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蕤
(閩江學院蔡繼琨音樂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教師教育專業(yè)與音樂表演專業(yè)鋼琴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
林葳蕤
(閩江學院蔡繼琨音樂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現在針對教師教育專業(yè)和音樂表演專業(yè)鋼琴教學方面的研究大都不夠深入,僅僅是一些淺層的、小范圍的研究,缺少全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這些現象導致了我國的鋼琴教學教育缺乏深度,同時對它們兩者的比較也比較單薄,忽略了兼容并蓄,互為借鑒的方面。針對以往的研究特點,我們做了本文的鋼琴教學研究,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讓從事藝術教育的工作者全面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并且能夠將藝術和學術兩者有機的結合,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教育專業(yè);音樂表演;鋼琴;教學模式
(一)現狀
人才是21世紀發(fā)展的動力,但是人才不應該僅會學習,更應該全面發(fā)展。高素質人才要具備寬廣的思路,豐富的實踐能力,還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除了上面的這些素質之外,人們現在對人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藝術追求也是這個社會的人不可或缺的能力,為了保證不與社會脫節(jié),為了提高全民的綜合能力,我們應該將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這些現象告誡我們,高等師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存在的問題
改革,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怎樣才能體現“師范”特色。我們應該加強對改革的認識,才能夠全面完成改革,讓改革發(fā)揮特有的功效。教育改革不僅僅是對理論方面的改革,更是要對實踐和動手能力的改革。舊的鋼琴教學因為存在缺陷,導致其失去了“師范”特色,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讓這些鋼琴課更加具有“師范”特色,讓學生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教師。因此,舊的教學改革存在這樣的錯誤,只要是和音樂表演不一致的東西通通歸屬于“師范”特色,并用這個規(guī)定作為一切工作的標準,沒有針對性的分析改革工作,也缺乏深入的批判性思考,這就導致現在的鋼琴教學出現了很多缺陷。
(三)根據問題所采取的手段
既然,在我們之前的觀念中,有些人認為只要是和音樂表演不一致的東西通通歸屬于“師范”特色,那音樂表演專業(yè)的模式是好還是壞?是該全盤否定還是可以借鑒呢?可以說音樂表演專業(yè)的目的和師范教學是有不同之處的,它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性的人才,而且也將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水平作為出發(fā)點,可以說這種課程設置方面相對于教師教育更加有效,但是這種教育方式能夠完全照搬到教師教育身上嗎?為什么有很多人認為不合適呢?這主要在于比較的失誤。以前在做比較的時候僅僅比較了音樂表演學生和一些師范學校的專業(yè)從事教育的鋼琴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比較都比較淺顯,沒有深入性的比較,也沒有針對鋼琴教學、鋼琴課、學生們的鋼琴實踐水平之間的比較,在專業(yè)的音樂教學中,課程設置往往很科學,因此教師教育專業(yè)可以想辦法將這種課程安排適用于自己身上,提高教學安排的合理性。
音樂表演專業(yè)能夠迅速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水平,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但是太過于簡單,也太過于平面化,如果想要提高教學深度,需要將鋼琴演奏往深入方面挖掘,求同存異,提高人們的鋼琴彈奏水平的同時,提高教學技巧。這兩種模式有著很多差異性,比如說教學目標、教學中使用的技巧等,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差異性的分析,找到它們兩者中較為優(yōu)勢的那一種方式,用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教育專業(yè)雖然需要以培養(yǎng)教師為目的,但是本質上還是要學習鋼琴課程,因此需要具有鋼琴演奏能力,還需要體現從事教育行業(yè)的特色;不僅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還需要和教學技巧相結合。教師教育專業(yè)依然要扎根于基礎,在達成基礎目標后追求不同,把握教學方向,尋求更大的突破。
(一)培養(yǎng)目標的比較
最初人們對培養(yǎng)目標的認識僅僅局限在:音樂院校的培養(yǎng)目的是培養(yǎng)出一些精通樂器的人才,這些人才將來會走向表演行業(yè)、配樂行業(yè),因此他們都是一些“專業(yè)鋼琴表演性人才”。但是在師范類學校的音樂系卻是要招收一些具有音樂才能的人入學,并且將他們往教師方向培養(yǎng)的,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會流向高校或者一些中學,從事教育音樂。這似乎成了一個一成不變的認識。
第一點,現在人們對孩子得音樂教育變得越來越嚴格,很多孩子從四歲開始就學習鋼琴,而在父母嚴厲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們的鋼琴水平也變得越來越高。這些精通樂器的孩子如果報考了音樂學校,或者是從事了教育行業(yè),將會是這兩種院校里的高水平人才,但是人們對音樂的學習也說明了這兩種院校里的學生素質水平差距也逐漸縮小,一些師范類院校的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也可以去參加演出,在這些大型比賽中,師范類院校的學生表現的也不比專業(yè)學習鋼琴的學生要差。第二點,隨著教師制度的合理度增加,教師來源也變得更加廣泛,一些音樂學院的學生在考取了相應的資質之后也可以從事教育,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比如說一些音樂學院的人會和師范類學校做合作,共同培養(yǎng)雙技能型人才。
(二)課程設置的比較
課程設置的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討論,一個是專業(yè)課,另一個是理論課,我們從課程的角度來講一下這兩種模式的區(qū)分。
