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摘 要 在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針對頁面色彩模式的知識點抽象、不易于理解的問題,從實際出發(fā),采用微課的形式對知識點進行剖析與設計,使原本不易被接受的知識點更加直觀、易懂,使微課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提升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關鍵詞 微課;色彩模式;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23-0047-02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通過對微課制作及使用后,發(fā)現(xiàn)微課在教學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夠通過視頻媒體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形象化分析,并且在學生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質(zhì)量。
1 微課的發(fā)展及特點
國內(nèi)的微課指以微視頻為主的教學資源,主要有三種典型觀點:1)微課是一種教學視頻資源;2)微課是以微視頻為中心的資源包;3)微課是一種微型的教學活動。一般來說,微課核心組成內(nèi)容是教學微視頻,同時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內(nèi)容、教學素材課件、教學的反思、課后的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jié)構(gòu)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因此,微課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的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在其基礎上繼承、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目前已被廣大師生認可,應用于各種類型課程中。
微課的講授一般以一個或兩個知識點的講解為主,不涉及復雜的課程體系,可以稱之為“碎版化”。但是微課是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nèi)容的,一節(jié)微課自身仍然需要系統(tǒng)性、全面性、概括性,它既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又是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微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主持人可以出鏡,也可以話外音進行授課;2)微課的格式多以視頻或動畫等基于網(wǎng)絡流媒體播放的格式為主,常見的格式有rm、wmv、flv;3)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以5~10分鐘為宜;4)微課主要以突出某個學科的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展開講解,教學內(nèi)容是課程內(nèi)容的精華體現(xiàn);5)資源容量較小,既可以適合于師生流暢的在線觀摩查看,也可以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在終端設備,適于基于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6)完全、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整合多種教學素材及案例;7)真實、具體地將典型的案例化教學的教與學情境進行展現(xiàn);8)自主學習為主,是一對一的學習。
2 頁面色彩應用的微課設計
在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頁面配色部分是一個抽象化的知識點,在這個知識點中包括色彩模式的構(gòu)成、色彩顏色的編碼。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只能利用現(xiàn)在的圖片資源配合板書加以講解。對于學生學習而言,知識點講解不僅連續(xù)性差,還需要抽象地去理解,而學生抽象思維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所以,在課程資源建設中,將頁面配色知識點結(jié)合微課的特點,設計微課設計腳本,完成頁面色彩應用的微課制作。
在微課的腳本設計中,首先對微課所含的知識點進行剖析,對每一部分的知識點所應采取的表達方式進行簡單的設計與比較,分析出在哪種表達方式比較適合于微課的使用。將頁面配色知識點分成幾個部分加以描述。
色彩模式的基本概念 在色彩模式的基本概念中,可以根據(jù)微課的特點,通過動畫形式表現(xiàn)色彩間的變化,形象地表達色彩間的關系。例如:在表現(xiàn)RGB色彩模型時,通過腳本設計,將這三種顏色逐個顯示并合成,表達RGB模型三原色間的關系和加法模式屬性,清晰表明三原色的構(gòu)成與合成關系,使知識點的講解更加生動、直觀。采用同樣的方式也可以表達出CMYK色彩模式的減法模式屬性,并表達色彩間的關系。
RGB模式下的10進制編碼方式與16進制編碼方式 對于RGB色彩模式下的編碼,由于對色彩編碼基礎缺少認識,課堂上經(jīng)常要抓取實例,逐一畫圖進行表達與比較。將這些不易表達的信息,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對10進制編碼的構(gòu)成與范圍應用動畫的表現(xiàn)形式,對RGB下的每個色彩編碼進行分解,并與16進制的編碼方式進行比較,利用動畫指向的特點找到編碼間的對應關系,使以往教學中的難點通過微課的表達直觀地進行表現(xiàn)。
CMYK模式下的編碼方式 CMYK是一種印刷模式,其模式的構(gòu)成原理與噴墨打印機相似。在傳統(tǒng)課程上只能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想象模式的構(gòu)成與最終的打印效果。所以在進行微課設計時,將CMYK的色彩模式應用墨水瓶的表達方式,通過對墨水的調(diào)和來解釋模式的構(gòu)成原理,如圖1所示;通過墨水的配比來表達CMYK色彩編碼的含義,最終將調(diào)和的色彩通過打印機的模擬輸出方式來表現(xiàn)CMYK的色彩模式的構(gòu)成結(jié)果,如圖2所示。
3 頁面色彩微課設計成果
通過微課的設計與實現(xiàn),提升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頁面配色課堂中的教學質(zhì)量。微課設計中的動畫表達避免了在課堂中出現(xiàn)“教師在講,學生在想”現(xiàn)象,使教學的講能夠通過微課的方式直觀地將知識點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頁面色彩應用微課共9分鐘,針對RGB與CMYK的兩種色彩模式進行深入剖析。色彩的應用微課設計與制作獲得比較好的成績,在學院的微課設計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并被推薦參加北京市微課設計比賽。
通過對微課的學習、制作、使用,筆者深深感受到運用微課對教師、教學、學生三個層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一是從教師層面,通過微課制作,提升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課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和經(jīng)驗積累的一個過程,做微課程,其實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不斷地反思中,不斷地成長。二是從學生層面,微課以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知識點呈現(xiàn),可重復知識點分析,學生不懂可以反復播放,針對性地進行深入學習,有利于落實重難點知識,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解決了傳統(tǒng)課堂不可重復性的問題。特別是對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能夠通過微課使學生達到一點就透、一看就明的教學效果。三是從課堂操作方面,是高職學校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是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不可或缺的教學資源。endprint