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靚(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淺談二胡運弓與樂曲情感表達的聯(lián)系
梁 靚
(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摘要】二胡作為拉弦類的民族樂器,右手的運弓是表現(xiàn)音樂情感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如何掌握不同類型運弓的方法,以及提高各種運弓的質量,從而有效地幫助演奏者表現(xiàn)不同類型的音樂風格,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將就二胡演奏運弓的種類、技巧及訓練方式做重點研究。
【關鍵詞】二胡;運弓;情感表達;技巧方法
二胡是我國古老而又迷人的民族樂器,自唐朝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縱觀其發(fā)展歷程,從早期的街頭賣藝,到20世紀30年代一代宗師劉天華先生使其登入高等學府的大雅之堂,到今天二胡更是跨出國門走向了世界,成為全世界人民都不陌生的民族樂器,無數(shù)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為二胡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胡作品題材也日趨廣泛和新穎,大大拓寬了二胡演奏領域和技巧。然而在學習二胡的過程中,因技術問題的困擾,人們深感力不從心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拼命苦練卻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學習者也大有人在,由此可見掌握正確規(guī)范的演奏技巧,從而有效地去提高練琴的效率是二胡演奏的重中之重。筆者根據(jù)自己二十多年的演奏經(jīng)驗和10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主要就二胡演奏中的運弓這一技術要點與樂曲情感的聯(lián)系,做一個重點研究。
要搞清楚運弓與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二胡運弓的原理。二胡的運弓最根本的問題是力度的控制問題,它包括弓的方向、速度、強度等。就像駕馭汽車一樣,根本的問題是對汽車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控制,司機通過方向盤、油門剎車對汽車實行技術的控制。而二胡運弓是通過右手的各組肌肉的復合動作對弓進行藝術的控制。
(一)運弓的獨特性
二胡的運弓動作可以分解為:1)大臂與人體間的開合動作,既決定弓的方向也影響弓的左右往復的長短;2)小臂的左右、前后兩個方向的屈伸動作;(3)手腕帶動手掌微調左右方向的運動;(4)手指與掌不僅為了持穩(wěn)和端平弓,而且還要負責弓的壓向內外弦的前后運動。
(二)三點力持弓法
二胡演奏者不僅要把弓自然握住而不僵硬,還要有控制地將弓子壓向內外弦,那么三點力持弓法能很好地將這兩者結合起來。三個力點分別是:1)右手大拇指的第一關節(jié)的指腹面中心部位壓住琴桿,形成第一力點;2)食指的上側面托住弓桿,形成第二力點;(3)第三力點由右手中指和無名指的合力形成,無名指尖在推弓毛向里,而中指第一關節(jié)下側面下壓住弓毛。這個力點既能把弓毛推向內弦,又有斜壓弓毛與琴筒上的弧線力。
(三)三關節(jié)協(xié)動運弓法
二胡右手運弓,需要靠手臂的三個關節(jié)來完成。
(一)慢弓
慢弓練習是基本功練習的基礎,練習時需要注意科學性,務必做到“平”“直”“勻”,首先設定一個參照物,用目測的方式讓運弓保持平穩(wěn),不讓弓頭上下翹動;同時觀察運弓時弓子在弓尖部分、中弓部分以及弓頭部分與琴桿的距離保持一致,直線運動,不讓弓子內外移動;另外要用耳朵去聽辯,運動時力度和速度是不是一致的,保持放松均勻的速度和力度去運弓,不發(fā)出噪音。當然,慢弓的練習是一個持久的過程,往往許多人都不重視這一點,練慢弓時心浮氣躁,長此以往,將無法在演奏樂曲時表現(xiàn)出優(yōu)美的音色,甚至會破壞音樂的美感。
(二)快弓
快弓在二胡演奏技巧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演奏好快弓需要兩手有良好的動作規(guī)范,就右手運弓來說,需要將手腕和手臂結合起來做一個整體協(xié)調的動作,長時間演奏輕巧的段落時可以多用手腕的力量,演奏出來的音樂即輕松又持久,但是在演奏富有激情的部分時,手臂的力量要加強,這樣演奏更具有爆發(fā)力。練習快弓時如果感到手僵硬或者肌肉酸痛時也應立即停止,換成較慢的運弓交替練習。
其他技巧性運弓:除了上述兩種常用的右手運弓以外,還有連頓弓、拋弓、跳弓、撞弓等技巧性運弓,這些運弓都需要掌握練習要領并且由慢到快地練習。
演奏者在演奏二胡樂曲時,想要充分表達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都需要有強大的基本功來支撐,當然獲得良好的音色和充沛的情感都不是哪一種技巧就能獨立完成的,這里我們只擷取其中的一個點來了解,那就是如何在運弓時,用科學的方法幫助演奏者在樂曲情感上表達。
(一)從不同速度弓段運用來看二者的聯(lián)系
慢全弓:多用于表達節(jié)奏較慢、旋律平穩(wěn)的音樂情感,如:《懷鄉(xiāng)曲》。
中速全弓:多用于表達歌唱性的或者抒情性的音樂情感,如:《一枝花》,第1、2、4小節(jié)均用全弓演奏。
快速全弓:多用于表達較有力或者較深沉的音樂情感。
(二)從不同速度弓法運用來看二者的聯(lián)系
慢速連弓:多用于表達沉思性的音樂情感,如:《二泉映月》。
中速連弓:多用于表達敘述性的音樂情感,如:《豫北敘事曲》。
快速連弓:多用于表達奔放性的音樂情感,如:《賽馬》。
慢速分弓:多用于表達悲痛性或者傾訴性的音樂情感,如:《江河水》。
快速分弓:多用于表達活躍性或者舞蹈性的音樂情感,如:《三門峽暢想曲》。
寬快弓與短快弓:多用于表達熱烈或者激動性的音樂情感,如:《新婚別》。
(三)從特色技法運弓來看兩者的聯(lián)系
頓弓:多用于表現(xiàn)鏗鏘有力、堅定的音樂情感,如:《光明行》。
跳弓:多用于歡快活潑跳躍性的音樂情感,如:《懷鄉(xiāng)曲》《三門峽暢想曲》。
顫弓:多用于表現(xiàn)朝氣蓬勃、激動向上的音樂情感,如:《光明行》;又或者宣泄緊張氣氛音樂情感,如:《長城隨想—忠魂祭》。
另外快速的連頓弓能模仿激烈的馬叫聲,拋弓的運用能表現(xiàn)戰(zhàn)馬奔馳的神態(tài),如:《戰(zhàn)馬奔騰》《新賽馬》。
我們研究不同的運弓與音樂情感表達的聯(lián)系,對于演奏者正確表達作曲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至關重要,樂曲中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音樂語言都和多變的運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是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上述弓法中,不論哪一種弓法都不是單一存在或運用的,演奏者應該根據(jù)音樂本身的樂句或者樂段情感表達的需要,安排不同的運弓來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