忽冷忽熱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常存在,如果一遇到雨雪刮風天氣,大課間體育活動正常進行難以保障,也就失去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意義。
1.2.2 早操
在所調查的10所學校中(其中小學7所,中學3所)除特殊情況外,堅持每天出早操的小學占42.8%,中學占66.7%。早操的主要形式為跑步和做廣播體操。因延川縣自然環(huán)境氣候的影響,一般是春夏秋兩季進行廣播體操,冬季跑步和早操同時進行。
1.2.3 班級體育活動
班級體育活動組織的好與不好,勤于不勤體現(xiàn)一個班級的組織管理水平及學生的團結合作情況,同時還會影響一個班級的班風。據(jù)調查每學期進行5次以上的班級體育活動的學校占20%,3—4次的學校占50%,1—2次的學校占70%,不組織班級體育活動的學校占10%。
1.3 學校運動訓練與競賽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20條規(guī)定:“學校應當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開展課外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并根據(jù)條件每年舉行一次全校性的體育運動會”學校運動訓練是我國競技體育的戰(zhàn)略基礎,是為培養(yǎng)競技體育人才儲備力量。而學校體育競賽又為競技體育篩選人才。據(jù)調查,延川縣中小學有運動訓練隊的只有10%的學校,每年有兩次田徑運動會的學校為零,每年有一次田徑運動會的有30%,但每年學校組織各種籃球賽、排球賽、羽毛球賽、趣味體育運動的學校占90%。
2.1 完善體育課程
2.1.1 完善體育課的課時;各學校應當嚴格按照新課表中所規(guī)定的各學段體育課時,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其他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消減、擠占體育課,盡量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的期望。
2.1.2 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或者有關教育部門應增加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增強體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優(yōu)化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及組織教學,加強體育課堂管理,注重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科學合理安排運動強度、運動密度,重視實踐練習。關注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質水平差異,做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
2.1.3 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資源,可根據(jù)延川縣當?shù)氐拿袼罪L情,在原有的各個體育項目之上把延川大秧歌、戶外登山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課程當中,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2.2 強化課外體育鍛煉;學校應將學生在校內開展的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列入作息時間安排,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相銜接,切實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落到實處。各學校爭取創(chuàng)編推廣兩套以上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保證在雨雪等自然天氣情況下,同樣能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創(chuàng)設大量的體育活動項目,豐富大課間體育活動。各校應組織學生每天早操的習慣,尤其是寄宿生。
2.3 完善訓練和競賽體系
各學校應組建運動訓練隊和體育興趣小組,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為體育愛好者提供成才之路,為國家培養(yǎng)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奠定基礎。建設常態(tài)化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體育比賽,學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綜合性運動會或體育節(jié),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競賽,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滿足學生的需求。
總之,延川縣學校體育的發(fā)展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體育課時開設不夠,體育教師師資不足,業(yè)務水平不高,體育教學組織不規(guī)范、合理;大課間活動內容過于禁錮,班級體育活動較少,學校組織的各種體育比賽相對較少等系列問題還亟待解決,為十三五學校體育更好的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
[1]羅少功.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13.
[3]許良.新時期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2,01:96-99.
[4]延川縣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http://www.yanchuan.gov.cn.
[5]延川縣地情網(wǎng)http://www.yadqw.cn/dqzlk/nj/index.htm.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90
喬麗煥(1988.5-),女,漢族,陜西延川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校體育(體育教育訓練學),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