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浩,郝嫻嫻,馬傳榮*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血甲疝微創(chuàng)外科,江蘇 徐州 221009)
循證護理教育路徑對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認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趙 浩,郝嫻嫻,馬傳榮*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血甲疝微創(chuàng)外科,江蘇 徐州 221009)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教育路徑對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認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住院順序的奇偶,將其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則進行循證護理教育,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依從性。結果 干預組飲食護理、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等方面配合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教育可有效提升臨床對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幫助患者盡快恢復。
靜脈血栓栓塞癥;循證護理教育;護理滿意度
靜脈血栓栓塞癥是近代建立的概念,它包括肺動脈栓塞和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循證護理實踐主要依據患者綜合情況以及護理人員在該方面的護理工作經驗進行護理[2]。我科通過運用循證護理教育路徑模式對靜脈血栓栓塞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住院順序的奇偶,將其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6例。干預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齡51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0例,高中10例,初中13例,小學及以下l3例。對照組男17例,女31例;平均年齡50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9例,高中13例,初中13例,小學及以下1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本科室對深靜脈血栓患者制定的臨床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方法,即按照該路徑表進行實施,其教育內容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因、臨床表現等一系列健康教育指導。
1.2.2 干預組在健康教育路徑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實踐模式對患者實施進行健康教育,形成循證護理教育路徑模式,具體步驟如下:(1)科室成立循證護理實踐小組,該小組的所有成員均有接受過循證護理培訓的專業(yè)醫(yī)生以及護理人員組成,且均具備多年工作經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深靜脈危險因素評估,在按照科室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徑的基礎上根據患者個性化要求選擇適合患者的循證護理實踐模式實施教育。(2)提出循證問題:查閱有關文獻,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及在按照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宣教的過程中發(fā)現大部分患者對有關靜脈栓塞癥知識存在不足,及住院期間治療的依從性等方面存在問題,本小組成員圍繞以上問題展開循證進行健康教育。(3)尋找證據支持:專業(yè)小組在數據庫中通過關鍵詞查有關靜脈血栓健康教育的文獻,加以分析評價,尋找最佳的證據與臨床知識、經驗、患者的需求綜合制定出針對相應患者的護理解決方案。(4)實施:評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能力,對他們采取個性化護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樣化:一對一交談;建立熱線電話、微信平臺、QQ等信息化系統(tǒng)、病區(qū)利用展板、宣傳欄、發(fā)放教育處方圖書、視屏講課等形式進行。內容針對性。(5)評價與改進:對于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循證小組成員進行分析整改,使護理質量達到持續(xù)改進。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患者護理配合度比較
干預組在治療過程中的各項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配合度比較(n,%)
結合實踐可以發(fā)現,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常規(guī)護理教育中的護理模式與循證護理理念相結合的方式,對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護理,所得到的護理效果要遠高于常規(guī)護理方式。針對臨床住院患者,采用循證護理教育路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結合患者各自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指導方式,結合具體、生動與形象的方式更加容易讓患者所接受與理解。循證護理教育與常規(guī)健康護理相比,更加的與患者生活實際相貼近,與患者的實際需求相符。能鼓動患者積極參與到健康護理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及時表達出在治療中存在的困惑與想法,同時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及時消除其負面情緒以及對病癥的錯誤認識。在對病癥護理問題進行探討的同時關注患者心理變化,能使得患者察覺到護理中醫(yī)院對患者的尊重,對于提升護理、治療等操作的配合度具有重要意義[3]。循證護理主張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解決患者存在的各方面問題,為預后生活方式改善以及病癥防御等提供指導,達到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4-5]。
[1] 段麗娟,蔣曉蓮.循證護理教育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J].護理研究,2008,249(13):1129-1131.
[2] 孟 清,胡定偉,吳玉瓊,胥碧芬,崔素芬,吳 紅.循證護理教育在本科實習護生教學查房中的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08,11:1002-1004.
[3] 黃笑燕,江東風,周香鳳.我國循證護理教育現狀及思考[J].全科護理,2010,200(35):3269-3270.
[4] 李延莉.循證護理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18:80-81.
[5] 樊建楠.循證護理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實踐[J].全科護理,2014,(34):3249-3250.
本文編輯:孫春宇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1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