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雷飛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對小學生體質影響的實證研究
杜雷飛
通過對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48名7-11歲小學生實施4種運動處方的實驗,并對其效果進行評價,實驗結果表明:健身運動處方有助于小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其中有氧操、跳繩對小學生心肺功能的促進效果較好,跳繩對速度素質的促進效果較好,有氧操、體操對柔韌素質的促進效果較好,有氧操、跳繩對力量素質的促進效果較好。通過實驗過程發(fā)現,不同的運動處方還能影響小學生的鍛煉觀念,強化其體育動機,明確其鍛煉目標,提高其鍛煉興趣,培養(yǎng)其鍛煉習慣。
運動處方;小學生;體質
基礎教育是一個人成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擁有良好的體質能夠保障小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也能為以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小學生身體體質的好壞與否直對他們的進步成長有著直接影響,也對他們的成才至關重要。當代社會的小學生競爭日益激烈,學習負擔較重以及生活習慣較不規(guī)律,導致了其體質較弱。并且,目前一般的小學每周雖設置3-6學時的體育課,但要在如此有限的學時中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機能能力的目的,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具有較強可行性和實效性的健身運動處方十分必要,既能夠幫助小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內依據自己的愛好、需要選擇專項式的運動處方,又能夠指導小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鍛煉。
健身運動處方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進行鍛煉的一種重要方式[1]。目前,以健康鍛煉為目的的運動處方的健康評價和體能測試等各項指標正逐漸簡化,運動強度標準有所降低,運動處方的應用程序也有所簡化,有效地拓寬了運動處方的應用對象和應用范圍,因此也有利于在不同身體狀況的小學生之間全面展開。因此,本研究通過對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48名7-11歲小學生實施4種運動處方的實驗,以期有助于小學生運用健身運動處方的科學化及定量化,為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課內外體育鍛煉的改革提供實驗依據。
表1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實施前后小學生各項測試指標比較統計表
2.1 研究對象
選取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48名7-11歲小學生,其中男生24名,女生24名。
2.2 研究方法
2.2.1 運動處方的實施
實驗分組:將選取的48名小學生按年齡和性別將其隨機分成4組。A組為安靜組不做任何鍛煉,B組分有氧操,C組體操,D組跳繩。運動時間:45分鐘,運動頻率:周一至周五B、C、D組分別做規(guī)定的運動,均為每周五次,共計十周。要注意在每次練習前先做準備活動,練習后做好放松。
2.2.2 測量指標
運動前后測量四組的心率和血壓,注意在運動時控制最高和最低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85%,最低心率=(220-年齡)* 70%;并且每兩周附加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的測試提取數據。
通過對第二、四、六、八、十周小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項目的測試數據比較分析顯示:A組(對照組)各項指標變化不大,均無顯著性差異;B組(有氧操)BMI、肺活量體重指數、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四個項目變化較大,具有顯著性差異;C組(體操)坐位體前屈項目變化較大,具有顯著性差異;D組(跳繩)BMI、肺活量體重指數、50米、立定跳遠四個項目變化較大,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3.1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BMI的影響
體重指數可以反映身體體型的勻稱程度,是判斷身體超重和肥胖的簡易指標,又稱為BMI.其計算公式為: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千克/米2)[2]。通過對各運動處方組十周BMI變化情況的統計顯示:A組(對照組)、C組(體操)變化不太,B組(有氧操)和D(跳繩)均呈現下降趨勢,由于十周之內小學生的身高變化并不明顯,說明主要為體重的下降,表明有氧操和跳繩運動處方對小學生的體重影響較為明顯(見圖1)。
圖1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BMI的影響分析圖
圖2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的影響分析圖
3.2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的影響