音樂表演專業(yè)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出一些精通樂器的人才,這些人才將來會走向表演行業(yè)、配樂行業(yè)、鋼琴伴奏行業(yè)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比較看重學習能力和學生的基本功素質,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則鋼琴演奏能力就越好。在教學的時候也比較重視學生們的藝術水平,試圖向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
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鋼琴水平,僅僅有實踐教學是不夠的,還需要設置一些理論課程,比如說設置《鍵盤藝術史》提供給新生學習,讓他們對鋼琴的內涵有了解。開設《鋼琴教學法》給二年級學生,讓他們將學與教相融合,從側面角度學會鋼琴?!朵撉傥墨I》是為高年級的學生準備的,希望學生能夠對鋼琴有深入的研究?!朵撉侔樽鄬嵺`》開設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伴奏能力,希望學生能夠在臺上發(fā)揮更大的舞臺效果,我們認為這些課程設置非常合理。
教師教育專業(yè)是將他們往教師方向培養(yǎng)的,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會流向高校或者一些中學,從事教育音樂。因此在培養(yǎng)這方面的人才的時候,更加重視他們的表達能力,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而且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鋼琴知識的網絡,讓學生在將來能夠將自己學到的東西教授給其他人。從這個角度來講,學科之間的交流、滲透十分關鍵,因此應該關注學生的全能性,不僅要求學生擁有高超的技巧,還要對鋼琴的歷史、理論、演奏等有全面性的認識,這樣才能夠全面提高學生們的專業(yè)修養(yǎng)。
雖然教師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基本合理,學生們對課程學習也很滿意,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精益求精,讓其更加符合學習的需要。
(三)教學內容的比較
教學內容的比較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鋼琴演奏有關的內容,另一個是理論學習有關的內容。
和鋼琴有關的一些理論課,這兩種模式都各有千秋,我們不能單獨的否認一個而贊揚另一個,它們之間應該相互借鑒,并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完善。
對于教學內容這一方面,兩種學校各有要求,應該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對于《鋼琴教學法》這是一門音樂表演專業(yè)和教師教育專業(yè)全部的課程,如今屬于社會十分需要人才的時代,學生都有可能以后是進行專業(yè)或者是業(yè)余的鋼琴教學事業(yè),因此站在這個課程角度進行分析,教學內容并沒有存在很大的不同。全部是講授鋼琴演奏的基本規(guī)律與一般性法則;鋼琴技術訓練的基本要領與方法步驟;多類作品彈奏的技術使用和以及解決原則;還有教學時候所遇到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的改正手段;特殊技巧與疑難問題的研究。
(四)授課方式的比較
授課方式比較也分為兩方面:一個是教師的授課方式,另一個是其他課程的授課方式。
鋼琴技巧方面的知識教授,這兩種模式是類似的,因為對于技巧性方面的知識,其培養(yǎng)模式也都是一樣的。中國音樂學院開設了很多鋼琴技巧方面的課程,比如說有《鍵盤藝術史》、《鋼琴文獻》等,這些課程的開設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從理論的角度提高鋼琴演奏技巧。東北師范大學也開設了類似的課程,比如說側重于對歷史的研究的《鋼琴藝術史》,側重于對鋼琴有關知識的學習的《鋼琴教學法》等,這些課程一般都是大教室授課的。
但是其他的鋼琴課程授課方法,這兩個專業(yè)就有區(qū)分了。音樂表演專業(yè)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水平的鋼琴演奏家,因此需要根據學生們的特點和學生們的學習進度單獨教授,更重視學生們單獨演奏的能力、與他人配合的能力、在大型演奏會場面表演的能力、不同樂器交融演奏能力。
(五)評價方式的比較
對于教師進行考核屬于學校教學過程里關鍵的一環(huán),屬于學生重復之前所學習到的內容、技巧,檢查之前所學習課程的認知情況、掌握狀況還有運用的能力,老師以及教學管理機構檢查教學的情況、提升教學工作、加強教學品質的重要方式。教師教育專業(yè)和音樂表演專業(yè)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兩個部分:一是對于鋼琴課教學方面的考核還有鋼琴教學有關理論課的考核。和鋼琴教學有關的的理論課的考核,教師教育專業(yè)和音樂表演專業(yè)區(qū)別并不是很大。在鋼琴課教學方面的考核,教師教育專業(yè)和音樂表演專業(yè)具有相當多的不同。
鋼琴課教學的考核部分,音樂表演專業(yè)需要在樂曲方面具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很強的音樂展示力以及感染力。而教師教育專業(yè)需要能夠很清楚的認知不同階段、不同領域的優(yōu)秀鋼琴作品。可以很清楚的評判以及解決一般的鋼琴作品,具有相當深入的鋼琴理論知識還有對于鋼琴音樂的認知力。
音樂專業(yè)一般認為學生們學習鋼琴是需要提高技能的,因此鋼琴是學生們的必修課程,在設置課程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教師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很多都沒有認真學習過鋼琴,他們從事鋼琴行業(yè)是因為喜歡或者工作需要。教師們在教授學生的時候需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夠滿足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們的需求,還能夠體現出教師行業(yè)的“師范特點”。希望能夠以本次的研究內容,推動教師教育專業(yè)再上一層樓,這樣才能為中國的鋼琴演奏打開新的一扇世界大門。
[1]婁雪玢.培養(yǎng)方向多元化,課程結構模塊化—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藝術教育,2013,4(6):123-124.
[2]李浪.論高師院校鋼琴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15,6(8):78-80.
[3]張旭良.高等師范院校菜單式鋼琴教學體系的建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3,7(8):45-46.
[4]劉之.對高師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4,3(5):65-66.
林葳蕤(1980—),女,漢族,福建福州人,工作單位:閩江學院蔡繼琨音樂學院,副教授,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教學與音樂教育。
福建省教育廳B類課題(項目編號:JBS07200)《綜合性大學音樂系鋼琴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