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慧
(江蘇海門市三和初級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豎笛進課堂,讓識譜更輕松
施敏慧
(江蘇海門市三和初級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路漫漫其修遠兮,農村學校孩子們的音樂路走起來會困難重重。雖然我無法帶領他們去大城市高大上的音樂廳感受音樂的魅力。但是,我會讓孩子們的每一堂音樂課都會是一種愉悅的享受。
豎笛;輕松;識譜
音樂新《課標》規(guī)定: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指導下,我們的音樂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也不單單是唱一首歌那么簡單,而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把書面化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喜歡的﹑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教給孩子,不單單只是學會,更要讓孩子能夠在今后自由靈活的運用。
說到音樂課,說到要唱好一首歌,學好一首曲子,就必須要說到識譜。但是,說到這個簡譜﹑五線譜,所有的學生都會是排斥的,他們大多數(shù)都認為識譜很難,認為很枯燥。識譜原本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掌握的技能,然而對于鄉(xiāng)鎮(zhèn)初中的學生們,這項知識技能又是很薄弱的。我們的學生又大多是來自山東﹑安徽﹑貴州的民工弟子,所以,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專職的音樂老師,甚至是沒有正規(guī)的音樂課的。這些學生,不認識樂譜,更不要說音準了。嘗試了很多手段讓學生學習認譜,但效果都不怎么樣。我想能不能用簡單好上手的樂器來進行學習呢?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在大學時所選修的豎笛課程。豎笛短小易奏,又方便攜帶,如果在課堂中開展豎笛練習,能不能有好的效果呢?于是我在課堂中開始嘗試豎笛教學,想通過豎笛的學習,幫助學生們認識樂譜。
八孔豎笛入門簡單,可吹奏兩個八度以內的所有全音﹑半音,非常適合用于課堂器樂教學。于是從初一新生開始,我嘗試在每堂音樂課中留出5-8分鐘進行豎笛教學,識譜和豎笛吹奏同步進行。
(一)豎笛、樂譜,齊頭并進
面對一個從未接觸過的小樂器,學生們都是充滿好奇的。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就用豎笛給孩子們吹了一首08年奧運會的主題曲《我和你》。這首作品,耳熟能詳,每個孩子都會唱,但是以這樣一支短短的豎笛吹奏出來,學生們還是第一次聽到。當我告訴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每個人都可以演奏這個作品時,孩子們臉上興奮的表情,讓我更加堅信,我的這個選擇一定會有效果。
豎笛吹奏的第一課,是一些簡單的長音音階練習。在練習豎笛吹奏的同時,學生不僅記憶了do﹑re﹑mi﹑fa四個音。之后的練習曲中,二分音符﹑附點音符的節(jié)奏也得到了訓練。每周我都會布置孩子們兩條練習曲,第一條簡單一些,第二條稍微難一些,這樣讓練的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得到更多的練習。每三堂課,我還會增加一個音符﹑一種節(jié)奏型的練習,循序漸進﹑反復呈現(xiàn)。這樣,在反復的鞏固練習中,學生既學會了演奏豎笛,又將原本枯燥的識譜轉化在豎笛練習中,得到了學習。
(二)流行音樂滲入、愉悅的學習體驗
教材中的豎笛練習曲,對于我們農村初中的學生來說難度跨度有些大。書本中第二課的豎笛練習和第一課的內容相比,一下子難了很多。所以,我在課后,了解了一些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節(jié)選片段,寫出簡譜,讓學生嘗試吹奏。因為是學生們喜歡的歌曲,又通俗易唱,學生在會唱的基礎上,唱譜﹑試奏﹑練習,既降低了難度,又增加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比如歌曲《故鄉(xiāng)的云》,雖然是一首老歌,但是他的旋律優(yōu)美,朗朗上口,很多學生都很喜歡演唱這首歌曲,所以我選出歌曲中一個片段,讓學生進行演奏。學生在唱唱﹑奏奏中體驗識譜的快樂,有些孩子們甚至很開心的邀請同桌演唱,自己來伴奏。在這樣的練習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一)認譜演奏兩手抓
每堂課的豎笛練習中,我都會抽測前一周的練習情況。根據每個孩子的演奏狀況,單個指出他們的問題。剛開始豎笛練習時,有些孩子常常連音孔都按不嚴,出現(xiàn)了破音﹑音不準的情況。也會有一些學生氣息控制的不好,氣息過強或者太弱,這樣的音吹出來不是尖叫聲就是音不穩(wěn)??吹竭@樣的情況,在課堂練習中我就會及時指出,并進行對比示范,讓學生們自己找找,是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應該怎么改正。這樣讓學生主動學習,印象才會更深刻。
(二)相同樂譜,由易到難,鞏固音樂記號
我一開始的初衷是把豎笛的教學作為學生們識譜訓練的拐杖的。但日積月累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興趣濃厚,每當能夠吹奏出一段旋律時,他們臉上開心的笑容,讓我覺得,我要讓他們不僅僅是看到樂譜會吹,還要吹的好聽。這樣單單認識簡譜﹑掌握節(jié)奏還不行,還要孩子們講譜面上的各種音樂記號也要準確的演奏出來。于是我嘗試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先練習運用吐奏法,在吹熟練的基礎上,加入連音﹑顫音等記號的演奏。再進一步的,要求學生能夠在演奏時注意樂曲的強弱,看到力度記號時,能夠準確演奏出來。有時候,我還會把學生們每一次的練習錄下來,讓他們自己聽聽每一次的效果,哪里好,哪里不好,哪里進步了,哪里還需要改進。讓學生自己聽辨,每個人都是小小樂評師。
(三)課堂展示,給孩子們展示的天地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大多可以演奏一些簡單的作品。每學期,我都會給學生兩周時間,將所學的樂曲片段整理歸納,讓學生選擇一首,自己二度創(chuàng)作,用不同的演奏形式,獨奏﹑齊奏﹑合奏﹑輪奏都可以,一些學的好的同學還能進行簡單的二重奏。每個上臺展示的學生,都在豎笛演奏中體驗到成就感。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結合我們農村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豎笛作為識譜教學的拐杖,通過三年多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豎笛進課堂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在豎笛教學中,學生的識譜﹑音準﹑節(jié)奏更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不單單是學會了豎笛的演奏,在音樂課中,學生的鑒賞能力,演唱歌曲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不僅如此,學生還樂在其中,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路漫漫其修遠兮,農村學校孩子們的音樂路走起來會困難重重。雖然我無法帶領他們去大城市高大上的音樂廳感受音樂的魅力。但是,我會讓孩子們的每一堂音樂課都會是一種愉悅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