肺活量是潮氣量、補吸量和補呼氣量之和,也是人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代表人體呼吸系統的最大工作能力。肺活量的大小與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胸圍及體育鍛煉等因素有關,是反映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也是反映人體健康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3]。通過對各運動處方組十周肺活量體重指數變化情況的統計顯示:A組(對照組)、C組(體操)變化不太,B組(有氧操)和D組(跳繩)均呈現上升趨勢,并具有顯著性差異,特別是從第四周之后,變化較為顯著,B組(有氧操)從第六周之后趨于平穩(wěn)態(tài)勢,而D組(跳繩)一直處于上升狀態(tài),說明有氧操和跳繩對小學生肺活量水平的影響較大(見圖2)。
3.3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50米的影響
50米跑是國際上通用的測試項目,通過較短距離的高強度跑來測試速度素質,速度素質的測試可以反映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tài)和神經與肌肉的調節(jié)機能,也可以綜合地反映人體的爆發(fā)力素質[4]。通過對各運動處方組十周50米變化情況的統計顯示:A組(對照組)、B組(有氧操)、C組(體操)變化不太,D組(跳繩)呈現下降趨勢,并具有顯著性差異,特別是從第四周之后,變化較為顯著,說明跳繩對小學生速度素質的影響較大(見圖3)。
圖3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50米的影響分析圖
3.4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坐位體前屈的影響
坐位體前屈是用于反映人體柔韌性的測試項目。柔韌性是指人體完成動作是,關節(jié)、肌肉、肌腱和韌帶的伸展能力。柔韌素質的好壞,取決于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體積大小及韌帶、肌腱、肌肉、皮膚的伸展性。柔韌素質與健康素質的關系極為密切[5]。通過對各運動處方組十周坐位體前屈變化情況的統計顯示:A組(對照組)、D組(跳繩)變化不太,B組(有氧操)和C組(體操)呈現上升趨勢,并具有顯著性差異,特別是從第四周之后,變化較為顯著,由于有氧操和體操運動處方組在練習過程中,均帶有柔韌拉伸的練習,所以小學生柔韌素質的變化較大(見圖4)。
圖4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坐位體前屈的影響分析圖
圖5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50米的影響分析圖
3.5 不同健身運動處方鍛煉對小學生立定跳遠的影響
立定跳遠能促進兒童下肢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發(fā)展沒提高跳躍能力。立定跳遠對發(fā)展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有很好的效果[6]。通過對各運動處方組十周立定跳遠變化情況的統計顯示:A組(對照組)、C組(體操)變化不太,B組(有氧操)和D組(跳繩)均呈現上升趨勢,并具有顯著性差異,特別是從第四周之后,變化較為顯著,說明有氧操和跳繩對小學生力量素質的影響較大(見圖5)。
通過對不同健身運動處方對小學生體質影響的數據分析顯示,有氧操、體操和跳繩對小學生體能素質的影響較大,其中有氧操、跳繩對小學生心肺功能的促進效果較好,跳繩對小學生速度素質的促進效果較好,有氧操、體操對小學生柔韌素質的促進效果較好,有氧操、跳繩對小學生力量素質的促進效果較好。實驗表明健身運動處方不但有助于小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影響其鍛煉觀念,還能強化體育動機明確鍛煉目標,提高鍛煉興趣,培養(yǎng)鍛煉習慣。體育教師可采用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即針對教學班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為每個學生制訂相應運動處方,因材施教,以運動處方作為一個手段去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同內容的健身運動處方,對身體素質影響不同,小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中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愛好,有針對性地選用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處方進行鍛煉,使身體素質均衡發(fā)展。
[1]雷芬.實施健身運動處方對學生體質的影響[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4):317-321.
[2]國家體育總局編.運動健身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12:237.
[3]《體育保健學實驗指導》編寫組編著.體育保健學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53.
[4]呂慶祝.《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用教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10:47.
[5]陳嬌霞.體育健康與科學健身[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8:291.
[6]毛振明.小學生體育考試與達標[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8:67.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94
杜雷飛(1981.12-),男,漢族,江蘇如皋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體育,助理講師,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